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发展民办水利 建用水者协会 五常破解农田水利建设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11:41 黑龙江日报

  眼下,正是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黄金季节。但是,如今在各地水利部门只要提起这个话题,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感慨:“难!”

  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能像过去那样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了。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取消“两工”后,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不足,农民投工大幅减少,这些都使农田水利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据水利部门统计,现在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在投工、投资和效益上与“十五”前相比都出现了全面下滑的局面。2004年全省投工2340万个,投资3.55亿元,分别比2000年减少57%和37%。由于投入持续减少,不少地方出现了原有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差、效益下降的情况。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农田水利一旦有3至5年滑坡,可能要花5至10年时间加倍施工维修才能恢复“元气”。面对这种因政策体系、投入方式和管理制度等转型带来的困境,我省各地水利部门纷纷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日前,记者在五常市采访时了解到,当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工作,有效化解了一道道难题,使当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持着红红火火的局面。

  灵活多样的“一事一议”

  “两工”取消后,兴修农田水利必须通过“一事一议”的方法组织群众出工出劳。说到这一点,不少基层干部都感到十分挠头。有人甚至认为,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道没有“解”的“方程”。

  五常市开展“一事一议”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为了避免出现“一事多议”和“议而不决”,当地对难议而必须干的项目细化分段,哪段能干就先干哪段,然后以成型的段推进未干的片。

  比如当地一条辐射3个村22个自然屯的干渠山河干线需要清淤,村干部在摸底的时候发现两个村有畏难情绪。清淤工程开始后,发动积极性高的村先干,工程结束后,再把另两个村的代表请去参观,这对他们触动很大,回去后,另两个村的工程也很快干下来了。除了示范,给农民算账也是有效的方法。该市营城子灌溉站的坎上处于/牛河水系的末梢,干渠淤积严重,一些农民对种水田失去信心,要改种旱田。村干部给农民算了一笔账:干渠清淤每人只需2个工,折资40元,但种水田比种旱田亩增收300元。这个账得到了农民的认可,于是自愿出资投劳。当地投工投劳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如转包工程促劳、以资带劳等,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投工投劳的时效性。

  民办水利越来越火

  由于国投资金和地方匹配资金都相对有限,近年来,五常市积极倡导水利建设多元化发展格局。他们提出农田水利建设要以“民有民营、民办公助、群众广泛参与”为发展重点,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吸引他们积极投资入股农田水利建设。现在,全市涌现出一大批民营农田水利建设大户,民办水利工程及“五荒”治理已经发展到2.3万户。每年,当地民营水利资金投入都在2000万元以上。

  农民在实践中逐渐看到了民办水利的效益和实惠。2000年,五常农民刘显在政府的扶持下,80元起家,承包了位于五常市小山子镇东、面积为8.87平方公里的胜丰小流域。五年中,这个小流域共投入资金230万元,其中国投资金近110万元,地方匹配及群众自筹资金为120万元。他们在流域内先后修整了水平梯田380公顷,栽植人工林53.5公顷,经济林69.3公顷,种草13公顷,并建设了一座小塘坝和一座农道桥。现在胜丰小流域年创造产值312万元,当地农民人均多收入930元,小流域内林草覆盖率达到78.2%,2700亩荒山完成了治理。三年来,全市已经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堤防整修220公里,加固水库、塘坝449座,完成渠道清淤144公里。

  采访时,五常市水务局副局长单景芳谈了他对民办水利的看法:近年来,民办水利称得上是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虽然受资金、技术等条件制约,民办水利的规模、技术含量还不能和那些大中型水利工程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民办水利给当前资金相对匮乏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它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时,还探索出水利基本建设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用水者协会挑大梁

  经过两年的试点,2004年起,五常市龙凤灌区开始全面实行水价改革。改革后,灌区水费收缴由过去的按亩收费变成按方收费。全灌区一共有27条支渠,相应成立了27个用水者协会。协会在每个支渠口上设置计量口,并负责提供供水和计量设备。根据协会和灌区的约定,灌区将每条支渠水费收入的10%交给用水者协会。这笔钱中的25%用于协会人员开支;25%为协会活动经费;其余50%则用于支渠的维修和养护。根据灌区与用水者协会签订的协议,改革后,灌区支渠以上工程由灌区承担,而支渠的维修、养护则由用水者协会负责。这样一来,各级基层干部没有了“议而不决”的烦恼,去年,龙凤灌区的水费收缴率也一下子提高到98%。

  有了这样的好成绩,难怪单景芳副局长在采访中一再强调,现在看来,龙凤灌区在水价改革后出现的用水者协会,就相当于政府与农户之间的中介组织,协会帮助政府解决了很多难题,又受到农户的欢迎,长远看来,这种形势应该是发展的方向。

  

发展民办水利建用水者协会

  农民积极出工参加干渠清淤会战。冯建维 本报记者 贾红路 摄

  (黑龙江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