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犹太难民及后裔来沪共话当年重返记忆中的“第二故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8:39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邵岭邵珍

  这是一段光荣的历史,人们都会记得这个城市叫“上海”。对于千千万万个犹太人来说,这个名字如同一道护身符,让他们在噩梦中看到了生的希望。

  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初的“上海犹太人”和他们的子孙如今生活在世界各地,但上
海,始终是他们的“故乡城”。

  当青丝变成白发,记忆却依然新鲜。如今,他们回来了,回到这悠长记忆中的“第二故乡”。昨天下午,他们来到位于虹口区的摩西会堂,与当年的老邻居共话当年,重温那段同甘苦、共患难的历史,纪念人类迎战法西斯的坚韧不屈和团结互助。

  他们当中,有前美国财政部长、柏林犹太博物馆馆长麦可·布卢门撒尔、著名生物学家卡尔·贝特汉姆、上海犹太难民联谊会主席瑞内·威尔道夫、德国社会活动家索尼亚·缪伯格、以色列著名艺术家露丝·莎妮等。此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犹太历史研究会会长伯纳德·瓦瑟斯坦、前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博士的女儿何曼礼等也参加了系列活动。

  我选择做中国的树

  “其实,我可以选择阿尔卑斯,在那可以缅怀我的先父;其实,我可以选择耶路撒冷,在那可以祭奠我的宗祖。但,我选择中国,选择做中国大地上一棵努力成长的树。”

  在摩西会堂一楼大厅,沙拉·伊马斯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朗诵着这首自己写的诗。她于1950年出生在位于虹口区大名路的住所,一住就是40多年。2002年,她以某钻石公司中国地区首席代表的身份重回上海。

  在大厅里,沙拉不时用娴熟的上海话和相熟的人打招呼。当有人问她如何能说得一口如此地道的上海话时,她一脸骄傲地用上海话回答:“当然,我是老上海了!”

  对于自己的童年,沙拉记忆深刻。“那个时候,虽然上海人还过得很艰苦,但我们的生活还算安稳,也没有受到歧视。这也是父亲反复教导我要感激中国人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对于中国,对于上海,沙拉不仅仅是心存感激,而是怀着挚爱。“我的工作和家都在这里,我的丈夫也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回首过往,她深情地说:“很多外国人认为犹太人在上海得到庇护是国民党的功劳。但是我要说,真正把我们留下来的是中华民族。是五千年文明孕育的心地善良、心胸宽广的中国人民,把我们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中国宁”和“谢谢侬”

  六七年前的一天,重访上海的露丝·莎妮走在马路上,听见有人冲着她说“外国宁(上海话‘外国人’的意思)”,她马上用上海话回了一句“中国宁”。错愕的路人不知道,这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宁”,是一位曾在上海得到保护的前犹太难民。

  除了“外国宁”和“中国宁”之外,露丝记得的上海话还有“交关好(上海话‘很好’的意思)”和“谢谢侬”。从1939年到1949年,她跟随父母来到上海,又带着在上海出生的儿子离开。10年间,她还向上海的一位艺术教授学习在丝绸上作画的技术。如今,她已是以色列著名的艺术家。

  毛线编织的深厚情谊

  家住东长治路的胡德玄老人和犹太难民安妮一家,有一段用毛线编织的深厚情谊。当时他家做毛线生意,因为送货上门,认识了做编织生意的安妮一家。当时恰逢胡德玄的太太怀孕,是安妮的母亲教她在怀孕期间多听音乐,加强营养。安妮父母还织了很多毛线衣送给胡德玄的孩子。要不是安妮一家后来回国,两家很可能联手开绒线公司了呢。

  公司没有开成,毛线情谊却没有中断。从1970年代开始,两家保持通信20多年。2003年,安妮夫妇还趁去青岛的机会,专程来上海看望胡德玄一家。

  在虹口区,像胡德玄这样和犹太难民友好相处的居民还有很多。“虽然他们是外国人,但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距离。两家人常来常往,相互关照。”“我当时还小,只记得家人邻居常说,虽然不是一个地方的人,可大家都不容易,能帮忙时一定得帮……”“我们把自己的房子借给他们住。因为语言不通,彼此交谈不多,见面会点头致意。印象中他们都很客气,很有礼貌。”……对于和犹太人做邻居的那段经历,周钦善、王发良、张招娣等老人都记忆犹新。

  上海犹太难民联谊会主席瑞内·威尔道夫在叙旧会上说:“那时的上海人民,也正在经受苦难。”然而,正如1939年上海《东方杂志》上所说:我们只要有能力能办到,总可以尽力帮助犹太难民……我们应站在弱小民族的联合战线上,一致对付欺凌弱小民族的敌人。

  “生命签证”的发放者

  60多年前,当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当时的中国驻奥地利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先生,毅然决定向犹太人发放“生命签证”,帮助他们逃脱纳粹魔掌。“这是逃离死神的‘护身符’。”曾有人这样形容这张签证。昨天上午,何凤山的女儿何曼礼来到“战火中的诺亚方舟——犹太难民在上海”主题展。一张张历史照片,再次把人们带回到那段风云岁月。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提起他在维也纳的这段经历。”凝望着父亲的照片,何曼礼说,父亲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同情和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是发自内心的举动,从人道主义来讲,也是应当的,没有必要时刻挂在嘴上。为了重拾那段珍贵的历史,最近8年来,何曼礼一直多方奔走,收集相关资料。想为父亲写一本书,这是她如今一个最大的心愿。

  ■相关链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德国及德占区的犹太难民,除了其中数千人经上海去了第三国外,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仍有2.5万名左右犹太难民把上海当作他们的临时家园,仅后一个数字就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当时所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这些犹太难民主要生活在上海虹口区。在这段最艰苦的岁月中,犹太难民面对灾难表现出顽强意志。中国人民尽全力援救犹太难民,犹太难民也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给予了无私支持。

  露丝·莎妮在上海。

  犹太难民的后裔在参观“战火中的诺亚方舟——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展览。

  均本报记者刘定传摄

  

犹太难民及后裔来沪共话当年重返记忆中的“第二故乡”
犹太难民及后裔来沪共话当年重返记忆中的“第二故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