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巴黎骚乱的警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9:06 南方日报

  南方时评

  周虎城

  从巴黎郊区开始的骚乱持续一周多了。这一场骚乱已经蔓延至巴黎郊区至少20座城镇,成为继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法国规模最大的骚乱。事件的导火索在于巴黎北郊克利希
苏布瓦镇的两名非洲裔穆斯林少年,10月27日因为躲避警察不幸触电身亡。于是,愤怒的年轻人开始到处焚烧汽车,打砸学校,洗劫商场,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无政府状态。而暴力事件最严重的地方是巴黎东北的塞纳—圣但尼省,那里是法国有名的穷人区。

  这一场骚乱的主角有三个特征:一是以外来移民居多;二是以青年为主力;三是以穷人居多,而这三个特征又往往集合在一处。弄清楚这一点,许多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从纵向来比较,这场骚乱在暴力级别上和“五月风暴”十分相似,但后者更多地是要求个性解放,而前者则是主要对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的不满。横向来比较,尤其是和中国来比较,难免会给我们提个醒:1968年的中国,红卫兵运动如火如荼;而时至21世纪,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在中国同样存在,并且在不少地方,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法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他们出现这场骚乱,一方面要从骚乱者本身的“群氓心态”进行批判,一方面要看到这也是法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制度遇到了新问题的一次较大爆发。社会保障制度在法国运行了200多年,应该是较为完备的,但近年来却遇到过数次危机。1995年11—12月,就爆发了对朱佩政府重组社会保障体系的群众抗议行动,这是由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除了实现社会公平之外,还包括满足社会需求、重建经济等。然而目标终究只是目标,实际运行是实际运行,一旦经济增长和政府财政出现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就会遭到群体性的社会压力。1995年是老龄人口的压力,现在则是移民以及贫困人口的压力。

  法国是一个以福利国家和社会公正闻名的发达国家,它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固然严重,但如果政府应对得当,进行补救式的改革,局势的稳定并不遥远。那么,作为尚且需要向法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学习的我国当如何自处呢?

  首先,应当及早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建设,使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全民共享,尤其是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限于财力,我们固然无法一步到位,建成类似于瑞典和英国那样的“社会福利型”国家,但也可以先抓关键,从百姓最需要的社会保障入手进行改革,先急后缓,推而广之。

  第二,从文化和政策上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政府应引导和鼓励一些经济垄断集团和既得利益者集团拿出部分资金,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是文化事业。弱势群体有了文化,才有可能在信息社会谋得继续发展、摆脱弱势地位的主观能力。

  第三,对其他一些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的制度,也要及时予以改革。

  总之,当我们旁观法国的这场骚乱的时候,应当反观自身,以避危机,以求稳定,以保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