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0·13硫酸案”的道德追问(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4:48 海峡都市报

  

“10·13硫酸案”的道德追问(图)

  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家人至今难以接受

  

“10·13硫酸案”的道德追问(图)

  “我妈妈以前很漂亮”

  

“10·13硫酸案”的道德追问(图)

  潘景伟在看守所里仍无悔意

  N红苗小未

  前言

  重获自由的阴影

  仿佛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现实版本:在众人眼里,男主角深爱女主角,是个模范丈夫;女主角年轻漂亮,却诉称长期生活在丈夫拳脚相加的阴影下,一心只想离婚重获自由。于是,终于在离婚案开庭的前一天,极端的事件爆发了,女方被泼硫酸重伤入院;男的则进了看守所等待法律审判。

  但,现实生活总是比电视剧残酷得多。女主人公黄晓芸(化名),终于有证据证明丈夫的暴力行为,可代价却是那样的惨痛。

  一个月过去了,曾因“10·13泼硫酸事件”被搅得沸沸扬扬的南安乐峰镇,渐渐恢复了平静。对大多数小镇居民来说,这个事件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什么都会淡忘。也许,当下一次又有人打老婆了,人们就会想起上一次被他们围观的黄晓芸,在街心被丈夫棒打时发出的惨叫声。

  “两口子打架,外人不好插手”“劝和不劝离”“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各扫门前雪”等传统价值观念,仍将在许许多多像乐峰这样的村镇被奉为行为准则。没有人会再去追问:离婚真有那么可怕吗?为什么“家庭暴力”案件总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会收场?

  有关调查显示,世界范围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妇女遭受过暴力,而大多数施暴者是她的家庭成员。1999年11月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指定11月25日为“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而在泉州,据司法部门统计,近年来涉及家庭暴力的伤害案件,受伤害的90%是女性。为此,今年7月,鲤城公安分局在全区共设立了85处家暴报警点,以“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服务”的模式,重点针对家庭暴力恶性案件的防范,在“家暴恶性案件”的提前干预方面,跨出了极具意义的一步。

  希望下一个“黄晓芸”,在离婚这条道上奔走时,不会那么无助。

  乐峰镇位于南安市东北部,与洛江、仙游毗邻,姓氏以潘姓为主,俗称炉内潘,1999年建镇,仅有三万多人口。镇上最繁华的地方———乐峰街,是附近几个村落的村民赶集的地方。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闽南小镇。10月13日发生的当街追打、泼硫酸事件,就像一块扔在湖面上的石头,打破了小镇居民平静生活的表面。

  我们的调查采访,从事件的中心、两个主人公开始,再到事件波及的三个家庭,进而是小镇上围观的居民,最后是事件发生后不相识的热心人。剥开其间交织的人情冷暖,去了解悲剧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生的。

  A可怕的枕边人

  当街追打

  硫酸泼妻

  10月13日这天,南安乐峰镇的乐峰街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上午8点,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劳作。临街的店铺陆陆续续地开了,老街上开始响起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三三两两挑着扁担的菜农,快速地从街上经过,担子里是刚采摘来的青菜。

  黄晓芸(化名)在这条老街上有一家小照相馆,照相馆的隔壁是弟弟的茶叶店。白天,弟弟在学校教书,她除了经营自己的小照相馆外,还帮弟弟照看店面。这天,晓芸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帮弟弟开了店门,收拾柜台。她怎么也没想到,一场灾难正悄悄地向她逼近。

  8点10分,她已分居10个月的丈夫潘景伟出现在店门口。据目击者称,当时潘景伟穿着很奇怪:他头上戴着一个摩托车安全帽,身上穿着一件黄色的短短的“像女人衣服一样”的雨衣,雨衣上还破了好几个孔。

  晓芸看到丈夫一手拿着玻璃瓶子,一手拿着一个杯子在店门口蹲了下来,背后露出一根约六七十厘米长的钢筋。他把瓶子里的液体倒进杯里,那些喷出来的液体腐蚀了地上的水泥。晓芸突然发觉事情不妙,夺门便往街上跑,潘景伟手持杯子追了上去。

  晓芸边跑边回头往后看,大叫:“你疯啦!你疯啦是不是!……救命!”但潘景伟不到百米便追上晓芸,他一把抓住晓芸的头发,二话不说,就把杯里的东西往晓芸头上脸上浇,还把杯子磕了几下。

  晓芸当即感觉一阵火烧火燎般的疼痛,哇哇大叫起来,她脸上的皮肤颜色慢慢变深,潘景伟扔掉杯子,又抽出背后的钢筋,对着她的背部、腿部就是一顿打。这个可怜的女人,用双手护着头,闭着眼睛,惊慌失措地喊着,救命!救命!……

  直到潘景伟的哥哥骑着摩托车从他们两人中间穿过,死死抱住潘景伟,潘才把铁棍往路边一扔,转身离开了浑身冒烟挣扎的女人,骑上一辆橘黄色的摩托车往仙游方向逃去。

  此时,黄晓芸胸前背后的衣服全被烧坏,连内衣都露了出来,她捂着脸,凭着直觉,跌跌撞撞地朝百米外的派出所跑去。一位姓林的值班民警见状,简单询问情况后,把晓芸送进医院。随后,警方在两公里外的公路上把潘截住,他扔掉摩托车往路边的稻田里窜,最后警方在稻田里把他抓获。

  一桩草率的婚姻

  潘景伟的家在离乐峰街约2公里的厚洋村。

  结婚前,黄晓芸靠着在南安职专学的摄影技术,在乐峰街开了家小照相馆。1999年年底,经人介绍,黄晓芸认识了潘景伟。从经人介绍到对看(相亲),再到结婚,两人共见了4次面,前后不到10天。因为潘的爷爷刚好去世,按泉州农村的风俗,长辈去世,晚辈百日内如不办喜事,就得过三年才能办。所以潘黄二人在父母的安排下,仓促完了婚。

  在厚洋村村民眼里,潘黄的婚姻是非常美满的。

  结婚6年来,邻居从来没有见过两口子吵架。晓芸每天很早就要到相馆上班,晚上则很晚才回家。早上晓芸去相馆时,潘景伟经常把她送到门口,并叮嘱她要小心。每次晓芸下班回家,他都早早出来路口接她。连老婆衣服不整齐或哪脏了,都仔细地给她整理,这在农村实在少见,有时候邻居看了都觉得好笑。此外,潘景伟还经常在村里“炫耀”自己娶了个又漂亮又能干的老婆,说自己有多爱他的老婆。

  但在黄晓芸的眼里,丈夫的形象却远没有外人说的那么好。

  在180医院,泪流满面的晓芸告诉记者,这6年来,她过得并不幸福。“他经常在无人时,关起房门打我,而且专打头部。他常说,打头看不见伤。我和人说我有满腹委屈,说出来,打死也没人会相信我。”“为了孩子,我不得不离婚,我不想让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

  晓芸说,结婚后,两个人的生活过得很平淡。每天早上七八点,自己就骑着摩托车去2公里以外的乐峰街经营照相馆,走的时候丈夫还没起床。白天丈夫则在家里经营药店。晚上天黑回家,累了就睡。有时候两人好几天没说上话,沟通很少,也没什么共同语言。

  在她的眼里,潘景伟很会做样子,人前一套,背后又一套。而且,潘有许多毛病:性格暴躁,不仅没拿钱给家里,还隔三差五就要钱,甚至拌嘴拌不赢就动手打头……一开始晓芸想,刚结婚尽量忍忍,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然而,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

  黄晓芸还跟记者谈到一个细节:生完孩子后,她缺少奶水,买了瓶上百元的奶粉,为此被潘骂了很久。

  于是,在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后不久,黄晓芸提出了离婚。

  艰难的离婚之路

  2005年1月10日,也是婚后的第五个年头,黄晓芸离开了潘家。

  几天后,她向梅山法庭提交了一份民事诉状。

  黄晓芸在诉状里请求法庭判令与丈夫离婚,理由是:“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双方未能真正建立夫妻感情,双方性格完全不合,经常为家庭琐事争吵,被告争吵不过,就经常动手殴打原告,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原告深感自己完全无法适应被告的环境和要求。”

  但被告潘景伟却坚决不同意离婚,他在答辩时说:“双方婚后夫妻感情良好,平时夫妻生活和睦,根本不存在经常争吵的事实,更谈不上经常动手殴打原告的情况。”

  法院在审理后认为,晓芸说被告经常殴打她,夫妻感情已经破裂,但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无法采纳。再加上双方已生育有二女,出于保护合法婚姻家庭,照顾子女健康成长,法院判决不准原告与被告离婚。

  半年后,黄晓芸再次向法院提起上诉状,并向法庭提供了一张1000多元的医疗费发票,及向公安机关报警有关潘景伟殴打她的记录。

  黄是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的,最小的孩子还在吃奶,可见她离婚的决心。在农村,离婚是件很不光彩的事,黄想离婚的举动遭到了多数人的反对。乐峰街上甚至开始有传言,说黄是不是有了外遇,要不干吗死活要离婚。采访中记者发现,乐峰镇的女人们也表现出了传统农村女人特有的心态:黄太不安分了,像潘这样的痴情男人太少有了,黄根本就不该离婚。

  分居期间,厚洋村的大妈大婶,几乎全都被潘请去当过“说客”,试图说服黄不要离婚,乖乖跟他回家。而潘本人也常常出现在黄的店里。

  但据黄晓芸称,别人都认为潘景伟是天天来求她,可潘每次到店里都是和她闹,不止一次赶跑店里的客人,生意都没法做。

  夫妻俩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在二审开庭前一天,潘把硫酸泼向了自己的妻子。

  B三个破碎的家庭

  以泪洗面的老人

  事发后,潘、黄双方及他们自己,3个家庭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黄晓芸原本是女儿眼里的“漂亮妈妈”,现在变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个烧伤面积8%、烧伤程度达Ⅲ度的重症病人。而潘景伟则因故意伤害被羁押在南安市看守所。

  短短几天里,潘母的眼睛视力急剧下降。而潘景伟的父亲,这个年近七旬的老人的衣服口袋里,要随身揣着一瓶救心丹,耳背也更加严重了,听别人说话要凑得很近。老人一直在念叨,这个家本来是很幸福很温暖的……他们很难接受儿子向儿媳泼硫酸这个事实。

  事件发生后,潘的父亲在整理屋子时,发现了十几封还未送出去的、潘写给晓芸的信件。看着信里满是饱含深情的话语,潘的父亲心痛不已,一把将信件撕了个粉碎。

  而黄晓芸的家人,则几乎全都搬进了医院。黄的母亲守在女儿的病床前,成天以泪洗面。

  看到姐姐的模样,弟弟痛苦地说:有好多次姐姐回家,经常在房里对母亲哭诉。“怪就怪我姐太能忍受了,她太逆来顺受,委屈都往自己肚里咽。他们结婚好几年了,我们才慢慢知道这些事。”“为什么会是这样,太不公平了!”

  “孩子饿了,谁给她奶吃呀”

  最无辜的,则是潘黄两个年幼的女儿,长女才刚满5周岁,另一个还未满周岁,一时间她们成了“没爹没妈”的孩子。

  此前,她们被分别寄养在亲戚和朋友家里。黄家人曾想让小女儿住爷爷奶奶家,但潘家人说,无力照顾她,不愿抚养这个孙女。孩子只好被抱到外婆家,由她们的舅妈照顾。而这个月,是舅妈的临产期。这个女人,顶着一个大肚子,一个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娃娃。

  记者曾两次见到黄的大女儿———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当记者拿着一张画着三口之家的图问她:“里边的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她说:“妈妈好。”又问:“爸爸不好吗?”答:“以前好,现在不好了。”问:“为什么不好?”“……”

  孩子的舅妈说,现在孩子很少说话,有时问了也不答。前段时间,到医院,第一眼见到妈妈的时候,边往后退,边喊着“这个不是妈妈!”

  任家人怎么说服她,小女孩迟迟不敢靠近病床。直到听了妈妈的声音她才相信,但却吓得眼泪“簌簌”直掉。

  而躺在病房里的黄晓芸,说自己最放不下的就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她一想起还在襁褓中的小女儿,就急得直掉泪,“我这么苟且活着,就是因为放不下孩子。可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怎么照顾她,那么小的娃娃,饿了谁给她奶吃。”

  看守所里仍无悔意

  案发后,潘景伟一直被羁押在南安市看守所。由于法律程序的问题,本报记者多次努力,但是一直无法对话潘景伟,直面他的内心世界。记者只能从他进看守所后的部分反应,来探寻潘景伟复杂的心灵。

  奇怪的是,时至今日,潘仍一心想着与黄合好如初,至于家里的亲人、孩子们现在怎样,则未曾提及。

  据办案民警介绍,案发后,潘景伟不止一次地说:“我泼她是因为太爱她了,为的是让她一辈子做我的老婆。”“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我那么爱她,怎么舍得打她。”

  甚至直至案发后,被羁押在南安市看守所的潘景伟,面对电视台的采访镜头时,仍说道:“你们帮我劝我老婆回来吧,我出去了,还想和她生活在一起呢!我这样做,也是想让她回来啊!”“她现在住院了,我得出去呀,我不能坐牢,我得出去挣钱,才能给老婆治病。”

  据司法部门的研究报告指出,家暴案件的特点是:受害者在受到侵害时,基本上没有收集保留证据的意识,还有的施暴者专打女性的隐私部位,往往让女性难以启齿,这些都给举证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家庭暴力举证难,也造成司法难以惩治施暴者,使得家庭暴力数字居高不下。

  C乐峰镇上的沸沸扬扬

  “两口子打架,外人不好插手”

  10月13日那天,当潘景伟在乐峰街上追打黄晓芸时,乐峰街上有数十名群众驻足围观。但晓芸的呼救声,并没有引来任何一双援手。整个过程中,没有哪个人上前阻止潘的暴行,没有哪个人上前去拉黄晓芸一把。甚至,事发后没有人报警,也没有人打电话叫120。

  那发足狂奔逃命的一百米,应该是黄晓芸这一生中最无助的路程。

  事后,记者调查采访时得到的回答是:两口子吵架,旁边人不方便去劝。面对记者的问题,镇上的居民反应很平淡: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谁家打老婆了,谁家打孩子了,都不好劝不是?人家自己家里的事,外人是不好干涉的。

  事实上,这样的情景,已不是第一次了。

  乐峰街一位潘姓女青年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同学到相馆照相,潘一进门,就对晓芸动手动脚。但因为人家是夫妻,别人虽然看不过去,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打。

  照相馆隔壁一对夫妇说,有一回潘黄二人又在照相馆吵起来,男的说,我对你那么好,打都没打过你,你为什么非要这样?女的马上反问男的好几声,你敢说你没打过我吗?

  “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亲”

  基本上,厚洋村的女人们对潘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在黄上交离婚诉状后,村里的女人几乎都被潘请去当过“和事佬”。而女人们也都乐意地接受了,毕竟“劝和不劝离”是一桩功德无量的事情。

  女人们劝说的理由都很充分:“孩子都这么大了,还离什么离呀?”“往后你一个女人家,拖着两个孩子,怎么过呀?谁会娶一个有俩孩子的二婚女人呀?”“两口子床头吵床尾合,夫妻吵架没什么大不了的。”……

  采访中,镇上的女人们无一例外地表示:黄根本就不该有离婚的念头,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就是因为她太固执了,一味坚持离婚所致。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场将近一年的“离婚大战”中,极少有人反过来劝劝潘景伟:合不来就算了,谁缺了谁也都能过下去。唯一曾开过这个口的,是潘景伟家的一位邻居,曾劝过他:“既然合不下去就离了吧。”但潘回答说:“我就只要晓芸,别人再漂亮我都不想要!”邻居说,听了这样的回答,也只好笑笑不再说什么了。

  “潘还算是个好男人”

  事实上,这大半年来,黄坚决的离婚态度,让她在众人眼里成了一个“另类”的人。也有人认为,黄念过职专,有点文化,可能跟其他的农村妇女想法不太一样。

  奇怪的是,发生了“泼硫酸”事件后,镇上的女人们提起潘景伟,仍是褒大于贬。理由是:潘很乖,不赌不嫖,不抽烟也不喝酒。此外,他还很痴情。

  “这世界上,像潘景伟这么痴情的男人已经绝种了。”这是厚洋村里几位女青年对潘景伟的评价。从某些方面,黄晓芸甚至成了一些女青年心里羡慕的对象,她有一个如此爱她的丈夫,却不惜福。

  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两人在乐峰街上吵架的细节。一位上了年纪的阿婆说,自从晓芸搬回家来住后,潘景伟就三天两头来照相馆里找黄,求她回家去。来找晓芸的次数多得数不清。有一次,潘硬把黄抱到摩托车上,但最后黄还是挣脱开了。

  还有一件事让乐峰街上的居民记忆深刻。也正是那件事,让潘景伟多了个外号“跪某”(闽南语,意思是“跪老婆的男人”)。一天,潘景伟到乐峰街找晓芸,晓芸一直都不答应,潘景伟情急之下,竟然当街跪了下去,眼里噙着泪,用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对黄晓芸说:“跟我回去吧!”潘的这一举动,惊呆了当时围观的村民们。

  但曾审理潘黄二人离婚案的林法官却告诉记者:几次接触潘,发现他这个人性格粗暴,很狂躁。第一起离婚诉讼开庭前,潘景伟几次来到梅山法庭,逢人便说:“你们给我们判不准离婚,三万五万,要多少钱,我都给你们。”最后,一审法院认为:晓芸说被告经常殴打她,但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无法采纳。再加上双方已生育有二女,出于保护合法婚姻家庭,照顾子女健康成长,法院判决不准原告与被告离婚。

  D事件之后的奔走与救助

  悲剧发生后,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在本报连续报道该事件后,每天都有数十位读者,打进本报热线询问晓芸的治疗情况,并对潘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许许多多的热心人,为黄晓芸送上了祝福。

  一位王姓读者留言说:“很显然,这是一场家庭暴力的惨剧,如果说潘景伟对黄晓芸有爱,那也是变态的爱。这事件让我们需要深思的太多太多,对于这样的家暴为何不能提前避免?”

  事件发生后,泉州市、南安市妇联的有关负责人,也先后到医院看望、慰问黄晓芸,并表示,要去潘家做抚养孩子的调解工作,希望孩子今后能避免被踢皮球的命运。妇联的有关人员表示,希望此案能引起警示,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家庭暴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飞虎先生,则主动赶往180医院看望黄晓芸,希望能为她和孩子提供心理援助,并帮她早日走出这个阴影,建立对未来生活的自信。

  据黄的主治医生透露:目前,黄已做了第三次植皮手术,手术很顺利,黄的情绪比较稳定。

  另据泉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文伟律师介绍:从本案的一些情况来看,潘景伟有预谋泼硫酸伤人,手段残忍,性质特别恶劣,已构成了故意伤害罪。根据法律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潘将会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

  另外,本案的受害者黄晓芸可以自己或委托律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向潘景伟索赔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损害费等费用。将来如果潘黄离婚,婚生的子女抚养问题,应由双方共同来承担。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因此,离婚后的夫妻双方都有平等地负担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经济责任。

  由一方抚养的,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目前,女方在医院,男方在监狱,可由双方的直系亲属来帮忙抚养,例如,男女双方的父母或兄弟姐妹。

  相关新闻

  泉州设立家庭暴力报警点

  今年7月22日,鲤城区公安分局在全市首开家庭暴力报警点,全区共设立了85处家暴报警点。全区所有社区的警务室、基层派出所都挂上了“家庭暴力报警点”的金色牌匾。可以说,这标志着泉州妇女维权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网络化和实事化的新台阶。

  家暴报警点主要受理各类遭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当事人或亲属,甚至是目击者的报警和投诉。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有夫妻之间的,有婆媳之间的,有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还有成人与老人之间的。

  据了解,家暴报警点成立近半年以来,共成功调解了27起有关家庭暴力的投诉案,对一些家庭暴力事件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

  为了将家庭暴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报警点的“反家庭暴力工作模式”主要是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服务,主动调解家庭矛盾纠纷,依法查处家庭暴力案件。报警点根据群众的投诉和举报,视案件具体情况而定,主要采用调解的方式,由社区民警、妇联或社区工作人员对当事人进行规劝、开导,以此来避免家庭暴力事件升级。

  但从目前来看,这些家暴报警点还没有完全发挥起作用。许多人即使正在遭受严重的家庭暴力,也不一定会想到报警。这可能是因为长久以来,社会缺乏对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有效支持。

  一位曾办理过此类案件的民警认为,主要还是受老百姓观念约束,“很多人觉得,就算家里的矛盾再大,也只是家里的事,这是家丑,绝对不可外扬。”

  这位民警说,他就曾经看到过一个在家受了丈夫殴打的中年女子,连续一周徘徊在派出所的家暴报警点办公室之外,但迟迟未进去报案,直到最后一次来时,民警反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时,她才道出了心中的委屈。

  目前,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反家暴措施,如全国妇联法律帮助中心,开通妇女维权热线“2338”和反家暴热线“16838198”,建立妇女法律援助机构,设立妇女法律援助站。还有部分地区的公安机关,建立家庭暴力投诉受理机构,如“110”反家庭暴力报警中心。

  家庭暴力案件举证之难

  根据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02年至2004年,泉州市两级法院审理的涉及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共有11起13名被告人。

  从涉及的案由来看,犯故意伤害罪的有7件9人;犯故意杀人罪的有3件3人;犯虐待罪的有1件1人;从罪犯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引发犯罪的情况来看,夫妻之间互相加害的案件有6件,其中被害人是女性的有5件,被害人是男性的有1件;翁媳、婆媳之间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件各有1件;因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残害女婴的案件有2件;兄弟之间不和大打出手构成犯罪的案件1件;从犯罪造成的后果来看,直接或间接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案件有5件,占总案件数的45.5%;造成被害人重伤的有2件,占18.2%;造成被害人轻伤的有4件,占36.4%。

  该份研究还指出,有关执法人员对家庭暴力问题也重视不够或不愿介入,大多是进行调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和“两口子打架不记仇”、“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传统观念有关。

  而受害者在受到侵害时,基本上没有收集保留证据的意识。还有的施暴者专打女性的隐私部位,往往让女性难以启齿,这些都给举证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家庭暴力举证难,也造成司法难以惩治施暴者,使得家庭暴力数字居高不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