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生命丈量大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04:53 浙江日报

  本报通讯员邹兴国张彩娜陈晓雷

  2005年4月17日,海军驻镇海某部大学生军官、高级工程师宋兴尧同志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部队和海洋事业。出生于上虞市的宋兴尧,从小就对大海有一种好奇和向往。1986年,宋兴尧大学毕业前夕,海军来到厦门大学招地方大学生入伍,学海洋化学专业的他没有听从老师和同学的劝导留在更有吸引力的地方,而是走进了蓝色方阵,成为某部一名技术员

  在大海上书写忠诚

  宋兴尧到部队后,正赶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国海洋普查。宋兴尧所在的调查中队就是担负这一任务的主要力量,宋兴尧则是这支队伍的科技领军人物。

  科学最讲究的是严谨,水文气象调查更是如此。19年里,宋兴尧的足迹踏遍了黄海、东海和南海,先后参加60多项重大海洋测量调查任务,绘制1万余幅水文气象要素图,创下了我军水文气象调查和海洋测绘史上的最高纪录。与他共事过的战友们说:“宋高工为了一个数据,能跑几十公里路去核实;数据采集回来以后,他和战友像数米粒一样对成千上万组数据一个个甄别、整理,常常一干就是几个通宵。”进部队后,宋兴尧在海上工作时间累计达9年之多。因为他的执著,官兵们称他为“测海愚公”。

  采访中,该部队大队长讲了这样一件事:1998年4月,宋兴尧随测量船在东海某海域进行水文调查,突遇8级以上大风,船一会儿被抛上波峰,一会儿被摔进浪谷,船体被扭得嘎嘎作响,随时都有被拦腰折断的危险……海水不停地从通风口向舱内流,测量仪器随时都有被海水浸泡的可能。宋兴尧带领战友与风浪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18个小时的拼搏,测量船驶入了锚地,随船出海的基地首长和大队领导打开舱门,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舱内进水已齐膝深,仪器都被宋兴尧他们紧紧地抱在怀里,完好无损。而他们的双手撑破了,背磨烂了,泡在水里的双脚顶出了殷红的鲜血……这位已在测量部队干了20年的大队长,说起这些眼圈都红红的。他说:“没有对海洋事业的执著,没有对军队的忠诚,没有对海测工作的热爱,谁会连自己的命都不顾啊!”

  宋兴尧所学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每年都有几家公司想方设法聘请他,有一个同学以年薪10万元外加住房和奖金的条件邀请他加盟计算机公司。接过同学的电话,宋兴尧心里也盘算过,高收入可以使70岁的父母不用在田间一身泥一身汗地刨食了;有房子后,再也不用家里一来人他就到别处借宿打“游击”了……但他最终舍不得离开部队!他说:“我爱海洋调查,每当我看到一条新的航道开辟,一艘艘战舰驶向大洋,我就感到幸福和满足!”

  用科技为海洋调查提速

  最早借鉴计算机仿真技术解决水文气象调查资料分析难题,被国内水文界前辈称为“一个技术创举”;最先将国际高难度的先进水文气象调查装备应用于水文调查第一线,使我国水文调查技术向国际水平拉近了20年;率先用现代化海洋测绘扫测仪器进行海底水雷扫测探摸,填补了我军探扫雷史上的空白;最早开发研制自动成图系统,开创了手工作业向信息化作业转变的里程碑……

  如此辉煌成果的拥有者不是科研单位的专家,也不是高等学府的教授,而是宋兴尧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部队科技工作者。

  宋兴尧还是国家“908”专项技术专家组最年轻的专家、海军海洋调查资料评审技术及验收委员会委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编委会委员……

  为什么一名部队科技工作者成了国家海洋水文气象调查领域顶尖的专家人才?在采访宋兴尧事迹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宋兴尧作为一名基层技术干部,之所以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关键在于他把眼睛盯在部队急需上。有了这种定位,才使他有搞不完的课题,攻不完的难关。

  1988年,宋兴尧所在中队接收了一台先进的某型智能自容式海流仪。这在全军是第一台,仅有一本英文使用说明书,谁也不敢轻易使用。当时,入伍还不到两年的宋兴尧,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逐字逐句翻译了使用说明书,紧接着,他又夜以继日地泡在仪器房,把仪器的各个部位和元件逐一进行比对分析。经过半年的攻关,他终于玩转了这套“洋玩意”。该装备正式用于海上作业后,一下子使我国海军水文气象调查与国际领先水平缩短了20年。这些年来,宋兴尧盯准制约海调事业发展的一个个现实难题,不断地向洋装备“开刀”,实现了某型声学海流计专用电池的国产化,打破了外国专家所谓的“中国没有电池可以代替”的断言;研发了某定位系统使用软件,突破了该系统海上动态测量数据传输难的“瓶颈”;通过功能开发,实现双频测深仪和GPS定位仪的同步工作,提高了数据采集精确度,工作效率也提高了30倍……海洋水文气象调查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一年当中,半年在风里浪里采集数据,半年在陆上没日没夜地进行数据处理。以前,海军海洋调查资料都是纸质资料,数据的处理全用手工完成,费时费力,出错的几率也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0年春节过后,宋兴尧着手进行“海军海洋调查资料预处理系统”软件的研发工作,先后完成了十几页的设计框架图,编写了几十万行的程序代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数据在宋兴尧的电脑里变成了形象直观的图表。使用该软件后,以往半年的工作量现在几天就可完成。这一成果现被海军航保部指定为海军部队处理调查资料的标准程序,在部队推广使用。宋兴尧研发的“海岸地形快速测图系统”软件,使海岸地形测图和绘图作业实现了一体化、自动化,过去需要100多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一二个小时即可完成。

  战友们都说,宋高工就是靠着一股拼搏创新精神,用睿智和激情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提升了我国海洋水文气象调查的速度和精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