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人称身边存在啃老现象 就业压力成诱发主因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03: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养儿防老”这一根深蒂固于中国人思想里的传统观念,如今正受到来自“啃老族”的冲击。日前,一项对大学生或青年中的“啃老”现象的网络调查,一周之内,竟有10万名网友参与,70%以上认为身边存在“啃老”现象。专家指出,家庭教育模式和就业压力成为诱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职场屡碰壁无奈躲回家
从北京某大学文物博物专业毕业后,23岁的徐蕾不愿像其他同学那样,整天在博物馆里对着那些“破旧”的瓶瓶罐罐,便应聘到某门户网站做起了网站编辑,由于工作性质要经常加班,时间不固定,再加上不适应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干了两年,徐蕾便辞职了。 辞职后,徐蕾在家一待就是半年,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四处托人找关系为她找了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可徐蕾总觉得自己有经商的头脑,想自己做老板。半年后,她不顾父母的反对,辞职和一个朋友做起了服装衣料的代理生意。 没有任何经验的她们,只能边学边干,一年下来,不但没有赚钱,房租、水电、人工等费用不但花光了徐蕾的积蓄,就连她从父母那里借来的3万元也赔了进去。 徐蕾不甘心就此结束,听说广州那边对服装衣料的需求比较大,就又从父母那里借了2万元,去了广州。身在异地,尽管开销一减再减,但花费还是很大。虽然也做成了不少单的生意,但因为缺少经验,徐蕾总感到入不敷出。两年来,不仅没有挣到钱,还要时常打电话回来和父母借几百块钱做生活费。 一个女孩也不能老这样在外面漂着,经过父母几番的劝说,徐蕾结束了生意。从此,徐蕾也像变了个人,整天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就是不出去找工作。父母心疼她,也没过多地说什么。他们能做的就是时常给她一些钱,并希望她能早日振作起来。 ■加入考研族生活靠父母 25岁的张超大学毕业后,不甘于留在家乡的小城市里,毅然和几个同学一起来到北京,想在北京这片大天地里一展拳脚。到了北京,张超发现北京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本科生的学历让他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张超便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孩子要考研究生,做父母的自然是举双手赞同,不仅马上寄来了补习班的报名费,每月的生活费更是按时寄到。从此张超便开始了衣食无虑的“考研生活”。 经过几个月复习,张超满怀信心地参加了考试。可随着成绩的公布,他的心情也低落到了极点,考研的失败使张超成了一名“失业者”。此后,他也试着去一些公司应聘,看上眼的公司人家嫌他学历低又没有工作经验,而愿意要他的公司,他又觉得待遇低,看不上。 张超就这样徘徊着,但在北京,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花钱,无奈的他只好又向父母开口。他已经打算好了,明年继续考研,可他心里明白,就算自己考上了研究生,他仍然要依靠父母养活。放弃考研找工作,每月的那点工资也只够吃住的,依然需要父母的资助。解决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家乡找份安稳的工作,但这却是他最不愿选择的…… ■父母偏溺爱甘为子女牛 北京大学社会学家夏学銮教授认为,“啃老族”的出现,反映出的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家庭本应成为子女的第一大课堂,子女的勤劳、孝顺和责任感都应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向他们传输的。而中国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也正是“啃老族”的主要组成人员,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中期的这些年轻人,从小在“捧着”、“抱着”、“举着”、“背着”、“顶着”的“五着”下成长起来,养成了事事由家长做、处处有家长呵护,任性、不能完全独立、缺乏责任感的性格。 当他们步入社会后,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人际关系上碰到哪怕是一点困难和挫折,很多人都会表现出不适应,从而退回到家长的“翅膀”之下。这时,家长并不是鼓励孩子战胜困难或加以正确引导,而是一味地袒护、心疼孩子。当孩子养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时,经济上难以独立时,做父母的才开始担心:“我们不在了,子女怎么生活?”但又不忍心把子女“放归大自然”,“让他们受那份罪”。于是便演绎出一出出为子女做牛做马、任劳任怨,“俯首甘为子女牛”的悲剧来。 ■就业趋严峻宁肯当学生 资深职业测评专家庄明科则表示,除家庭教育因素外,“就业压力”也是促成“啃老族”的另一原因。受长期精英教育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业能动性没有显著提高,而是执著于“公务员”、“白领金领”等热点职位或者“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发达地区”等热门区域,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旦遇到不如意,便轻易放弃从而退回到家里。 而更有一些大学生根本就缺乏自信心去面对就业的严峻形势,对他们来说不就业就可以逃避眼前的困难,这就使很多人产生了能在学校多呆一天是一天的想法,而继续学习也就成为了他们不就业并“理直气壮”跟父母要钱的最好借口。 ■心理找原因缺乏自信心 像张超这样有就业能力和机会而不想就业,这样的年轻人主要缺乏的是责任心和自信心。对于他们来说,不就业就可以逃避眼前面临的困难。但他们生活的并不如意,前途未卜,生活空虚,所以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其他人还要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工作时间的延长,他们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少,适应能力也将下降,以后就更难适应工作的需求。 ■恋吃现成饭加入“啃老”族 老年社会保障研究室研究员唐立群提出,现在社会上还存在着另一种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老人有争气的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但这些子女整天将“我好忙呀!我的压力太大了”挂在嘴边。在邻居们羡慕的目光中开着车、带着孩子和礼品来到父母家,但他们的这种“还乡团”,不是来给“妈妈洗碗”、“给爸爸捶背”的,而是为了吃现成饭,让老人看孩子自己躲清闲。 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退休后,如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生活,却又要将晚年无私奉献出来成为子女的食堂、幼儿园的话,这些子女其实也在“啃嗜”老人,只不过和那些依靠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啃老族”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物质上的而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 【链接】 啃老族 就是指已成年、有谋生能力,但仍依靠父母生存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主要来源是向父母要钱。据调查,目前“啃老族”的构成主要有六类人群: 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二类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三类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缺乏真才实学又不愿“居人篱下”当个打工者。四类是频频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漂”到无事可做。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最后一类是文化低、技能差,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 “啃老族”不仅出现在国内,在美国和日本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被称为“NEET”一族。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12日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