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能轻易动农民地拆农民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09:35 安徽在线-现代农村报

  11月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应邀出席滁州市举办的“中国当代名村论坛”。就当前城乡热议的“新农村建设”话题,韩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新农村建设,千万不能轻易去动农民的土地,拆农民的房子,从而变成一场“圈地”、“拆房”运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在新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老话题,从建国之初的上世纪五、六十
年代起,一直都在讲,但这次是依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国家大政方针为背景,内涵更为丰富,条件更为成熟。”韩部长分析说,从当前实际工作来看,重点应做好三篇大文章:

  第一是工业如何反哺农业或者是公共财政如何覆盖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要让公共财政的雨露滋润亿万农民,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钱从哪里来?当然,钱从财政来,并需要建立一套各级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强有力的机制。但如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三农”,光从财政增量上想办法,那还不行,因为增量的资金总是有限的,还必须从调整财政存量上下功夫;其次要解决钱花到哪里去?根据调研分析,当前农民最需要公共财政支持的是四件事:教育、医疗、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概括起来说,农民的愿望就是“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用愁,养老有保障”。财政的钱要投入到满足群众愿望的地方去。

  第二是城市如何带动农村?新农村的建设不能光靠农村,还必须跳出农村来抓,要靠城市去带动。具体来说,重点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的职能一定要延伸到农村。过去,政府职能的设置基本上和全国“城乡分治”的格局一致,都是“重城轻乡”,由各部门掌握的资金等资源大部分流向了城市。目前,北京市正在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该市政府要求各部门专题研究各自的职能如何延伸到农村,并逐步建立起“以城带乡”的激励机制,效果立竿见影。今年全市市政建设的资金一半用到了郊区农村,一半用于市区建设,明年还将调整,把对乡村的投入调整到60%%。他们的经验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值得借鉴;二是要继续“敞开城门”,降低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门槛。农民如何才能富裕?最根本的出路是要减少农民,要靠非农产业的发展,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三是要创造农民可以转化为产业工人、城市居民的宽松制度环境。现在农民进得了城,但是留不下,扎不了根。城市在经济上接纳他们,但是社会上,实际上是排斥他们。比如说全国仅在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就有七百万人,但他们不能够享受到跟城市孩子一样的公共服务。目前,全国已有11个省份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这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四是要把城市优质的人力、智力资源通过政策、制度等导入农村。建设新农村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城市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带动其共同提高。如可以动员城乡医院、学校等开展“结对子”活动,帮助农民提高其健康、文化素质等。

  第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还要靠农村自立、自主,深化自身改革,注入发展的活力。农村的发展靠工业反哺、城市带动是重要的,但不可能解决其全部问题。从农村内部来看,也要注意做到四条:一是坚定不移地保持党的基本政策在农村的稳定。就新农村建设来说,就是一定不能轻易动农民的土地,拆农民的房子,在农村掀起一轮“圈地”、“拆房”运动,一定要本着农民自愿、渐进式建设的原则,千万不能急功近利,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二是一定要以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扎扎实实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的调整。未来5~10年,我国将面临着一次很大的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制造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中央今后还会用各种政策杠杆来加速这一调整进程。此次产业转移对县域经济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契机,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三是培育新型农民。要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劳动技能,以切实满足未来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四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这是农村全面取消农业税后的必然要求,到底如何改?现在各地正在探索乡镇改革的路子,尚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或经验。但最终是要按照民主化要求,让基层政府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此外,农村的教育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等任务仍很艰巨,都需要上下努力,共促改革,以破除束缚农村发展的障碍。

  最后,韩部长表示,安徽在“大包干”上领先,在税费改革中领先,他希望,安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也能敢为人先,大放光彩!本报记者陈昌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