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 光棍节光棍大揭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03:14 都市快报 | |
昨天是年轻人热炒的光棍节,很多年轻人认为:“光棍节不是单身族悲哀之日,而是给单身族一个快乐的理由,找个娱乐的借口,让这些单身男女彻底放松。” 最近,季涛的父母三天两头打电话,催促27岁的儿子赶紧交女友结婚,可他自己觉得单身生活还没过够。季涛并没有意识到,他正置身于新一波都市青年单身潮中,这股潮流正引起中国社会的某种不安。 2004年,北京十几名母亲自发在公园里替自己“年纪不小”的单身子女“相亲”。就这样,适龄青年婚恋问题作为一个影响了越来越多人们的新“危机”,从隐性到显性,进入社会公众视野。 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 “结婚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比单身更幸福才结婚呀。”28岁的曹小姐坚持婚姻不能凑合,如果遇不到满意的人,不如不结婚。 “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很多年轻人不认为结婚是必需的,单身已成为一部分青年人的选择。”中国社科院家庭社会学研究室副主任王振宇说。 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成为这次“单身潮”的最大特点。 王振宇认为,如今很多青年人不是找不着对象,而是不想婚恋,所以才出现了父母着急、子女不以为然的状况。“他们的心理年龄还很小,认为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 单身已经不再代表着不幸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的陈新欣表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已经不再受到认可。单身已经不再代表着不幸。“现代人对婚姻的诉求也在发生变化。” 一家交友网站经理金先生认为,过去不少大龄青年是“为结婚而结婚”,但现代青年的婚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改变。“他们更看重思想的交流,要求有共同语言。” “白骨精”搏事业错过婚配最佳时机 单身女白领越来越多,是这次单身潮的另一个特点。而且是越优秀的女性,择偶越难。 陈新欣认识的一个20多岁的女孩儿,丝毫不把结婚放在心上,她一个人工作,炒股,赚钱不少,过得也很快乐。在各种交友派队、相亲会上,往往可以找到这种条件优越、长相不错的单身女性。26岁的A毕业后一直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她表示,很多白领女性过于忙碌,在交友方面其实是弱势群体。她自己时常工作到晚上10时,根本没有时间交友。 一家婚介所工作人员王女士表示,如今的“婚配难”与过去的“老大难”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现在很多大龄未婚青年,不仅文化程度高,经济能力强,而且相貌绝对不差。甚至有部分人因为太优秀反而使婚姻问题变得困难。 33岁的罗诤诤就是这种情况。硕士毕业后,罗诤诤进入了一家国际大公司,如今已是人力资源主管。等到昔日同学个个结婚生子,被戏称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罗诤诤才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无暇顾及感情生活。“我把这几年最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工作。”罗诤诤自嘲。 进城女工:“城市里谁要我们,农村里我们找谁” 在北京打了8年工的小罗,已经27岁。在家乡,这个岁数的都有了满地跑的孩子。小罗也被家里叫回去相过对象,但还是跑回了京城。 小罗曾经在几户人家当过住家保姆,女主人待她不错,她有三身睡衣,已经习惯了每天睡前冲澡的生活。她回自己家已经“过不惯”,更别说嫁在家乡了。 社会学家郝麦收说:“进城女工的生活已经城市化,但地位并没有城市化。”她们的择偶出现了两头难的情况。她们对同样进城的民工看不上眼,但也很少能得到城市男青年的青睐。“城市里谁要我们,农村里我们找谁。”郝麦收多次听到进城女工这样说。 单身可以得到尊重但不值得提倡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婚姻生活的主流生活地位仍然是稳固的,婚姻在社会发展与人类繁衍中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单身生活可以得到尊重,但不值得提倡。”全国妇联妇研所理论研究室的陈慧平认为。实际上到了30多岁,许多单身的人最终还是选择了结婚,走上了一条比较传统的婚姻之路。 (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