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黑山积极围剿禽流感 百姓生活秩序正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15:05 金豹网 | |||||||||
金豹网-锦州晚报讯 这几天的黑山无疑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地方之一了。因为这里的一些乡村发生了禽流感疫情。但对黑山的大多数老百姓来说,除了在市场上看不到禽蛋类产品外,生活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昨天凌晨3点,记者发完稿回住处时,菜农拉菜的大车颤巍巍地满载而来,像平常一样拉开了生活的大幕。这几天的晚上,黑山县委对面的中心广场上霓虹闪烁、鼓乐声声,扭秧
感受黑山生活 我们一行三人是作为锦州日报社第二组前方记者被派到黑山的,临行前大家抱定了“牺牲”的决心,但报道后紧张的气氛竟被一名可爱的餐厅服务员打破了:“我们天天生活在这里,也没觉得有什么危险啊!” 昨早6点,记者花10块钱打了个“摩的”在黑山县城内转了几圈,后来听本地人说钱给多了,其实一元就够了。早起的人们舒展着手臂,踢着腿、弯着腰,以运动的姿态迎接着新的一天。早市的人还是不少,菜是那么新鲜、鱼肉是那么鲜灵,一问菜价,比市里便宜:猪肉4块5、5块5 一斤的都有;芹菜、蒜薹还是老价钱;大白菜涨点,一元钱3斤,但这里卖菜的人说:每年到这时候白菜的价格也得涨。 72岁的高凤魁是县里的退休干部,老爷子的生活现在比往天多了点内容:把报纸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剪下来,攒在一起留着“教育”身边的亲朋好友:禽流感防控好了其实并不可怕…… 6日晚等待发稿时,黑山县委的一位干部对相识的记者说:要在平时怎的也得请你出去吃顿烧烤,但这几天没地方烤了。果然,在黑山县城里记者看到:有别于其他灯火通明的餐馆、饭店,城内曾经红红火火的烧烤店看上去都没了精神。没有了鸡头、凤爪等鸡系列,吃烧烤也让人少了胃口,还是等等再说吧! 昨天,记者在黑山西关小学校门口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玩得正欢。一群天真可爱的幼儿园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市场边上等待着什么。我们用的面包车是宣传部租的,女车主是个爽快的人,她11岁的儿子回家时告诉她:这下子在学校门前卖炸鸡柳的人可挣不着钱了…… 近距离看乡村干部 6日晚7点41分,县委宣传部干部王建忠奉命陪记者到下面了解详情。他一脸的疲惫,看得出是因为缺少睡眠造成的。建忠在半路上又把一个看上去更疲倦的人拉到车上,这人是我们要去的太和镇的副镇长孔述。他才从沈阳回来,到家刚吃了个面包、连口水都没喝上就被电话催下楼来。孔述的爱人刚做完胆囊切除手术,现正在沈阳住院。1日那天,他准备陪爱人一起去沈阳,火车票都买好了又被镇里叫了回来。赶到镇里后就一头扎进村里,两天两夜没合眼:到养殖户家做工作,养鸡的人家舍不得,他们就反复去说,直到养殖户答应杀鸡才作罢。其实镇干部也舍不得,哪一个养殖场的建设和发展没有他们付出的心血呢?周五爱人手术需要他签字,他才抽身跑到医院。爱人的危险期一过他就跑了回来。建忠问:“谁在沈阳伺候呢?”“我妈呗!”孔述的回答充满愧疚。孔述的父亲则在县城的家里带孩子,不会做饭,买了一箱面包、一箱牛奶,爷孙俩就这么每天凑合着。 孔述说镇里从10月29日起就开始忙个不停,除3 名女同志晚上不得不回家照顾孩子外,47名镇干部一直都在连轴转。年轻的党委书记邢志刚平时人好能力强,总是笑呵呵的,现在脸儿也绷得紧紧的,累的。 说话间车开到了镇政府,邢书记、王镇长正在给几个人部署当晚的工作:带工作人员到谁谁家去捕杀活鸡,工作要细致一点,鸡要一只只清点、要一只只装袋,在场的人要一一签字,“明天早8 点前一定得捕杀完毕,鸡、鸭、鹅、鸽子一个带毛的也不能留”。孔述来不及和我们告别,带着他负责的小组就下去干活去了。太和镇距黑山县城15公里,西临最先发现疫情的八道壕镇,该镇这次有16个村是在疫点半径3公里以内的,所有禽类均被列入捕杀范围。邢书记说:“不握手了,客气话等忙过这一阵再说。你们需要什么情况?”看着急匆匆进出的干部,我们实在不忍心占用他们过多的时间,于是直奔镇里最大的养鸡场——刘二金养鸡场。 夜访捕杀现场 刘二金养鸡场有两万多只鸡,我们赶到时已经捕杀了一多半。从市内调来的三十来名工作人员正在临时休息,他们穿着严实的防护服,一个小伙子用一只矿泉水瓶轮流向同伴的嘴里喂水,水不太够了,每人就少喝一口吧!5分钟之后,鸡舍内又传来低低的鸡叫声,小伙子们又干了起来。他们已经连续作战了40多个小时,其中有两个人累得晕了过去。穿着一身防护服的是教育助理张春瑜,7天来他一直在帮助村民杀鸡。那个在一旁默默整理线绳的大姐姓康,今年52岁,也是七天七夜没回过家了。记者到养鸡场时他们还没吃上饭,至于是中午饭、还是晚饭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这些天来干部们的饭由镇里做好,再一一送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当我们的采访快要结束时,他们的饭才送来,这时已经快9点了。大米饭、炒土豆片,外加点咸菜,这就是乡村干部的工作餐。 捕杀工作人员熟练地将鸡一只只从笼子里抓出来,将鸡头一拧便塞到麻丝袋里。这些鸡将被运送到由农业部专家指定的荒废地上,在5米多深的大坑里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记者看到这里的鸡毛色新鲜、眼睛也很亮,一点病态也没有。副镇长赵英奇哑着嗓子告诉记者:这个鸡场投资了一百多万元,防疫措施一直很好,场内没有一只患病的鸡,但为了防患于未然,只得忍痛割爱了。鸡场场主龚占春是个25岁的小伙子,瘦瘦的,有点腼腆。他的鸡刚刚开始产蛋,这一下要损失个四五十万元。“政府给了补偿金,也就损失一半吧!”小龚对记者说,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再养鸡”。 赵副镇长说:我们的养殖户都很配合这次行动。虽然现在鸡没了,但我们有多年的养鸡技术、经验,配套的服务措施也很完善。疫情解除后,只要有资金,生产可以很快恢复起来。“小龚,有没有信心啊?”“有!”小龚的声音很大,记者听出那是一种热切的希望…… 文/摄影/记者侯义宝 赵敬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