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者调查 展示“黑摩的”的生存现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10:09 东北新闻网

  最繁华的闹市,最萧索的城郊,两个反差极大的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两轮或三轮的摩托车,用自己单薄的“身躯”,从事着出租车的工作,载客拉货、迎来送往。因出租车又被称为“的士”,所以人们形象地称营运摩托车为“摩的”——引子

  “摩的”历史渊源

  在长春出现足有20年

  

  长春市民李先生一直留意着“摩的”的变化,说起“摩的”的历史,他如数家珍,那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公交车很少,汽车厂那边只有两条线路。因为厂区里上班的人很多,公交车根本满足不了乘客的需要,于是有人骑摩托车载客,把工人送到厂区附近的各个角落。“那时候,拉人都用‘大幸福’摩托车,最好的也就是‘老长江三轮’,应该是长春市最早的‘摩的’了,当时数量还比较少。这些司机在公交站点等活,收入还不错,招来不少‘红眼’呢。但当时一台摩托车的价格并不便宜,所以拉活的摩托车并不多。”

  到了1995年,摩托车不再是贵重的物品,走进普通的百姓家,“摩的”也随之在市内兴起,数量明显增多,经常在人们身边出现,并且有了带篷的三轮“摩的”。“那时的‘摩的’已经不局限在汽车厂附近,像现在的前进广场一带、黑嘴子一带、南岭体育场到东岭小区一带,都是‘摩的’集中的地方,乘坐的人也很多。”2001年,有了专门的“残疾人助力车”,也是三轮摩托。直到这两年,才出现了带方向盘的新型“摩的”。

  “摩的”生存表情

  有喜有忧对未来迷茫

  

  开心乘客上车时他们笑得灿烂11月6日,长春市内刮着大风,卫星路上的“摩的”排成一列,后面的车开走,马上有人推车过去“补位”。剩下的“摩的”在风中微微摇晃,像是在对乘客招手。

  ( 东亚经贸新闻 记者崔颜锋王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