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05:34 深圳商报

  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述评

  深圳商报记者魏守伦徐恬

  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深圳榜上有名。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目前我国综合评价城市“三个文明”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获得首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在深圳建设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荣誉。

  今年是建立经济特区25周年。在深圳人看来,这份“生日礼物”包含着诸多内涵:这是中央对深圳的充分肯定,这是全国人民对深圳的极大认可,这是全体深圳人25年来追寻文明、创造文明的硕果。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获得,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积累,凝聚着中央、省和几代特区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

  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骄傲,是深圳全体市民的荣耀,是深圳迈步新的发展阶段的光辉起点。

  “金色勋章”寄托深圳人的光荣与梦想

  此次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是在全国122个历届创建工作先进城市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最终只评出12个,称得上是优中选优,好上挑好。可以说,这块金色勋章来之不易。

  这是深圳不辱使命,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向全国人民交出的一份重要答卷。从特区创立的那一天起,党中央就赋予特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的重大使命,要求特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探索,积累经验。25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头脑清醒,信念坚定,始终坚持特区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这次深圳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充分说明:深圳经济特区没有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期望与重托,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这是对深圳25年发展所取得成就和作出贡献的全面、充分肯定。评选全国文明城市,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年来的一次大考,一次集中大检阅。深圳能在程序严格、指标全面、考察深入、竞争激烈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充分表明,经过25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不仅取得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物质文明层面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在精神文明层面成就辉煌,贡献突出,形成了一系列特区新理念、新精神、新成果,引领了时代风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积极元素。

  这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是增强城市凝聚力,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名片。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也使每一个市民分享到一份荣耀、一份自豪,极大提升了我们这座年轻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全市人民的家园意识和归属感。可以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深圳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出的一步,是朝着国际化城市目标迈出的一步,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打下了坚实基础,对深圳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25年,深圳创造了“经济神话”,也创造了无数“爱的奇迹”

  深圳在短短的25年间,从一个渔火薄田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深圳速度”创造了一组让世界瞩目的数字:从1980年至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2%。深圳GDP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用了整整18年,但达到2000亿元只用了5年,而突破3000亿元仅用了2年。25年来,深圳累计创造了2万亿元GDP……

  但深圳的可贵、可爱并不仅仅在于经济奇迹上。在创造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深圳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个文明的城市,应该是每个人都得到尊重,每个人都得到关爱,人与人之间充分和谐的城市。在深圳,“关爱”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美好的语言。

  深圳是国内成立义工组织最早的城市。目前有注册义工近6万人,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只有14岁。如今“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义工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深圳是全国无偿献血最多的城市。“献血最多的人”高敏先后献出了共计5万毫升血液,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换了十多遍。

  如今,市义工联、“爱心一族”、“巾帼志愿互助队”等文明创建队伍不断壮大,无偿献血、捐献器官、参加公益活动已成为社会共同行动,同时催生着深圳新的都市文明。

  在深圳25年的历史上,有一串闪亮的名字:臧金贵、曾柳英、郭春园、黄联明、丛飞……他们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但是他们身上凸显着一个共同点:乐于助人、勇于奉献。这些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更多市民加入到奉献爱心的行列,大大促进了我市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如今,千万个“丛飞”在深圳不断涌现和成长,为深圳建设和谐社会与文明城市创造了稳固的社会人文基础。

  深圳市委市政府倡导的关爱行动,更是将市民们自发的关爱义举变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文明工程”。从2003年底开始,“深圳关爱行动”每年一届。“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两届“深圳关爱行动”累计开展活动1800多项,筹集善款6000多万。数百万人的热心参与,让无数人切身感受到了“关爱行动”的温暖。

  深圳“关爱行动”不满足于一时一地解决问题,更将其变成可操作的制度。

  针对劳务工被欠薪问题,深圳加快健全工资支付体系的步伐,制定《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为解决一直困扰劳务工的“就医难”问题,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外来务工人员享有与户籍居民平等就业参保的权利,他们日益与我们这座城市共生共荣;深圳常年开展“同富裕工程”、“对口扶贫”等活动,近10年,帮扶的地区涉及全国10个省、自治区,60多个市、县,各类帮扶资金达74.75亿元。

  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深圳文明层次

  文明的追求也要与时俱进。

  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便是深圳顺时应势、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新步伐。

  落实科学发展观,市委市政府适时推出了新的调控指标体系,该体系以效益深圳为核心,分为“宏观效益”“生态环境”“创新动力”三大方面。深圳还提出了“四个下降,三个提高”的指标体系:单位产出占用土地显著下降,资源消耗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显著下降,初级劳务工在劳动人口中的比例下降,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显著下降。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中教育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中绿色GDP和循环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今年4月,深圳在全国首次公布“深圳市文明指数”,其中“幸福指数”包括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道路面积、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根据“城市文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测评,深圳幸福指数年增长率为4.8%。这说明,深圳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市民对城市的满意程度在逐年升高。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深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了“现代化时间表”,将深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由2005年推迟至2010年。在推迟现代化时间表的同时,深圳市对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也进行了修改,以登记失业率、人均公共馆藏图书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等新指标,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人”身上的体现。甚至“高峰时段城市平均车速”这样具体而微小的数据,也成为深圳市衡量是否达到现代化的重要标准。这些都是深圳以人为本、追求现代文明的具体举措。

  “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提出,将把深圳的现代文明推向更高的层次。

  直面深圳存在问题,创造更加美好明天

  文明水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深圳人清楚,虽然已是文明城市,但是在向更高层次文明迈进时,深圳还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和巨大的挑战。

  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表彰会上指出,通过这次文明城市的评选,既全面、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成绩,同时也暴露了存在的问题,有的问题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包括:由于特殊的人口结构和地理位置等原因,我市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难度很大;通过开展“净畅宁工程”、“梳理行动”和“清无行动”等,城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市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顽症,城市插花地的管理、交通拥堵、无牌无证经营、黑诊所、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背街小巷也还存在着管理盲点和卫生死角;社会事业在快速发展,但与城市的急剧扩张、人口的迅速增长还不相称,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困难群体、外来劳务工的权益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化进程在加快,城中村改造在稳步推进,但特区内外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城市化和城中村改造的任务还很艰巨;深圳精神已成为城市的主流价值观念,但少数市民群众敢闯敢试的精神有所退化,部分领导干部责任心不强,在履职行为中存在着“第三种状态”,个别人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和自觉追求,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已初见成效,但土地、能源资源、人口、生态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矛盾仍然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美好家园任重道远等等。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不遮丑、不护短,对照问题,查找原因,拿出措施,切实解决。

  面对巨大的荣誉,能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这预示着深圳明天会更美好,更文明。

  深圳,承载着你我的生活与激情,也寄托着你我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坚信,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深圳一定能够全面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一定会更和谐更美丽,更加有朝气有活力。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魏守伦徐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