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台阶新机遇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7:41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新台阶新机遇新挑战

  大项目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图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本报记者 王凯 摄

  “十五”的五年,是海南建省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五年!

  据统计部门初步预测,2005年我省生产总值约达88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约达10700元。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按可比价格分别比2000年增长59.7%和50.9%。五年来,海南不但从经济沉沦的谷底爬起,再次汇入全国经济快车的行列;而且以从未有过的主动性,紧紧抓住了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机遇,再次燃起国内外客商投资海南的热情,全省经济进入了一个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的新时期。

  历史转折 登上增长新台阶

  五年来,尽管有非典、台风等灾害的影响,海南经济发展仍然实现了从恢复性增长到加速性增长的历史性转折。

  2003年,全省GDP增长10.5%,这是自1995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2004年全省GDP增长10.4%,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势头开始形成,而今年前三季度统计显示,不算台风“达维”掠走的100多亿元损失,全省GDP增长仍然达到了10%。

  速度的回报体现在效益上。从2003年开始,海南的财政收入开始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2004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21.2%,今年前三季度,来自全省的财政总收入103.78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8.70亿元,同比增长23.3%。

  经济的快速增长直接推动了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全省800万人民也因此受益,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6.2%和7.6%,2004年,这一数字刷新为6.6%和8.9%,占全省60%人口的农村,在致富步伐的速度上,已超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得到了更多实惠,共享了发展成果。

  与建省初期房地产带动下的超常规增长不同,“十五”期间海南经济的提速,因为“扩张推动力量”和“增长引擎”的变化,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后劲和内生活力。

  2003年,在海南固定资产投资财务到位资金中,自筹资金达到44.4%,一年后,这一比重上升为51%。海南经济的增长,已从过去被特区优惠政策“推着走”,变成了现在“靠自己的双腿主动前进”。

  2004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201.17亿元,对经济贡献率达到34.26%,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8.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经过“十五”的发展,牵引全省经济增长的火车头,逐渐从多年来“力不从心”的第一产业开始变为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以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势头在上升。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看好海南,竞相来海南投资。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华能、国电、中远、一汽、韩国三星、印尼金光等先后落户海南,大部分投资额都在数亿元以上,有的达到了百亿元以上。金海纸浆、东方1-1气田、800万吨炼油、60万吨甲醇、粤海铁路、博鳌特别规划区二期、洋浦港二期、大隆水库、毛拉洞水库等大企业、大项目、大型基础设施纷纷进入、兴建和投产,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石油与石油化工、林浆纸一体化、旅游房地产等一大批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支柱产业开始形成,全省经济持续发展后劲正变得越来越足。

  新兴工业立省 谋定发展新思路

  不急进、不保守,不奢望一蹴而就,更不指望“等、靠、要”,一旦认准适合自己的路,就坚定走下去———过去的五年,海南用自己的实践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

  好的发展来自好的发展思路,而好的发展思路,必须来自对省情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方面,在全国范围横向比较来看,海南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经济总量小。另一方面,海南进入新一轮大开发时期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基础设施日臻完备,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热带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和开发区土地资源丰富,相对优势和后发优势更为明显。

  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发展形势、发展阶段性的把握更加理性、全面,对加快发展思路也就更为完善、清晰和稳定。

  “提升海南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能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必须从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上着手。”省委书记汪啸风说:“抓住了这两化,就抓住了加快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尽管这个被国内外众多发达地区一再见证的道理,在1996年“一省两地”的战略制定中得到重视,但“要不要发展工业”的游移和困惑仍然没有从一部分人的思想中散去。“十五”期间,“加快新兴工业化进程”逐渐成为全省经济工作的最强音,决策者们拨云见月:海南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工业”,而是“如何发展工业”。

  实际上,“工业立省”并不意味着舍弃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海南发展工业,必须坚持‘不破坏资源、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在各种不同的场合,省长卫留成反复强调。

  用“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发展战略,在“新兴工业省”和“生态省”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和谐点,海南越过传统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将工业化和环境治理有效结合起来,一批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的大型工业项目开始有了实质性进展。

  事实证明,只有大企业、大项目,才能迅速提升海南工业比重和工业发展水平,也只有大企业、大项目有能力保证海南良好的生态环境。800万吨的炼油厂环保预算17亿元,气体有害物全部回收,排水可用于农田灌溉。投入104亿元的金海浆纸厂,其中24亿元是做污水处理。

  依循这一战略,这两年海南不但引进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扩大全省工业经济总量,还成功地按照“以存量换增量、以增量促发展”的思路,重组国有资产,放大国有资本效应:

  引进一汽集团重组海汽并顺利完成了三期改造,整车生产能力由4万辆提高到8万辆,19个配套项目相继落户海马工业园,为我省汽车产业的长远生存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引进华能集团重组马村电厂,实施“以大代小”技改工程,新上两台3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为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电力供应提供了保障;

  以大广坝水电公司和牛路岭水电公司为基础,整合成立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为省内水利资源的开发搭建了一个投资平台;

  ……

  依循这一战略,海南的农业和旅游业也受益匪浅,进入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轨道:引进广东温氏集团等多家大型畜牧企业和水产品加工企业,使海南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全省农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年均增长超过8%,成为全国农业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2004年,在海南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达69.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

  成功编制《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顺利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升打造南山文化旅游区、博鳌水城及亚洲论坛新会址、海口热带海洋世界等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旅游景点;高水平举办了53、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中国电影百年庆典和第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等众多国内外重大节赛。2004年全省旅游接待突破1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10亿元。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海南正向着全国旅游强省破浪前行。

  双大互动 打造开放新平台

  如果说,“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中的“大”有助海南 “强身健体”,另一种同样与“大”相关的“双大互动”战略,则是海南“舒筋活血”的必然选择。

  海南曾以大开放大发展的大特区精神取得跨跃式发展。但随着经济特区优惠政策的普惠化,随着内地发展步伐的加快,“十五”期间,海南再一次面临严峻的抉择———大潮滚滚,不进则退。

  汪啸风说:“孤岛难存,互动共赢”。只有主动寻求与互补性较强的大都市开展合作,参与内外两个经济循环,才能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卫留成认为,“双大互动”,是增强海南经济持久增长动力的必然选择。

  其实,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与大都市的互动从未间断,来自大都市的巨额投资一直是海南加快发展的外来动力,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在海南建省时就开始关注海南,并累计完成上千亿元实际投资。但长期以来,海南与大都市的互动一直处于自发的、自然的状态。“双大互动”,就是要把这种自发形成的互动,进一步引向自觉、主动。

  在互动的博弈中,海南有自己的底牌: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省、最大的海洋省,海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海洋资源和海岛旅游资源对投资者而言,极具吸引力。

  尽管过去的政策优势已逐步弱化,但近年来,国家又赋予海南航权开放、21个国家和地区旅游团来琼免签证、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等新政策。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海南先后组织了最高规格的党政考察团,由决策者们亲自带队,主动到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取经。成功在香港、上海举办大型经贸洽谈会和项目签约仪式,积极参与“9+2”区域经济合作,连续两年参加“珠洽会”,并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利时机,参加(广西)东盟博览会……

  “双大互动“战略的成功实施,为海南招商引资带来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海南先后签约的项目协议投资金额已达到1500亿左右。在短短一年时间里,中信泰富、电讯盈科、和黄地产、恒隆集团、新世界集团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先后牵手海南,海南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正在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投资者的眼光。

  求真务实 把握发展新机遇

  大开放带来大发展,新机遇带来新挑战。

  对海南近年来的变化,企业家们有自己的判断———

  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提醒自己的商界朋友:注意一下海南岛,这个地方今后会不得了;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断言:海南正在迎来有史以来最佳的投资和发展时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荣智健说:海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前景无限美好,中信泰富今后将把发展重点放在海南……

  对海南变化的原因,学者们有自己的分析———

  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姚锡棠说:海南具有极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特别是“十五”期间,海南积极争创的环境、产业、体制三大优势,使海南的各种潜在优势正迅速变为现实的经济发展优势,迅速变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竞争优势……

  但是面对新的机遇,海南的决策者们则有自己的担忧:人才、资金来了,我们的规划能不能跟得上?投资环境能不能留得住人家?

  汪啸风说:“越想快速发展,越要求真务实。”

  承接“十五”的发展,未来的五年将决定海南经济的成败。越是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越是在加速发展时期,规划对发展的指导和预见作用就显得越重要。无论如何,我们要真心总结并汲取历史教训,切忌头脑发热和短期行为、任期行为、长官行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必须做到规划先行。

  卫留成说: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不要把心思花在新口号、新战略上,要把功夫花在扎扎实实干几件事情上。要把转变职能、改善投资环境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在这方面下功夫。

  过去的五年,海南在优化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

  2002年是海南各级政府的“转变作风年”;2004年海南在全国首倡执行文化;2005年,更是被定为海南的“投资环境建设年”,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建立投资环境社会考评制度等硬措施……这些努力已逐渐现效,但是,和投资者们期待的,和我们自己所要求的,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环境决定成败。对于投资拉动型的海南来说,优化环境更为重要。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加强投资环境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已经出台,要在全省上下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关键是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如何去落实好这一投资环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面对新机遇,我们必须通过3-5年的全面治理整顿和工作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使海南在软环境上彻底打一个翻身仗。

  放眼全球,海南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展望未来,海南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牢牢抓住海南当前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坚定不移地走扩大开放的路子,坚持不懈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抓实干,海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