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冯骥才称抄袭西式建筑使我国城市丧失个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9:05 南方都市报 | |||||||||
“城市全‘完蛋’,就剩古村落” 作家冯骥才表示拆除遗存、抄袭西方导致城市丧失个性和固有文化 冯骥才近年来为保护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而呼吁。“这两年我拼命地跑古村落。”冯骥才说,“我主张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到生活中去,到弱势的文化中去!”
10月28日,记者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见到他时,他刚从外省古村落回来不久。大半年下来,他已经考察了八个省的古村落群。“600多个城市已经全部完蛋了。”冯骥才说。他希望古村落能够不蹈城市建设的覆辙。 “城市变成什么也没发生过的野地”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怎样评价目前中国的城市建筑? 冯骥才(以下简称“冯”):中国现在的大、中城市共600多个,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没有个性了。城市里新建筑基本上是一种带有商业时尚的粗鄙化建筑,没有精神、没有文化。 记:你觉得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特色的建筑是什么? 冯: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还是它的民居。例如,北京的特征主要不是在天坛和颐和园里面,而是在大量的四合院和胡同里面。城市的规划、街巷、建筑、地名等等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形态。一方水土上人们的独特精神,会通过建筑外化出来。所以说,民居体现了这个地域的性格。我们这600多个城市是在不同的文化板块里,比如山东在齐鲁文化的板块里,江苏在吴越文化板块里。 记:新建筑无法体现城市的地域性格吗? 冯:历史街区往往是这个城市记忆的载体。如果我们把它的历史遗存全部拆掉了,它的生命就失去了。城市变成了一块什么也没发生的野地,然后我们在这块野地随心所欲地盖新建筑。 而我们的新建筑跟历史说不上话。这个城市的历史形态是什么样的?它的原有特征、个性和审美是什么样的?我们从来没有研究过。 记:你多次呼吁中国知识分子在保护传统建筑上的责任。 冯:我们现在特别羡慕法国人,巴黎的历史保护得这么好啊,实际上是三个作家起了作用,第一个是雨果,他写了《向拆房者宣战》。第二个作家是小说《卡门》的作者梅里美,他当时成立了一个古典建筑的监督委员会。第三个是小说家马尔乐夫。20世纪60年代,世界开始工业化,马尔乐夫提出在全法国进行文化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都要很详细地登记。这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使法国成为文化上的超级大国。中国知识分子也应反省一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我们应承担什么责任。 “建筑师再败,中国建筑将没救” 记:新建筑对西方的大规模克隆,是否和传统建筑的现代适应性差有关。比如,传统建筑普遍低矮,不能适应城市的空间要求。 冯:我不反对我们建一点很现代的建筑,关键是能够体现这个城市基本特征的那些民居是不能动的。在维也纳,老城区不仅不动,而且绝对不让商业化。越没有商业化,旅游价值越高。如何保护民居,希腊和意大利的观点就认为墙里是可以改的。我去过意大利的一个城市,民居的墙坯都是500年以前的墙坯,从外墙进去以后,里面都是现代建筑。乌镇的第二期就是这样做的。 记:新建筑对传统的因袭是否有欠缺? 冯:我们的大量商业建筑基本都是抄袭来的,克隆西方的商业建筑。各个地方的新建筑,都应该在历史的建筑里找到那些基本的象征性符号。应把它与现代性的建筑创造性地和谐地融成一个整体。 现在的主角开始改变了,原来是文化人呼吁,但文化人失败了,因为文化人打不过开发商和官员的黄金组合。接下来该建筑师上场了。建筑师再败,中国就彻底没救了。 “脆弱的古村落经不起外来的压力” 记:除了文化上的自卑心理导致建筑上的西化外,现有的制度是否也应为此承担责任? 冯:我们城市的规划没有文化规划,只有使用规划。没有考虑城市的文化特征。最多也就留一点风貌建筑,摆摆样子而已。城市的规划完全随着长官意志在做决定,几个官员就可以决定一座城市的形态,我们是一个文化大国,但在考察一个官员的政绩时却没有文化政绩,这是很大的遗憾。 我们在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建筑之前,先要对这个城市的特征和个性进行认定。实际上,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知识界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用一种野蛮的的态度,来对待一个文明的遗产。 记:有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么? 冯:这个城市已经无法变化了,为时已晚。我们现在的历史街区,已经支离破碎,无法承担展现这个城市个性和特征的使命。现在剩的一点箱底就是古村落了。 记:根据你的走访调查,古村落现在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冯:我们的古村落往往保存在穷乡僻壤。在河南、江西、山西等各省交界的地方,因为各种行政力量都管不到,反而保存得很好。我们的文化不是保护下来的,是自然保留下来的。这是可悲的。 现在古村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接下来可能因旅游开发而带来破坏。脆弱的古村落经不起外来的压力。如何使城市的惨痛经历这个癌细胞不扩散到古村落去,这恐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本报记者 韩福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