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湖博物馆“好玩”变了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05:34 今日早报

  本报记者马良

  早报讯开放没多久的西湖博物馆突破传统的陈列模式,以“好玩”的形象出现——“埋”在地下的建筑主体,移步换“季”的“西湖四季桥”,环幕电影“西湖泛舟”……但记者却在这里发现,虽然这种定位改变了以往博物馆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但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却让博物馆的“好玩”变了味。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在博物馆里上演:小孩们在大堂里互相追逐,有人进行着楼上楼下旁若无人的“无线通话”,甚至还有市民提着鸟笼进门。为了排队等上环幕电影的票,打毛衣、打扑克,甚至就地“野餐”的情景比比皆是。更让博物馆工作人员头疼的还有观众的“动手动脚”,这已给刚刚开馆一个月的西湖博物馆留下了很多“伤痕”。记者发现,一面青铜色的名人墙露出点点白斑,苏轼的青衣少了几分光鲜、多了点“寒酸”。西湖博物馆副馆长刘春蕙告诉记者:“很多人出于好奇,想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就用手去摸。摸的人太多了,导致这些雕塑的表层脱落了。”

  西湖博物馆的初衷是希望让博物馆放下架子,和老百姓亲密接触,但事情并非如其所愿。同时,记者采访发现,博物馆像公园的现象,并不只存在于西湖博物馆,在浙江博物馆、韩美林艺术馆等,一些不文明、不雅的行为也时有发现,只是程度不同。博物馆到底该如何走出这样的尴尬局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物馆学教授严建强认为,现在杭州的博物馆免费开放,虽然让很多老百姓受益,但是,零门槛未必可取。如果象征性地收取两三元,既突出了公益性,也能让参观者产生珍惜付出的意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