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两老人造出“超级”二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6:47 重庆时报
重庆两老人造出“超级”二胡(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重庆两老人造出“超级”二胡(图)

  近日,沙坪坝区,傅应康(右)郭嘉(左)两位师傅正在加工二胡

  本报记者王雄摄本报讯(记者吴国才)一曲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让人陶醉不已,发出如此旋律的二胡,出自两位年近六旬、情同手足的老翁。今年全国第二届高档民族
乐器制作大赛中,两位六旬老翁凭借合制的“超级二胡”,分别夺走了金奖和银奖,以至香港民乐团团长把二胡托人专程带到重庆,授权让他们改良。

  二胡爱好者牵线搭桥

  从小酷爱二胡的傅应康老人家住沙坪坝,经同是二胡爱好者的原交院教授则老师牵线搭桥,认识了住在白马凼、同样热爱二胡的郭嘉老人。

  两位知音接触并深爱上二胡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摸了几十年二胡的傅郭二人都认为,传统二胡在结构、外观和效果等方面需要改进。于是他们根据音响的振动原理,大胆地尝试着把苏州二胡琴筒宽9毫米的标准,加厚为18毫米~20毫米,同时让琴筒的直径也稍微加大。

  臭骨堆里刨琴头

  二胡制作除工艺外,取材至关重要。有一次,傅郭二人为寻找做琴头的骨头,赶车到荣昌各宰牛场的臭骨堆里乱刨,“那骨堆简直臭气熏天,回来时还要用袋子层层包裹,害怕坐车时臭到乘客。”郭嘉笑着说,“拿回来经过化学漂白后,就是宝贝了啊!”

  一把二胡小工序100多种

  傅郭二人在其工作室里边制作边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整个制作流程:第一步是琴身,这是最累的活,要先选定原木,结合琴身进行配料,然后根据琴筒、琴杆、琴托、琴轴进行下料,确定厚度、画线、刨平、再下料。第二步是蒙皮,这是技术活,因为蒙皮时力度和琴皮的均匀度也影响着二胡的发音。傅郭二人分别发明了一套蒙皮工具,使琴皮的均匀度和力量恰好合适。第三步是琴头。据了解,制作一把二胡,小的工序竟达100多种,要反复打磨,一般需7天~10天时间。

  受香港同行青睐

  今年5月28日,全国第二届高档民族乐器制作大赛在北京举行,傅郭二人抱着试试的态度将他们制作的“独门二胡”送去参赛,结果在音质、音量、音色、制作工艺等各项指标上都打了高分,最后二人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香港民乐团团长兼助理指挥黄安源特意邀请他们到香港改良二胡,被婉拒后,黄安源还专门托人将自己心爱的二胡带到重庆,让他们改进。目前,他们对该二胡的琴筒内膛和琴皮进行了处理,正在雕刻代表中国

传统文化的琴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