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机关文件贮藏地到信息超市 且看档案馆的档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11:18 温州新闻网

  题记:位于市区府西路1号的市档案馆新馆日前正式对外开放。平整的草坪、明朗宽阔的查阅大厅、绿意盎然的休闲区,这一现代化建筑完全改变了大多数人心目中刻板严肃的档案馆形象。它不再与世隔绝,也不再神秘莫测,而是与比邻的图书馆、博物馆一样,成为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揭开神秘面纱后的档案世界里,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档案历史可追溯到两汉时期,但由于一直依附于国家机构,长期以来,档案馆
一直以政治需要和特定少数人为服务对象,处于“重藏轻用”的局面。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档案馆的神秘大门才被逐渐叩开;1988年,温州档案馆开始向公众开放;上世纪90年代末,社会服务功能开始被档案机构所重视;2005年温州档案馆新馆开放之际,开放性、服务型、多功能和文化性被明确列为该馆建设目标。

  

从机关文件贮藏地到信息超市且看档案馆的档案
你了解什么是档案吗

  

  “普通老百姓又看不了自己的档案,上档案馆干吗?”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黄先生的这句话反映了许多人的想法。所谓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但是由于长期封闭,包罗万象的档案在很多时候被很多人直接看成为他们相对熟悉的“人事档案”,而自己的这种“历史记录”没有被本人看到的机会,于是,因为概念的错位,档案馆更让普通人敬而远之。

  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放的档案馆在馆藏内容和形式载体上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如内容从党政机关各类公文资料扩大到科技类、会计类、统计类资料,以及地契、民国护照等民间捐献档案,而载体也从单一的文书扩大到照片、录音录像、光盘、缩微片、实物等。作为档案馆开放的一个重要尝试,2002年10月开始对外服务的现行文件查阅中心更是把老百姓过去难见真面目的政府现行文件(俗称“红头文件”)放到架上供人自由查阅。

  不过,档案馆并非一个万能的藏宝库,受传统档案观念的影响和过去征集、接收的限制,使得档案对大众的服务在向社会公开的过程中,只能是个渐进的过程。据介绍,目前档案馆新馆收藏的主要是旧政权档案和1994年以前的机关档案,现行文件起止年限为1996年到2004年,如果市民要查阅近10年的机关档案,则要到新市府的东辅楼机关档案服务中心。

  门禁森严的服务机构

  

  和省内外绝大多数档案馆一样,搬新家前的温州档案馆一直深居在广场路老市府大院的一个偏僻角落,机关大院相对严格的警卫及询问制度使它一直是许多人眼中神秘的禁地,非极迫切的事不会想到进这个门。“很多市民觉得档案馆不是谁都能随便来的地方,进门时有点怕怕的。”在查档窗口工作了十几年的吴洲芳苦笑道,不少人虽然听说能从档案中获取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却并不习惯于这样做。去年底,退休职工老徐为了查上世纪50年代市政府发的一个关于组织个体商业户进行集体经营的通知,来回跑了三四趟档案馆后,终于复印到想要的东西。尽管如此,老徐还是觉得,“每回在门口就要登记身份证、说明自己进去干什么,这么麻烦实在不像个服务部门。”

  现在,市民如果要查档案,只要在新馆查阅大厅门口向值守保安出示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就能进入查档,如果只是要参观一楼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厅,则连这道程序都不需要。“档案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就要直接面向社会,为群众提供方便的利用途径。”档案馆副馆长唐永桃说,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是档案馆搬家深层次的内涵。

  介绍信曾难住许多人

  

  家住上蒲州村官厅巷的王贤良是众多档案开放受益者中的一位。仅去年11月,他就三次造访档案馆的现行文件服务中心,查阅有关地产、安置房价格等方面的文件,从政策层面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去年12月,当他再次来馆时,干脆在调阅登记表的目的一栏填上“学习有关房产知识”字样。当记者联系上王先生时,他笑称,档案馆不要单位介绍信就能查,着实方便多了,他几次下来总共查阅了20多个案卷,复印了近300页内容,“有了这些文件‘撑腰’,和有关方面交涉时心里可有底多了。”档案馆保管利用处处长王高荣告诉记者,开放后的档案馆,除了查阅标明“限制”的档案需要单位介绍信外,其他开放档案及现行文件,均只需身份证、军官证等能有效证明个人身份的证明即可。

  不用介绍信就能查档案或红头文件,这在1988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从事档案保管的工作人员陈丹青回忆,1988年以前,档案尚未区分开放和限制两类,所有档案均属于限制开放,利用者必须持有县级以上单位盖有红印的介绍信才能查阅。“只有少数比例的人才能顺利拿到县级以上单位的介绍信,很多查阅者因此被挡住脚步。”陈丹青说,1988年以后,这种坚冰有所突破,部分限制档案凭正式单位开具的介绍信也能查阅了,由此也带来了查阅者中个人比例的逐年上升。据工作人员预计,现在来馆的查阅者中近半为进行个人事务、维护自身权益的普通群众。

  

从机关文件贮藏地到信息超市且看档案馆的档案

  向市民开放的展览厅。

  并不神秘的档案世界

  按照国家现行《档案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的档案才向社会开放。因此,案卷目录及卷宗封面上如果敲着“限制”两字,即意味着其并不在向普通公众的开放之列。

  据工作人员介绍,限制档案一般是形成时就标有密级,或牵涉个人隐私的会议纪要或文件,而一般涉及工业、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的档案则不满30年就可开放。限制档案满30年、且不属于“不宜开放”之列的就按规定进入解秘程序。这一过程通常由档案馆专门的解秘人员会同有关安全部门,按照《保密法》和《档案法》有关标准,逐条审查案卷文本,确定可以公开的则在案卷上敲盖“开放”章,予以开放。如果案卷中有部分涉及秘密或隐私的,则上报解秘小组,由其根据实际情况再行定夺。有些档案,如市委市政府会议记录等,因为涉及不宜公开内容,即使满了30年也不开放;而有些档案尽管形成时被标了密级,如提价降价、大炼钢铁时期温州每年生产钢铁数等,因随着时代推移自动失去了保密必要而进入开放。

  作为凝固的历史,档案在真实记载不同时期温州各方面情况的同时,也被时代赋予了不同的烙印。

  

从机关文件贮藏地到信息超市且看档案馆的档案
开放的档案带来实惠

  

  开放及随之而来的档案透明化给许多近几年来利用过档案的人们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家住珠冠巷的张松年老伯为证实自家房屋拆除的具体日期,连续跑了房管、土地等六七个部门,奔波了三个多月,后来在档案馆花两个多小时查阅,就从一个案卷中找到了自家的拆迁记录。龙湾状元镇某村靠着从档案馆复印的16份山林权证,有效避免了村公路建设中不必要的纠纷,使之顺利开建……“跟过去比,现在硬件好了,查档案也更便利了。”采访中,正在做摘录的市志办离休干部许先生说,档案馆日益开放,促使他准备撰写有关解放初温州农村党组织整顿的回忆录。

  “未来的档案馆,会是市民了解全市大事的窗口,也会是政府办事公开化的前沿。”唐永桃说,过去一直被当做“机关放文件的地方”的档案馆今后将成为各界群众能方便利用的网上信息超市。他透露,全部开放档案扫描上网的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不过由于该笔经费和工作量都相当大,市民什么时候能上网查阅,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记者 潘秀慧 通讯员 王成 摄影 郑晓群)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