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保卫汉语”的呼声渐出水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9:05 解放日报

  “给个理由先”“我今天很忙的说”……这些因网络而流行的语言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口头、作文中,令语文教师大为头痛。

  据前不久揭晓的首次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显示,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约为53%。而在今年8月举行的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是留学生队;在译文出版社举办的“首届英译汉大赛”中,拔得头筹的竟然是新加坡的参赛者……

  国人的汉语怎么了?有人提出,当汉语高调向世界传播的时候,这种古老而优雅的语言,是否会在她的故乡沦陷?“保卫汉语”的呼声渐渐浮出水面。

  眼光向外,对母语缺乏热情

  据报道,目前,全球学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学习汉语,并以此为媒介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报载,有人在法国巴黎的街上看到用法文写着这样一句话:学汉语吧,那意味着你未来几十年内的机会和财富。

  而在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大学生花在外语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花在语文上的时间,且在日常行文会话中汉语使用不规范比比皆是。有人将这一现象归纳为“英语六级,汉语初级”。

  复旦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傅杰教授指出,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对母语的研究少之又少,相反,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究中国文字背后的文化现象。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评委之一的陈光磊老师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特质标志,留学生队夺冠说明外国正在积极关注着汉语及中华民族,对此我们应该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国学生在把目光转向其他语言的时候,在母语的学习上也应该投入更大的热情,至少在常用、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应该掌握得更扎实一些。

  “学语文有什么用,又不能加分”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在许多场合呼吁要珍惜我们的母语,还民族语言的光彩。她毫不掩饰对时下的语文教学现状的担忧,她认为,教育领域、学校社会普遍对语文的地位不重视,态度“淡得可怕”,轻视母语的现象令人“心酸、心寒”。甚至有一所市重点中学校长在教工大会上曾公然说:“学语文有什么用,又不能加分!”这也正是社会上“轻语文、重外文”现象的根源。

  一些大学生则对专家们的这些观点不以为然,认为现在提出“保卫汉语”是小题大做。他们认为,一个人从牙牙学语阶段就开始学习并使用母语,真可谓“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花心思学外语,是为了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去谋职,人家要求外语几级,从来也没听说要求汉语几级的。再说,随着全球一体化,我们要与世界接轨,没有很好的外语水平,怎么和人家交流沟通?就说上海举办世博会,紧缺的还是外语人才。专家认为,决不能把学外语和学汉语人为地对立起来,作为现代人,这两者都不能偏废。

  本报记者 姜小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