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雕塑百年》盛典书写上海城雕神来之笔沧桑老厂房变身“东方奥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8:49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洪崇恩

  世界艺术之都巴黎,有一座由老火车站改建而成的顶级艺术殿堂——奥赛博物馆。

  巴黎20多年前的神奇一幕如今在东方再现。善于海纳百川的上海人又纳一“川”,将一座废弃多年的老厂房——淮海西路570号上钢十厂原冷轧带钢车间,改建为空前规模的上
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在人称“东方奥赛”的上海城雕艺术中心落成使用、《雕塑百年》盛典已经揭幕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此次大展的学术主持和主要策展人、全国城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请他介绍了上海城雕艺术中心及雕塑百年大展的筹建经过、展览创意及其相关意义。

  老厂房借创意新生

  城市雕塑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孙振华先生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雕塑学博士。说来也巧,他和眼下变身为城雕艺术中心的老建筑同“岁”。

  在接受我采访时,孙先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上海城雕事业中的“神来之笔”——“在我们看来,把一座已有近半个世纪的老工业建筑,改建成为一座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利用它来举办《雕塑百年》这样的大展,本身就是此次策展中的最精彩创意!”

  孙振华说,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现代化、城市化。但城市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对老城区、城市老记忆的破坏,令人痛心不已。然而,上海在向国际一流城市目标迈进的时候,非常细心地保护它的历史文化。像上钢十厂这样的老厂房,曾经在上海的城市历史上作过重要贡献。如果把它拆毁夷平,建设一个全新的“雕塑大厦”,那么它的历史形象也就完全消失了,今后的人们只能从书本或老照片上拾起记忆的片断。当年奥赛火车站停用后,也曾有人主张将之拆毁重建艺术宫。但是绝大多数巴黎人要求保留它,并且赋予了它全新的更辉煌的生命。上海此举,与巴黎异曲同工。今后不仅上海人在观赏雕塑艺术的同时,会回忆起“上钢十厂”,会记住这座城市曾为全国钢铁事业作出过的贡献;甚至连全国、全世界来参观的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并对认真保留城市记忆的上海留下更美好的印象。

  孙先生把此次由上钢十厂老厂房到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嬗变,归纳为三方面的开创性意义:一是为城市雕塑事业搭建了一个合适的集艺术展示、文化普及、雕塑交流、创作孵化、商业运作于一体的大型平台;二是对如何正确改造、利用城市老建筑,尤其是老工业建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第三,也是探索了一条“政府导向、市场运作”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新路,为提高现代城市的文化品位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个分展三段历史

  要把一个多年闲置的老厂房,“变”成全新的现代艺术中心谈何容易。具体运筹中心建设的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和市规划管理局采取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从全国各地延请艺术大家,共策同力,从城雕艺术中心的运作理念、老厂房的适度改造,到环境装饰和内部陈设,高度发扬民主、重视专家意见,集四海之智、汇各界之力,使整个筹划、建设过程紧缩在不足5个月内,而且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孙振华介绍说,上海市城雕办和规划局从立意筹建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开始,就与他,以及北京、杭州、西安等地的一大批从事城雕艺术的同志密切联系。最终选址于现地老厂房的方案,也是在多方案比选和研究,获得了许多专家几乎一致赞同的基础上决定的。

  大展由三个分展组成,分别代表了“四代”三个历史时期:上世纪初就开始到西方学习雕塑艺术归来的前辈艺术家和新中国诞生后自己培养的已年入古稀的老艺术家,在1966年前创作的作品,集中在“世纪经典——中国雕塑名家名作观摩展”中;出生在五六十年代,1977年以后卓有成就的中年雕塑家的作品,集中在“开放之履——新时期雕塑名家邀请展”;40岁以下、思想特别活跃、表现手法也特别多样的青年雕塑家,他们的作品集中在“走向未来——当代青年雕塑家优秀作品联展”。三个分展分别由曾成钢、傅中望、陈云岗三位策展人负责,从征展到布展“一竿子到底”。各个分展的形式琳琅满目,而作品的众多风格,自然也引起社会各界的“百家争鸣”。

  上海最早把城雕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最早制订相关管理条例和鼓励发展城雕的措施,最早采取措施清理城雕质量,同时也最早推行城雕艺术策展人制度。陈良宇书记有关上海城雕要“为我所用、为民所爱、为境所融”的精辟论述,已经传遍全国城雕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孙振华说,此次,上海又作出大手笔,为城市雕塑事业贡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殿堂。我们衷心感谢上海、感谢上海人民!

  大胆创新享受创造

  《雕塑百年》从7月开始征展,不足三个月中,征得了近千件作品,最后选定了127幅展品。

  “每一个分展的策展人,都能告诉你他们获得支持的热烈程度!”此次展品中,有一批作品来自中国美术馆,如刘开渠先生的《船娘》雕像、王朝闻先生的《刘胡兰》、邢永川先生的《杨虎城》。“中美”的藏品是不轻易出借的,但一听说上海办《雕塑百年》大展,“中美”负责人爽快地为此开了绿灯。许多老雕塑家如钱绍武、叶毓山等,都把自己珍藏作品慨然送到了上海。

  孙先生谦逊地说:“我们至今不敢说这次展览会获得多大的成功。但是无论如何,这个艺术中心、这次雕塑展览的影响力,将出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这是上海主办方尊重艺术、大胆创新的结果,他们也理应得到艺术的尊重、享受创造的回馈!”

  老厂房里摆放着城雕作品。(资料照片)

  展出的城雕作品。(资料照片)

《雕塑百年》盛典书写上海城雕神来之笔沧桑老厂房变身“东方奥赛”
《雕塑百年》盛典书写上海城雕神来之笔沧桑老厂房变身“东方奥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