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70年代生人的梦想与焦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17:35 时代信报

  生于1976年的许知远被称为70年代人中为传媒而生的才子,是“代表70年代的知者和智者”。他发表在媒体 上的文章让许多人成为他的“媒体粉丝”,而随着《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转折的 年代》等书的出版,更让他在读者圈中拥有了忠实的拥趸。

  今年8月,许知远离开了他得以成名并为之效力4年的媒体。他的离开犹如一石激起千
层浪,在网上引发了种种争议 。11月1日,记者节到来之前,本报记者与身在香港的许知远取得联系,全面回顾了他作为一个新闻人的理想、忧伤、激情 与焦虑……

  充满争议的才子

  许知远成名很早。从北大计算机系毕业没多久,《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就问世了。24岁的他用笔书写了一个年轻人 可能出现的一切情绪:忧伤、激情、迷惘、愤怒、自怜、颓废、还有对光辉未来的极度渴望……这部作品后来被很多人认为是 70年代青年人中的扛鼎之作。

  许知远在传媒的路上走得意气风发,很快,他的文字就出现在了国内知名的杂志报刊上,并在国内一家财经报纸上每 周以大幅的版面书写财经评论。这个有着狂热的阅读欲望和写作激情的年轻人用他理性的思考和渊博的知识很快就打动了大批 读者,“许知远”三个字开始声名远播。

  在生活中,许多网友对许知远顶礼膜拜,甚至还有人从外地跑来、冒着六七级风沙到北大找许知远只为见上一面。一 位南京的小女孩居然在网上注册一个“我爱许知远”,导致一位更喜欢许知远的斑竹封了她的ID。有评论说“许知远对我们 生存的宏观世界有着清醒的观察、敏锐的思考,和让人感动的浓重的悯世情怀”,而一名网友评论许知远的文章“深入人类文 明最精要的思想中”、“能够打醒我们沉睡的年轻人”,并把他提到了“思想者”的高度。

  相对于崇拜和钦佩,同时存在的还有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学计算机出生的许知远在他的财经评论里文辞优美、 旁征博引,他喜欢对于世界进行广泛发言,在他的前面遥遥站立着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伯兰特·罗索、埃德蒙·威尔逊、 沃尔特·李普曼、让·保尔·萨特……为此,记者一位作财经新闻的朋友就直言不讳地称:“许知远是一个西化分子,只会卖 弄自己知识的渊博。”而许知远在文章中很少使用专业的财经术语,文笔的优美也被评论为“作品虚妄”,“像拳头打在棉花 堆里”,“感觉很空荡,很没有力量,只有阅读的快感。”一位网友说许知远的文章不过是设置了一个个“抒情的陷阱”,从 而得出“这不是新闻,只是随笔”的结论。

  也许有才华的人总会面对种种的争议,在各种各样的争议中,坚持自己对于有梦想的人来说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所以 许知远会带着他青春年代的个性对记者说:“它是什么,这重要吗?是什么都好,只要你从中可以获得一些启发,不管是资讯 上的,还是思想上的。只有好文章、坏文章,好作家、坏作家两种分法;哪里有什么新闻、随笔这种分法,它不过是20世纪 之后才出现的。近代杂志的先驱《旁观者》,根本就是两位随笔作家的产物。扔掉西化、中化这种简单的标签吧,我只是在成 长中接受了很多西方作家、思想,他们是人类文明的遗产,不是吗?”

  重塑主流人群精神

  在许知远大量的文章中,他对于自己以及和自己一样的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们给予了热切而充满希望的关注。他 说,“中国正在变成一股改变世界的力量,中国是我们时代最时髦的话题。如果说中国崛起的趋势已不可更改,那么我所关心 的是哪一个群体将在这个崛起过程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他们拥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我选取了出生于1971年-1979年 之间的这一代人,因为年龄决定了他们恰好将是未来20年中国的主要建设者。很有可能,他们成熟的过程,恰好是中国在历 经150年的落后之后,重新获得领导性地位的过程。”

  在自己和这一代人的身上,许知远被自己胸中的滚烫热血燃烧,他明确地提出这一代人将必须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 。他们要帮助这个国家摆脱历史的阴影,向更为成熟与强大的方向迈进。对许知远而言,未来令人激动的是“我正在卷入一场 伟大的试验,我将有可能像我景仰的人物一样,帮助塑造一个新国家、一个新社会的形成。”

  相对于许多同时代的年轻人,许知远多了一份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生于1970年代的一代中国青年,将很 快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声音,他们对于中国与世界的看法,将可能缓慢地塑造一个新世界,尤其是当中国已变得如此重要之时 ”。

  就是他的振臂一呼,点燃了多少年轻人的青春梦想,每一个人都可能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这一代人将再次面临重 新塑造这个国家性格的挑战。毛泽东塑造了一个革命气质的国家,在那一代年轻人眼中,地球上充满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人民,世界地图上的大部分地区都在等待插上我们的红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由崩溃的边缘拯救出来,也带来一个 过分实用主义的中国,甚至将整整一代人变成了‘经济动物’。而现在,或许再用一代人的时间,我们将到达150年以来, 几代中国杰出之士所渴望达到的目标。如果追赶不再是一个国家的目的,那么她应该为自己寻找哪些新目标,她该为自己的行 为赋予哪些新的意义?”

  无数的人为许知远提出的这种精神鼓舞激动着。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大多数的年轻人在想着到哪里去游山玩水、到哪 里去淘碟,到哪里去寻找时尚的衣服的时候,这样的一种声音出现得仿佛不合适宜,但又是那么地发人深省。

  个人可以引导历史

  在时尚先生候选人“你目前的心境”的提问后面,许知远留下了两个字——“焦虑”。而在他的《昨天与明天》、《 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中,记者也读到了这种焦虑。许知远对记者说,这种焦虑是天生的,一直就有,更多的是对自己的焦虑 ,对这一代人的焦虑,是对自己焦虑的一种延伸。

  70年代的人,注定在这个时代要去承前启后,注定要继承和发扬,注定要破要立;可是也夹在夹缝当中——前面有 陈旧和腐朽,后面有鲜活和颠覆。怎么去维护属于自己的平衡,寻找自己心中的理想国度?许知远的心中同样也充满了疑问。

  他说,“对于我这一代人,我最深刻的感受是除去具有很多人已经描述过的更为个人主义、更为全球化的特质,还有 纯真的丧失。我们成长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我相信过分的物质主义与实用主义已经毒害了我们这一代中不少人的头脑 。由于一些特定的历史事件,当我们成熟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的道路已经非常单一,我们的语言与思考方式都明显受到一种 具有过多嘲讽意味的社会氛围的影响,在年轻时,我们就变得世故非常。”

  这一代人的身上,被寄予了如此多的期望和理想。许知远在矛盾中焦虑着,他对记者说“我们这代人缺乏更广阔的视 线,缺乏理想主义,太狭隘的自我为中心”,“这一代人仍缺乏韧性与耐性,或许也缺乏足够的雄心壮志”。

  在焦虑和对不同价值观的思考中,他离开了使他得以成名并为之效力4年的媒体。他离开的消息在互联网仿佛炸开了 锅,无数的人都投入到这场大讨论中来,更多的说法是,这位为传媒而生的才子的个人梦想终于失落了。

  而这个时候,许知远在北京圆明园租了一个长廊,10月底,他的书廊开张了,而他,则过起了他向往的“听莫扎特 ,喝啤酒,看迷惘一代的作家,身边偶尔经过像春天一样的姑娘”的生活,然后在面对记者关于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和焦虑的话 题时,他仍然带着青春的激情回答说:“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部分,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依靠口号或集体行动,来改变国家的 时代了。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人致力于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创造新的可能性。如果你是个记者,做一个最好的记者,不是对国 家最重要的贡献吗。我肩负了自己的希望和未来。因为我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也必然性的承担相应的希望。我相信个人可以 给整体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大部分时刻,历史的确是这样发生的,它被一小群人引导了。”

  许知远印象

  和许知远的第一次见面应该是在3年前,他和记者的一位朋友一起到重庆采访,记者理所当然地要略尽地主之宜,于 是一帮人坐在南纪门的一家火锅店里吃火锅。

  3年前的许知远和现在一样,清瘦、高挑,一头长发,只是脸上比现在多了很多青春痘。席间,这位一口北京口音的 年轻人问了许多问题,大意就是非常关心重庆人的生存状态,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甚至还略显羞涩,有点像他写的《那些忧 伤的年轻人》,但感觉得到他的人很真诚。当时没有记住他的名字,回家后翻看名片,才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许知远。

  3年后,与许知远的交谈是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的,感觉很有礼貌,常说“谢谢”。但谈到关于他的争议和他所提倡 的精神的时候,他显得很激动,语速很快。对于关于他文风的种种争议,他说,“我只是一个作家,不会为了某种规范写作” 。当记者提出从他的谈话中感觉到他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的人的时候,他说,“自我意识过强是个灾难,他妨碍了你了解更丰 富的世界。我有时候讨厌自己的自我意识,希望自己能够满不在乎,但做不到,而且即便做到了,可能也很糟糕。”这就是正 在不断成熟中的70年代人,对于许多问题总是充满了矛盾,有时候就算是明白自己身上的弱点,也无法改变。

  有才华的人往往很有个性,许知远对于质疑他的种种说法的回应是“对于知识上的傲慢的批评一直没有消失,也不应 该消失,但这不意味着你毫不需要理想主义,否认知识给人带来的力量。”

  和所有的70年代人一样,许知远焦虑但却充满自信,对于“代表70年代的知者和智者”的称号他欣然接受,他也 坦言自己就是精英,因为“的确在一些地方,我比周围的人更出色。”正是这种自信,才让许多韶华已逝的人觉得70年代是 如此可爱而又如此充满希望,他们往往在此刻由衷地发出感叹:年轻真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