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论坛:纠纠“官八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07:13 新桂网

  新桂网

  时下,有些领导出席会议的讲话稿和报告在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措辞上,全是“格式化”,可称之为“官八股”。现试举几例如下:

  言必称“大”。有些讲话稿对“大”字特别偏爱,几乎到了无“大”不讲话或报告
的地步:作动员是“大创新、大发展、大提高”,讲措施是“大工程、大投入、大手笔”,发号召是“大组织、大动员、大声势”。在他们看来,只有把“大”叫得高才有号召力,叫得响才有鼓动性。但“大”讲得太多太频,开口闭口一个“大”,在实际行动中又根本落实不了,给人的感觉就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这样的讲话、报告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可想而知。

  “工程”泛滥。“工程”二字经常被一些报告者挂在嘴上,成了“口头禅”。似乎没有“工程”就不算“讲话”,少了“工程”就不算作“报告”。讲抓基层,必讲“暖心工程、帮扶工程、达标工程”;讲人才队伍建设,必讲“育才工程、筑巢工程、引凤工程”;讲敏感事务公开,必讲“阳光工程”……“工程”如此多,给人的印象是干工作的好大喜功,刻意追求轰动效应。

  数字受宠。本来千把字就能说清的事,也要在那里抠来抠去,非要捣鼓个万八千字的“数字报告”,凑个“一二三四五”不可。有个领导在部署抓基层工作时讲了个“三四五”即三大目标、四大重点、五大措施;在人才建设工作会议上,该领导的报告又是一个“三四五”,即“三大任务、四大要点、五大关键”。还有些报告撰写者无“十”不写稿,非搞“十件实事、十大项目、十次活动”出来不可。结果写报告的精疲力竭,念报告的口干舌燥,听报告的昏昏欲睡。

  夸夸其谈。有些人不仅爱用“格式化”的语言写讲话稿,而且每篇讲稿的结果也差不多。不管在什么会议上,也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听众,每次讲话、作报告都是讲成绩夸夸其谈,言必称“党委重视,领导带头”;讲问题,先摆一堆成绩,再用“但是”一转,有现象无对象,尽说“有的人”不知“哪个人”;谈下步打算,全是上级领导的要求,没有半句自己的话,这样的报告不仅听起来乏味,对工作也不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能否讲新话,标志着一个领导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也直接影响宣传教育效果。领导讲话时,要多说自己体会最深,道来顺口、群众又喜闻乐见的话,使听众既能入耳,又能入心,得到鼓舞,受到启发,感到是一种难得的学习和享受。否则,不但抓不住听众,指导不了工作,反而会使群众产生反感。因此,领导干部学会讲新话,事关形象和大局,不可不察。

  文风代表作风。改进文风,应从作风入手,深刻领会上级精神,深入实际调查,从实谋划工作,加强理论修养,讲究语言艺术。在此基础上,定能撰写出好的讲话报告来。

  (蒋建成)

  编辑:杨东 作者:蒋建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