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齐心打造文明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13:40 北京日报

  天气越来越冷了。两天前,家住百万庄的残疾人王强给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爱心家园”的工作人员打了个电话:“我想用爱心救助卡领棉被、棉衣可以吗?”

  “马上给您送过去!”放下电话,工作人员装好棉被、棉衣,很快送到王强家。“一年四季,大到家用电器、小到油盐米面,家里缺点什么都可以凭着这张卡领取。”王强说,这张救助卡改变了他的生活。目前,西城区在7个街道办起了“爱心家园”和“爱心超市”,救助人
次达6000多。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文明城区”评选中,西城区成为首批三个“全国文明城区”之一。什么是文明城区?西城人有着自己的阐述:生活、工作的家园是一方衣食丰足、秩序安定、环境优雅、文明和谐的乐土。

  实践一种新观念: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西城区创建文明城区开始于1994年。创建初期,财力不足使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进行。1995年,国家确定西城区为全国第一个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西城区明确目标,逐步建立起以金融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

  2004年,西城区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到6240美元,三级税收完成414亿元,北京市每100元税收中有23元来自西城这片不足32平方公里的土地。经济发展,百姓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十五”期间,西城区在修建便民路、改造低洼院、拔危楼、整治城中村等项工作中共投入资金30多亿元,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创建一种新机制:困难群体综合救助

  从农村嫁到城里的沈玉珍一直靠干临时工维持生活。最近,身有残疾的丈夫离岗在家,孩子还要上学,沈玉珍月月为生活发愁。

  街道社保所工作人员上门:“别再四处打零工了,到社区去做劳动协管员吧。每月工资八百元,还能给上四险和住房公积金。”一周后,沈玉珍成了新街口街道社保所的劳动协管员。

  近年来,西城区实行一系列措施,构筑起困难群体综合救助体系:设立三千万元专项基金,使全区低保家庭最低生活得到保障,同时享受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多层次救助;出台《临时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建立了从出生到大学的救助体系,已有500名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的学生及时领到助学金;8条绿色就业渠道,专门安置“4050”人员,每月有千余失业者社区上岗;启动“爱心助残工程”,有4000多名残疾人自食其力,过上幸福生活。

  实现一个新目标:日常需求不出社区

  家门口就能看病、读书、休闲、娱乐、健身。对生活在西城区的普通百姓来说,日常需求可以不出社区。

  家住闹市口的李兆意今年9月上了奋斗小学一年级,他每天早上7:00起床,洗漱完毕吃完早饭后7:30出发,7:40就到了学校。长期以来,“就近入学”让很多家长顾虑重重,担心家门口条件不好的学校会误了孩子。这个问题在西城区已经基本不存在。几年来,西城区教委基本消除了基础薄弱校。小学由1999年的81所减少到现在的45所,普通中学则由57所减少到现在的41所。通过做“减法”,西城区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基本消除了基础薄弱校。

  西城区每1万人左右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保证居民出家门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就医点。家住汽南社区71岁的王素兰,患有高血压,一天要测三次血压,但是8年来,从没上过大医院。王大妈感慨地说:“这几年在社区看病,每月都省下六七百元。”

  迎来一个新局面:80万人共建文明家园

  “真没想到!城市清洁日那天和我肩并肩铲小广告的,竟是一位老首长。”

  “今年大年初四一大早,大书法家就把‘雄鸡报晓唱新年,大地春生喜事多’的春联送到了我们家。”

  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驻区中央单位、驻区部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青少年、外地来京人员也纷纷加入进来,80万人形成了合力。

  公益劳动日活动中,国家财政部一名副司长在手术做完后的第一天就参加了劳动。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领导主动找到月坛街道要求参加主要交通路口规范文明行为的指导活动。

  金融街街道有个“金桥工程”,是专为驻区企业搭建的,旨在救助地区弱势群体。截至目前,招商银行、北京长途电话局、新华社、民族文化宫等驻区单位已经和金融街街道的200余户低保、残疾人家庭及地区敬老院建立帮扶关系。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过程中,西城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理念,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出了全区居民共建城区大家庭的氛围。

  网络编辑:李亚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