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与去年相比南京物价回落 但为何百姓感觉不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13:21 龙虎网

  【龙虎网讯】与去年1-9月相比,今年全省教育收费上涨5.0%;自来水上涨5.4%;管道燃气上涨5.1%;液化石油气上涨15.5%;火车票上涨1.2%……老百姓耳边“涨”声一片,深感涨价的压力。同时,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去年1-9月正是物价节节攀升之际,同比涨幅达到4.5%,而今年前三季度的涨幅仅为2.1%,8月、9月的涨幅更是在1.4%以下,物价较去年同期回落了2.4%,落差不可谓不大。然而,老百姓并没有因此而轻松,相反,感觉物价的压力还在加重。何故?

  涨幅回落≠价格下降

  “虽然今年前三季度的涨幅在回落,但并不代表价格在下降,只是涨价的速度较去年慢了一些。”物价局相关人士介绍,“涨幅回落一是因为比较的基础不同,去年比较的基础是2003年,今年比较的基础是已经上涨过的2004年,所以即使所涨的‘量’相同,幅度也是今年低。譬如,去年某商品从8元涨到10元,今年从10元涨到12元,同样是涨2元,去年的涨幅是25%,而今年的涨幅只有20%。二是去年的价格逐月上涨,且速度较快,致使今年比较的分母逐月加大,而今年各月间价格上涨较慢,即分子的涨速不及分母,所以上涨幅度呈下行状态。但这是在去年已经抬高了的基础上进一步升高,所以,涨幅虽小,老百姓压力感却更大。”

  涨幅在回落,但价格水平却一直处于强势上升之中。据统计,自2003年7月到2005年9月,27个月之中只有9个月是下跌的,其余18个月上涨。涨跌相抵,总涨幅为9%。

  生活必需品涨声不断

  食品是老百姓每日必须接触的商品,食品价格的涨跌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物价的感受。据了解,今年以来食品涨幅虽远小于去年,但价位比去年更高,特别是7、8、9三个月,食品类又连续上涨了4.2%。大米、牛羊肉、鸡蛋、淡水鱼虾、鲜菜、鲜果等价格都在回升。购买频率最高的鲜菜第三季度上涨了34.6%。从而给百姓留下了强烈的“涨价”印象。

  燃油价格连创纪录,用车一族的切肤之感自不待言,不用车者也是耳熟能详,心目中也会存有“物价涨得厉害”的印象。记者了解到,从2002年3月起,燃油价格突然暴涨,三年半来一路高歌猛进。其间国际市场虽然时有回落,但国内市场的反应总是涨时灵敏、落时迟钝。到9月底,汽油和柴油累计涨幅达84.12%和95.5%,其中今年1-9月汽油上涨15.3%,柴油上涨13.8%。

  垄断行业从未回降过

  让老百姓感觉到涨价压力的莫过于日常的水、电、气等生活必须开销。这些垄断或近似垄断的行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百姓的关注程度极高,而恰恰是这些行业价格的涨声不绝于耳,给百姓以满城风雨之感。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9月,教育收费上涨5.0%;自来水上涨5.4%,其中第三季度每个月均在8%以上;管道燃气上涨5.1%;液化石油气上涨15.5%;火车票上涨1.2%;市内电话费上涨1.4%,车辆保险费上涨3.5%,公园门票上涨6.8%;公共汽车票价上涨4.3%……此外,医疗服务费已经上涨两位数;电价上涨方案、自来水、燃气等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更重要的是,这些价格自开涨以来,从未有过回降的记录,这使得老百姓对涨价的感觉十分明显。

  食品基本类多有降价

  此外,让老百姓觉得物价涨得快的原因还包括心态方面。

  从人们的普遍心态看,总是对涨价关注多、印象深,降价现象往往被忽视,其实降价的商品不在少数。今年前三季度,在全省调查的47个食品基本类中,有17个在降价,包括大米、植物油、猪肉、鸡蛋、淡水鱼、鲜果、鲜奶等重要食品,衣着类有一半以上的品种在降价,中西药价格多数在降价,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降价,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在降价……而物价总指数反映的是所有商品平均后的结果,肯定低于居民关注的那些涨价商品的涨幅。

  低收入阶层承受力弱

  从收入阶层讲,低收入阶层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要弱于高收入阶层,因此,低收入阶层感受到的涨价压力更大。

  物价局相关人士介绍,从上涨的品种看,绝大多数是日常消费所必需、低收入阶层难以回避的商品,如鲜菜、鲜蛋等食品,自来水、燃气、公交车票、教育等垄断性商品或服务。

  据统计,食品以外涨幅超过5%的基本类中,60%属垄断性行业。由于在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总量中,这些商品所占的比重比高收入阶层大,因此,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价格指数更高。造成低收入者承受着高物价的结局,从而使压力感更显沉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