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西民族学院创全国文明单位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9:19 桂龙新闻网

  一缕文明清风,吹起相思湖阵阵涟漪。金秋十月,一个烂漫的丰收时节,广西民族学院首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成为全区惟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是对广西民族学院53年综合办学水平的一次整体大检阅。

  创办于1952年的广西民族学院,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长为我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专门技术人才的摇篮、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主要基地、展示我区民族团结
和民族进步的重要窗口,成为绽放在相思湖畔的一朵美丽奇葩。

  三项成果凸显学科优势

  在近日揭晓的第五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中,广西民院参评的《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开放式培养》、《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后发展高校“参与式实验室评估”研究与实践》等3个项目全部获得二等奖,在全国民族院校和广西高校中名列前茅。

  这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只是广西民院致力于学科建设的一个缩影。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该校立足广西,面向民族地区,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稳步发展民族预科教育,利用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发展民族学、东南亚语言学特色学科,推进学科渗透,着力于开拓性、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形成了突出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该校还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适应性较强的新专业,同时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民族语文、民族历史、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工艺美术、民族传统体育等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设置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学、民族历史等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开设双语(壮、汉)专业,强化民族文化交流。目前,学校的民族学已经成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广西民院以东南亚语言学为依托,发展特色学科,打造学科品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办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专业,2000年增设了柬埔寨语专业,2001年,该校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4年又增设了缅甸语和印度尼西亚语,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设有此类专业的院校之一。东盟国家语种采取“3+1”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学校通过亚非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建设带动、辐射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以东南亚语言学为依托,增设对外汉语、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与东南亚经济文化旅游相关的学科专业。

  同时,该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国际学术科研活动,逐步成为我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其定为全国10个“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试点单位,教育部将其定为“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执行学校”。学校先后与越、泰、老、柬、法、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订了交流与合作协议,有力拓展和强化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扩大了我区的国际影响,增进了国外人士对中国各民族历史、文化及民族政策的了解。

  人才强校确保教学科研

  人才是立校之基,人才是强校之本。长期以来,广西民院十分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近两年来,引进博士29人、教授17人,其中有当今中国文坛著名作家东西、凡一平。

  优秀的教师队伍,使学校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优秀的人才团队,创造了学校教学科研上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该校“党的建设和执政能力及广西近代地方史研究”、“东南亚研究”、“壮学研究”、“瑶族研究”等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在国内享有声誉,其中壮学研究中心成为自治区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日益活跃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提高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在壮学和瑶学研究方面,学校与美、日、泰、越、老等国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十分密切,多次联合进行田野考察和民族比较研究,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承担《泰语与南壮语言比较研究》、《壮老族源关系》、《越南民族与民族问题》、《越南语中汉语借词研究》等多项研究项目,出版了《泰国瑶族考察》、《壮(德保)泰词典》等一批专著,为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进步及国际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进入中国百强社科学报和中国期刊方阵之列,在CSSCI中排名第35位;2003年曾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全国高校学报中仅有7家获此殊荣。

  和谐校园造就一流环境

  广西民院坐落在美丽的相思湖畔牞碧波荡漾的相思湖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群落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其成为闻名中外的花园式高等学府,并获得“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南宁市“最佳花园式单位”、自治区“绿色大学”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学院党委加强领导,将文明创建工作放到突出地位,落实创建计划和工作责任,把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认识转化为推动创建活动具体实践的结果。

  学校秉承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始终把绿化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根据校园面积宽、山坡多、湖岸蜿蜒的特点,学校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请园林专家认真制定校园绿化美化规划,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高雅园区。

  近年来,学校还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绿化美化和园林景点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校园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质量,使学校变成了“绿在校园中、校园在绿中”的生态校园。

  绿色校园,不仅仅局限于硬件环境的建设,该院还确立了“大绿色”育人环境建设理念,围绕和谐做文章,在校园人际环境、校园综合治理及校园文化等方面下真功夫,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三贴近”形成合力。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全校密切配合,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实现了“三进”———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坚持依法治校促进学校发展。该院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废止和修订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强化师生依法治校的意识。学校设立督察室,随时解决师生反映的问题,对教职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工会、保卫处等职能部门都能及时进行调节,调节率100%,成功率90%。

  近年无违法乱纪案件,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保证了学校稳定、良好的治安秩序。

  校园综合治理措施到位。该院开展群防群治,建立健全了各部门治安领导小组,层层签定责任状,加强督促检查,保卫处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爱卫会工作人员每天坚持校内检查,学生值勤人员也不定期开展检查。

  校园文化是衡量一所大学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广西民院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教育,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的硬环境建设,建立了校史馆、民族博物馆、校园雕塑、宣传橱窗、阅报栏、文化长廊、社团活动场所等。今年建成了全区高校第一家大学生活动中心,还利用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的现代传播设备、音像设备,传播现代科技知识、信息、文化艺术等,供学生自娱自乐;同时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和谐的校园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广西民院成为一所融民族性、地方性、国际性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等学府。目前,学校正以获得“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强化人文意识,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向着更加宏伟的目标阔步迈进。

  来源:广西日报选稿:见习编辑叶焱焱作者:贺波 周仕兴 江艳 黄一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