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胡锦涛出访英德西韩四国专题 > 正文

共同利益加合作愿望 中德关系发展具有强劲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08:22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特派记者严建卫

      应德国总统科勒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11月10日开始对德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正值德国新旧政府交替之际,胡主席既要与未来的新政府总理默克尔进行会谈,又要与现任总理施罗德见面并举行记者招待会,因而格外引人注目。

      一段时间以来,此间一些舆论对德国政府换届是否会给中德关系带来某种消极影响进行了种种推测和分析。但是,德国大多数人都相信,胡锦涛主席此行将进一步夯
实中德友谊的基础,把两国关系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记者近日走访了德国科学政治基金会主席、“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所长佩特斯博士。他认为,德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总体上不会改变。这是因为德国现行的外交政策是战后几十年来德国历届政府根据本国的根本利益和现实的外部环境制定的。新总理的工作风格与施罗德会有所不同,但在对华政策上,未来德国政府的总体方针不会改变。未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本人也曾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她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从科尔到施罗德,德国政府都与中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如果不是因为忙于大选,她本人可能已经实现了访华计划。默克尔表示,未来的德国政府将在对华政策上保持连续性。

      回顾中德建交30多年来,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日益扩大,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不断加深。特别是近年来,中德高层互访频繁,在政治上保持经常接触,为两国长期友好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德国前总理科尔在其执政期间曾4次访华。现任总理施罗德则是每年访问一次中国。中国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和全国政协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也应邀先后访问过德国。如今,两国议会及政府各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德国政府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中国重视德国在欧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双方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发展等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尽管两国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经济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双方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两国都主张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增进了解,扩大共识。

      中德经贸关系是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中发展最迅猛的部分。多年来,德国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经贸、技术合作伙伴,中国也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去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德时,建议进一步拓展中德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并与施罗德总理共同提出一个目标:到2010年,使双边贸易额翻一番,达到1000亿美元。目前,中德之间的合作极为广泛,涉及教育、环保、农业、能源、通信、交通、医疗、材料等诸多领域。德国的磁悬浮技术首次在上海投入商业运行,即是中德经济及高技术合作的突出例子。此次,胡锦涛主席还将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署改造中国铁路网的巨额合同。德国媒体评论说,这是表明中方对继续发展中德两国在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寄予厚望。

      不久前,德国总统科勒曾为“德中经济大会”专刊题写贺词:“中国已发展成为一个有活力的经济大国,其成就是惊人的。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德国企业将从中国经济的活力中获益。”总之,中德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共同利益,而且双方都有“存异求同”的合作愿望,这正是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强劲动力。

      (本报柏林11月8日电)
 
 

  相关专题:胡锦涛出访英德西韩四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