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单身危机袭击中国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12:30 新闻晚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最近,季涛的父母三天两头打电话,催促27岁的儿子赶紧交女友结婚,可他自己觉得单身生活还没过够。季涛并没有意识到,他正置身于新一波都市青年单身潮中,这股潮流正引起中国社会的某种不安。

  2004年,北京十几名母亲自发在公园里替自己“年纪不小”的单身子女“相亲”。就这样,适龄青年婚恋问题作为一个影响了越来越多人的新“危机”,从隐性到显性,进入
社会公众视野。

  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

  “结婚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比单身的生活更幸福才结婚呀。”28岁的曹小姐坚持婚姻不能凑合,她以为,如果遇不到自己满意的人,不如不结婚。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家庭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王振宇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很多年轻人不认为结婚是必需的,单身已成为一部分青年人的选择。”

  全国妇联妇研所理论研究室的陈慧平博士认为,如果说以往的单身危机大多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在价值观趋同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这一次的单身危机则反映出社会变迁中人们观念的变化。

  无论是生活方式上,还是对待婚姻的价值观念上,这次单身潮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很多人是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成为这次“单身潮”区别于前两次危机的最大特点。

  个人的危机程度很轻、周边乃至社会的危机感更重,成为此次单身危机的另一个特点。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陈新欣女士也表示,如今的人们对生活选择多元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已经不再受到认可。单身已经不再代表着不幸。“现代人对婚姻的诉求也在发生变化。”一家交友网站经理金先生认为,过去不少大龄青年是“为结婚而结婚”,到年纪了,赶紧找个差不多的人凑合过日子算了。但是现代青年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他们更看重思想的交流,要求有共同语言。另外,不婚族、晚婚族的增多,也令青年人对适婚年龄的焦虑感逐渐减少。”现在的青年解决单身问题形式也更加多样、时尚。如单身俱乐部、酒吧交友、单身旅游团等都是时下流行的方法。

  各大城市纷纷举办“父母相亲会”

  3000多对老年夫妇每对手里都要拿着报纸大小的彩色照片的牌子,上面写着编号、年龄、身高、学历以及百余字的个人介绍。这不是一场老年人聚会,而是为自己子女物色另一半的“父母相亲会”。11月12日,在南京白马公园,人们将会看到这有趣的一幕。

  父母替子女相亲,由北京的父母们肇始,今年迅速在天津、上海、杭州、重庆、深圳等大城市得到复制,场面非常热闹。

  南京的“父母相亲会”是11月7日开始报名的,心急的父母们蜂拥而至,有些老年人甚至一下子替5个孩子报名。还有集体报名者,南京市某单位的工会也为本单位单身员工报了名。截至9日上午,已经有3000对父母替自己的子女报了名,而原定3天的报名时间也提前结束。“电话不停地响,我们都不敢接。”本次活动总策划许晓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报名工作每天上午8时30分开始,可很多父母不到8时就赶到了报名现场。

  据许晓明介绍,这次报名男女比例是1∶2,男少女多,因为“相同年龄段,女孩的父母更着急”。报名者并不都是大龄青年,很多父母为自己还在上大学的子女报了名,其中年龄最小的才20岁。

  许晓明告诉记者,活动还没开始,父母们通过报名互相了解并交换电话号码的已有100多对,有10%~20%的父母表示,届时将携子女一同参加活动。

  这类父母相亲会并非中国人的首创。据报道,20年前,日本东京一家婚姻介绍事务所就在一家宾馆举行了一次父母聚会,共有60位年龄在25岁~42岁间的女性和55位年龄在25岁~44岁间的男性,成为该次聚会中他们父母交流选择的话题。

  单身女白领成弱势群体

  单身女白领越来越多,是这次单身潮的另一个特点。陈新欣认识的一个20多岁的女孩儿,丝毫不把结婚放在心上,她一个人工作、炒股,赚钱不少,过得也很快乐。在各种交友派对、相亲会上,往往可以找到这种条件优越、长相不错的单身女性。26岁的A毕业后一直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她表示,很多白领女性过于忙碌,在交友方面其实是弱势群体。她自己时常工作到晚上10时,根本没有时间交友。

  专家认为,青年单身问题主要集中在女性身上,而且是越优秀的女性,择偶越难。这是因为,她们当中很多人在学业上、工作上都很优秀,但错过了最佳的择偶机会,再加上眼光高,无奈地成了单身贵族。

  婚姻专家分析择偶过程中阴盛阳衰原因,认为女性往往要求男性比自己更强,所以限制了其择偶范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