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省城大夫下兰西:破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系列报道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9:01 黑龙江日报

  10月26日,省医院消化道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燕颖,像往常一样,走进她“支援”的兰西县医院,诊室里求诊的人不断,还有一些她治疗过的患者,来向她真诚地道谢。

  作为一名城市医师,王燕颖离开自己熟悉的医院,当一名“乡医”已经整整半年了。

  今年4月,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了全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活动。王燕颖,作为省医院下乡扶贫医疗队的首批队员,4月26日,随医疗队到达国家级贫困县兰西县开展医疗卫生帮扶工作。

  如今,已经当了200多天“乡医”的王燕颖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这里医疗环境简陋,但每当看到农民患者们迫切期待的眼神,感受到他们质朴的情感,我感到他们的迫切需要,当“乡医”让你感受到你的职业是多么的受尊敬和被信任。将来“支援”行动结束后,一定还会再回来,服务这一方人民。

  现代医疗离农民依然很遥远

  一个老胃病治了30年

  10月20日,8时。王燕颖和同事梁宏锋刚到诊室,挂号的患者已经排起了队。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先后接待了5位患者。王燕颖说,今天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张,上午不仅要出门诊,一会儿还要到病房查房巡诊。然后要给没有患者的医生讲课,内容是《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和诊治》。

  时针很快指到了11时。王燕颖和梁宏锋简单收拾一下,会同省医院普外二科副主任、支援兰西医疗队队长徐忠庆一道,驱车直奔兰西镇,给一位患病30年的老胃病患者会诊。车开了大约半个小时。65岁的张淑珍,胀肚、打嗝、返酸,老胃病一直折磨了她30年。进门后,徐忠庆大夫首先给老人测了血压,显示血压稍高。老人说,这两天吃了王大夫开的药,胃不那么疼了,头也不迷糊了。“大娘要按时按量吃药,以免出现反复。”几位医生在询问了病情之后这样建议。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大娘说:“我家的邻居也有我这个毛病,听说你们来了,想让你们给看看。”在一墙之隔的王艳娟老人家,一番会诊之后,医生们建议王大娘改服价格便宜一点的药物,这样更对症,更有效。离开时,王燕颖告诉两位大娘,过两天再来。

  这时,已经是下午一点了。大道上站着许多医生看过病的农民。

  “小病抗大病躺”成了农村就医的现状。城市医生的到来,他们到底能够给乡镇百姓带来怎样的“福音”?

  在兰西县兰河乡,65岁的张玉琴同样也是一个简单的胃病,一治就是30多年。一犯病,就得折腾好几个月,本来就困难的家庭就更贫穷了。医疗队了解情况后,迅速为张玉琴检查,并制定了治疗方案。“现在患者感觉很好,已经改用口服药。巩固一段时间应该没问题了。”王燕颖说。

  即将摆脱病痛折磨的张大娘,高兴不已。张大娘说,由于离家最近,花钱又少,多年的看病当中,当地乡镇卫生院成了她去的最多的地方,一共去了多少回,已记不清。医疗队不但治好了她的病,也为她家省了一笔不小开支。

  王燕颖说,在一些边远地区,许多农民仍在欠账就医,有的甚至只见过温度计、血压器、听诊器“老三件”,这就是中国城乡卫生的差距。现代医疗离农民依然很遥远,农村卫生薄弱已经成为横亘在中国城乡之间的一条“鸿沟”。

  在更大范围内放大优质医疗资源

  城医下乡乡医受益

  王燕颖说,以前也知道农村条件艰苦,但是到了这里,才发现自己的思想还是准备得不足。

  “在这里,很多乡村医院的简陋,让人看了心酸,很多病人受家庭经济条件的约束,也只能就近治疗,可是由于医疗条件限制,年复一年,病情得不到彻底的根治,不停地花钱的最终结果是,其它条件好的医院却没有多少能力去了。”王燕颖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

  徐忠庆对记者说,半年多的时间,医疗支农小分队除承担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诊疗工作,组织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开展手术、操作示教等临床带教形式培训县医院医务人员外,每周还给县医院的医护人员讲课2到3次,利用业余时间承担全县乡镇医师培训任务,并多次下乡义诊。同时,为县医院的管理出谋献策,对医院的人才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了肯定,很多建议得到了采纳。我们支援队的每一名医师,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把实用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农村医务人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兰西县医院的外科副主任于舰航,从医11年,年龄虽不大,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可一提起“支援”的城市医师,于舰航赞不绝口,作为同行,他的获益是最直接的。

  于舰航说,通过城市医师的查房、示诊和讲课,自己不论是对现代的医学理论的再学习,还是从实践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以往,有些重患、危患不敢留,现在有省医院的医师坐镇,敢留病人了,也能治好病人。”

  医生的收获不小,医院就更大了。兰西县县医院的黄景升院长说,医院实现了两个效益的提升。其一是社会效益,城市医师的到来,一些疑难病症都能治疗,而且减少了农民患者的车马劳顿,让兰西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省级专家的诊治,让农民实现了优质、低价、就近的医疗服务,真正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医院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这是第二个提升。黄院长说,目前医院门诊量增多,住院率也由过去的50%提高到80%。经济效益大约增长20个百分点。

  省卫生厅医政处王凤民副处长说,城市公立大中型医疗机构,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对口支援农村卫生机构,此次全国统一的行动中,我省“医疗支农”共选拔了70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优秀的医疗骨干,分为14个下乡扶贫医疗小分队,陆续奔赴省内对口支援13个国家扶贫重点工作县县医院和一所县级中医院。旨在在更大范围内放大优质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农民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问题。同时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努力做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

  改变农村卫生薄弱还需综合“下药”

  培养基层医生应形成长效机制

  记者从年初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看到,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而且80%在城市,20%在农村。分布严重不均,使得目前79.1%的农村人口得不到医疗保障。

  房间破旧,设备老化,缺医少药。这不仅仅是兰西县所特有的,中国许多乡镇卫生院大都如此。兰西县卫生局局长祝青林分析说,有关调查显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导致乡镇卫生机构设备简陋,功能低下。另外,人才缺乏,特别是高水平医疗人才的缺乏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群众就医。

  祝青林说,以兰西为例,近7年来,当地所有卫生机构,没有进过一个医学类本科生,没有一个正高级主任医师,当地的卫生人才主要集中在了县医院。乡镇卫生院仍然靠不多的一些中专毕业的医生支撑,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实际上是村医、个体医生承担了具体的初级医疗服务。目前全县只有11名副主任医师。现有的卫生技术人才只有34人第一学历是学医的。67%的学历是函授,不达标。在15个乡镇卫生院中,7家没有病房,4家有X光机,3家有B超。剩下的就只有“老三件”了。全县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才不到1名。

  专家分析说,这种投入和配置的严重不均衡,使得大部分高新医疗设备、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城市,而在农村,受经济和交通等因素限制,广大农民既缺少享受现代医疗的能力,也失去了这种机会。“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在许多地区依然存在。同时,现代医院的远离和农村医生的诊疗水平偏低,使误诊、误治的现象经常发生。这也严重影响了农民健康和农村卫生的发展。

  省医院院长助理金政锡博士告诉记者,省医院这次“医疗支农”精心选拔了由1名主任医师和4名副主任医师等5名医疗骨干组成的首批下乡扶贫医疗队。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金政锡说,城市医生当“乡医”,不要只是走过场,把它转变为一种培养基层医生的长效机制。对口支援活动不仅可以“走下去”,选派人员到受援单位兼职、讲学和技术指导;也同样可以“请上来”,通过减免进修费等方式接收受援单位人员进修,使得乡镇卫生人员在某一专科上有提高、有建树。培养留得住的人才。

  背景资料

  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卫生部
财政部
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计划在三年内选派城市万余名医师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三年后形成一项制度。

  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是新时期加强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重大决策。实施好这项工程,有利于提高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为农村居民就近提供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农民“看病难”问题;有利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逐步建立一支为农民服务的医疗卫生队伍;也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城市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日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