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水泉希望小学学生只剩6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12:30 新闻晚报

  1998年,著名导演张艺谋以河北省赤城县水泉希望小学为背景,拍摄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讲述一个乡村教师挽留自己学生的故事,当年,这所小学有学生12名。

  “这部电影转变了我和小学里的12名学生的命运。”电影主角魏敏芝告诉记者。她现在在西安外国语学院传媒专业学习,其他学生也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魏敏芝扮演的老师千里追学生成了当地的美谈,但是现在,当地情况正在悄悄改变,前天,记者联系到这所小学唯一的老师李向平,他告诉记者,现在,这所小学只剩下了6名学生,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减少,但他却从来没有去追过。

  过去魏敏芝:孩子走了是一定要追的

  “这部电影转变了我们13个孩子的命运。”电影已经过去了7年,魏敏芝仍然在享受着电影给她带来的影响。

  拍完电影后,她马上从乡村小学被转到了石家庄市的精英中学,她的父母被安排到了精英中学维修班担任维修工,全家人就此脱离了农田。接着,魏敏芝毕业后又被录取进了西安市外国语大学传播学院,由于拥有拍摄电影的经验,她选择了主攻影视媒体方向,“今后,我一定要做一名导演。”魏敏芝高兴地告诉记者。

  除了她,当初参与拍摄电影的12名水泉希望小学学生也都有了很好的发展,电影拍摄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捐物就到了水泉希望小学,学生们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电影里的小淘气男孩考上了张家口学院,现在上大二,里面练长跑的小女孩中专毕业后正在北京工作。

  但是,7年前,魏敏芝的伙伴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魏敏芝告诉记者,很多小时候的伙伴现在早已经当了“家长”,早早结婚生子成了这些孩子的命运。

  魏敏芝告诉记者,在农村,像她扮演的乡村教师不在少数,发现学生少了,马上跑到家里去找,把孩子争取回来,但几次下来,老师自己也感觉这种猫捉老鼠没有意义。

  现在/1“一个都不能少”早已过时

  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乡村教师经过一番寻找,从城市里带回了自己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上课,在当时,这确实值得称赞,但现在,情况就完全发生了改变。

  “开始的时候,家长来带学生,我一定要追出去,追到家里,不由分说地把他们追回来,”电话里,水泉小学的乡村教师李向平告诉记者。

  但后来,李向平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家长说的也有道理,小村子里学校教学条件不好,什么硬件设施都没有,师资也不行,就拿我来说,当了30年乡村教师,就我掌握的知识,现在只能教到3年级,再高了,学生都比我知道的多了。”李向平说。

  于是,现在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有时候,李向平担当的是帮着拿行李的角色,送到村口,然后叮嘱自己的学生,到了城市里还要好好学习。后来,李向平了解到,孩子们进了城市里开办的民工小学后,在学电脑,学英语,还有专门的语音教室,这让李向平感到欣喜。

  结果,发现学生没有了,找家长,送学生好像成了程序化的行为,但李向平看着自己的学生越来越少,心里没有了过去的无奈。

  现在6名学生的年级配置是,学前班2名,一年级1名,二年级没有,三年级2名。学校目前实行一费制,每学期每个孩子交纳学费92元,这对当地的农村来说,并不困难。“说实在话,这些学生年龄都很小,正是要学知识的年龄,城市里面可以开阔视野,学到更多的东西,虽然心里面也不是滋味,但我的观念也要改。”李向平告诉记者。

  现在/2“一个都不能少”一直在减少

  水泉希望小学,建校于1962年,当时没有名字,有三个村的适龄学生在这里上课。1998年,著名导演张艺谋在这里拍摄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并签订了协议,村小学的学生配合饰演角色,并提供场地,电影拍完后,摄制组提供新校舍。

  电影摄制完成后,剧组出资6万元,给村小学建了三间房,并取名为水泉希望小学,现在,在校舍的墙上还有一个石碑,上面写着“水泉希望小学,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看来,一个都不能少已经完全不适应时代了。”李向平告诉记者,他没有想到,才过了7年,这个石碑就失去了意义。

  李向平于1978年到学校任教,据他回忆,小学最多的时候有50名学生,两个教学班,学校里有3名老师,每天连轴转都忙不过来,从1年级到6年级,从早晨教到晚上。

  随着村里村民到城市打工人数的增加,学生的流失也在不断加重。

  1980年,学校学生数量始终在20个左右徘徊,老师也只剩下李向平一个,到了90年代,连20个都保证不了,1998年张艺谋到学校拍摄电影时,学校内有学生12人。

  李向平原以为拍摄电影后会给小学带来名气,但事与愿违,“这些年下来,来村子里的旅游者确实有,但他们来看一下就走了,说没有什么东西好看的,现在,能够把小学与电影联系起来的也只有这块石碑了。”

  但电影还是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好处,在1998年后的几年里,学校收到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捐款捐物,“虽然数量不多,但现在我们一共6名学生,两个人用一个桌子,全校就要3张桌子,6张椅子,一块黑板,足够应付这些学生3年级以下的课程了。”

  现在/3“一个都不能少”还会更少

  “我们这里大人都去北京打工了,孩子放在家里没人管,还是去北京的民工学校好,大城市,还有父母照顾。”“有多少学生就教好多少学生,尽本分吧。”赤城县中心小学的王河和岑素平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随着外出打工者的增多造成的。

  而城市里的民工学校兴起速度一点都不慢,很多还是从农村外流的师资力量在北京办起的。通州区自奋希望学校校长孟兆斌就是从赤城走向北京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我就要好好教,农村里长大的孩子,到了城市里或许不适应。”李向平现在正攒钱要给学校添置一台电脑,他认为,如果有了电脑,或许能跟城市抗衡一下。

  在了解到情况后,魏敏芝告诉记者,她决定修改自己寒假实习计划,她告诉记者,她马上向学校提交报告,申请寒假时回到水泉希望小学,拍摄一部关于农村教育状况的纪录片。

  “我已经好久没有回去过了,这么多年过去,那里的情况有这么大变化。”魏敏芝认为,既然当时张艺谋拍摄的一部影片可以扭转13个孩子的命运,那么如果她的纪录片传播出去,是不是会起到更大的效果?

  链接北京长期援助赤城教育

  赤城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李春生介绍,赤城县与北京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长期以来,北京对赤城教育给予了许多的援助。据县教育局不完全统计,北京各单位几乎每年都有针对赤城教育的捐助。

  今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100多名研究生,共同捐资20万元,选择在赤城县白草镇翻建希望小学。昨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志愿者邢惠清、刘文华说:“那是第一所以北大命名的希望小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