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保护白头叶猴专题 > 正文

潘文石教授建立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保护白头叶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17:30 新浪科技

  产于中国广西西南部地区的白头叶猴,自古以来就与壮族人民生活在一起,但直到1954年才被发现。这种半树栖、半岩栖的北热带猴类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喀斯特石灰岩地区,仅分布在左江以南明江以北的扶绥、崇左、宁明和龙州四县。它们白天以生长在石山上多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或茎为食物,夜间就在岩洞和石隙间休息。近30年来由于栖息地的破碎化和丧失,使白头叶猴及当地人民的继续生存都受到严重威胁。

  20世纪60年代白头叶猴分布区的总面积还有500平方公里,而到了80年代末期,分布区面积减少为200平方公里;同时种群被隔离为16个孤立的地方小群体。到1996年我们发现仅有的两个被分割的栖息地(其总面积还不到35平方公里)的石山上还残存着白头叶猴约500只。白头叶猴在最近30年来数量迅速减少的原因,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当地人口的迅速增加所致。为养活更多的人口,就必须砍伐森林,开垦荒地,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

  在位于广西崇左县罗白和板利两乡交界的一处喀斯特石山地区,残存着两百多只白头叶猴,这是目前地球上幸存的两个地方群体之一。尽管白头叶猴栖息地的石山与农田相互交错,但峰从林立的石山成为今日白头叶猴的最后的庇护所。在这片只有24平方公里的地区四周共有7个村子,居住着至少3000人,他们在山谷里种植甘蔗、玉米、木薯或花生。由于当地农民对土地的开发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状况,每年对薪柴的需求量远远大于该地野生植物的生长量,如果让其发展下去,不但白头叶猴行将难以生存,其他生物多样性也将迅速丧失,同时农民们也将必然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而无法自拔。

  因此潘文石教授决定在那里建立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基地,并已经开展了十年的工作。就整个项目的目标而言,我们希望能为当地农民找到一种新的劳动方式,使他们减少对薪柴的需求和对土地的滥用,从而使生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恢复。我们认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头叶猴是当地生境中的旗舰物种(Flagship Species),因此保护白头叶猴就是保护该地优良的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子孙后代继续生存的可能性。

  从1996年11月首次到这里开展研究工作到现在,我们通过对研究地区生态矛盾逐步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清楚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潘文石教授提出:不管当地人的死活只谈保护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在这样的贫困地区,唯有探索一条兼顾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的途径,对解决迫在眉睫的生态学危机才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十年来,我们在广西进行着一系列具有参考价值的保护生物学研究项目,其长期目标是阻止目前对环境的破坏,逐步恢复当地北热带季雨林生境的生物多样性,争取恢复该地的白头叶猴集合种群,并通过对生物多样性和白头叶猴的社会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环保教育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范例。例如谨慎发展和在严格控制下逐步开展生态旅游项目,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政府税收,从而使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当地政府及人民的自觉行动。

  于是,我们一面进行科研,一面展开了一系列大大跨越了一个自然科学研究小组工作职责范围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占据我们许多的科研时间和精力,也花费了我们许多本就十分紧张的工作经费。但我们相信,“纵使我们有千篇论文百部专著,如果村民们还继续贫穷下去,白头叶猴也无法摆脱灭绝的命运,那又有什么用?只有真正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才能使保护真正获得成功。”(潘教授语言)

  这些年,我们自己做了、也带动了全社会,为附近的百姓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社会工作:

  1.为百姓引水。刚来的时候,这里的水很脏,人畜共同使用一个个小水塘。这里许多想参军的孩子都不能通过体检,因为所有人都是肝肿大。于是我们向当地的书记反映了这个情况,书记非常珍视我们的意见。于是1998年,我们帮助并促使崇左县政府拨款了人民币7万元,为一个500人的山村(雷寨)建设了清洁的饮水系统——从4公里以外的石山上把优质的山泉(一种含有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偏硅酸H2SiO3的矿泉水)引入每一家住户。

  2. 为百姓建学校。2000年5月我们从一位美籍华人Lit NG获得两万五千美元为岜旦村的 小学新建一座600平方米的教学楼,改善了150个小学生的学习环境。

  3. 为百姓修沼气。为缓解当地迫在眉睫的生态危机——超过当地植物再生能力的大范围

  的薪柴砍伐行为。2000年初潘教授拿出他获得的10万元奖金,要在农户中推广沼气池。他认为:“这是奖励我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奖金,我们应该回报给环境。”于是,在我们的野外科研生活还十分很艰难的时候,我们帮助岜旦村修建了沼气池。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一个科学家第一时间不去写论文、发表论文,却贴出了个布告:潘教授收购牛粪!?但就是在这样一些基础的科普宣传与实实在在的支持下,我们为岜旦村在2000年9月就全面推行了沼气池,从而立即减少了900人从白头叶猴分布区的石山上砍伐薪柴。在我们的带动下,当地政府全面介入推广沼气的工作,一些剩下的村子正陆续建设沼气池。

  4. 倡议发展态旅游。2000年8月我们为当地制订和已经通过专家评审的一项以保护环境

  为目标的生态旅游规划,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份以保护环境、提高周边社区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生态旅游规划。希望通过利用该地的秀丽山川及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白头叶猴奇特的社会行为开展生态旅游,以发展生态旅游这种无烟产业来代替现在垦荒种植的落后的农业生产,从而找到一条既可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子孙后代继续生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崇左县政府已经决定把此计划列为该县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推广环保教育。我们不断坚持对当地人进行环保教育,使社区农民的环保意识有了

  显著提高,不少农民主动制止偷猎活动;促使县政府下令禁止在白头叶猴分布区开山放炮和封山育林:

  如:1998年3月,雷寨农民主动抬了一只受伤的白头叶猴请潘文石教授包扎之后放回野外;

  2002年2月,岜旦一位农民在路上抓到一条2米多长的百花蛇,之后送到潘教授处,也放回野外。

  当地农民陈其海,在教授的教育和引导下,从原来的狩猎者转变和锻炼成为了基地的向导及观察助手。他愈来愈认识到,他从正当的工作中获得的应有收入可比他冒险狩猎的生活中获得更多和更稳定,而保护生态资源也可以更好地保护他及他的孩子和家人的生活。

  6. 锻造科学团队。为培养和锻炼更多培养具有端正的科学态度和长远的科学目标、有

  优良学术素质和创新精神、有综合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合格毕业生,潘教授经常带领我们深入社会:

  如:基地附近的一个农民老人重病却无钱继续打针,他的家人向被老人认为的“第

  二个儿子”――潘教授求救。教授知情后,一方面鼓励老人坚持治疗,一方面

  在基地的学生和员工中进行拍卖募捐,及时为病重的老人送去了医疗费,这次

  活动启发了在教授周围的人真实思考做人与做学问中的根本道理;

  在从地区卫生院了解到,当地妇女是全国子宫癌的高发区后,我们用了从新西兰使馆申请到的4万元经费,为基地附近的农民妇女检查身体、宣传卫生知识,继而带动政府出资出力为两个乡(罗白乡和白板利乡)共1791位妇女普查妇女病。这项工作深受百姓欢迎,并吸引了香港贤达人士的关注,一项为贫困地区捐建医院的计划正在进行;

  2005年6-9月,我们在广西2个基地内共招收大陆香港11所大学40余位志愿者,参加了基地的建设、科研与社调等活动;

  2005年10月,促进香港的梁沛锦教授与基地合作,为江州地区出资50万捐建一所小型医院,并计划向李嘉诚先生的“亮睛许动”申请100万的眼科扶持基金。

  我们的科研与社会活动不断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1998年3月以后在研究的核心地区8平方公里内再没有发现偷捕白头叶猴的事件。 研究地区内白头叶猴的数量略有增加,1996年11月为130只,现在为210只。

  钦州湾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是科学界最近发现的一个种群,虽然历史上曾有此物种在北部湾海域出现的记载,但是对于此地种群的发展历史、种群现状还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同时,在我国广大沿海海域环境不断恶化,中华白海豚数量不断减少的时候,钦州湾中华白海豚的存在表明此地拥有相对良好的浅海生态系统,有可能成为这一物种的重要的自然庇护所之一。因为有“海上大熊猫”为美誉的中华白海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它生活在北部湾,为我国所独有。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秘密灵敏地反映出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北部湾是中国18000多公里海岸线上最为富饶和清洁的近海海域,目前却处于现代工业的围攻之下。周边的经济发展将对北部湾这片美丽富饶的海域造成怎样的影响,会给白海豚带来什么样的命运,渔民的生活是否会发生变化?

  在成功建设了崇左白头叶猴研究基地后,2004年我们又在钦州建立了中华白海豚研究基地。根据我们的近1年的初步调查和对比研究发现:钦州三娘湾及周围海域出现的中华白海豚是全中国范围内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小,处于最自然的生境中的一个种群。对于这个种群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至今为止,我们对于此地区中华白海豚种群的了解还非常有限。这一的种群现状是怎样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否合理?种群处于发展还是衰落的状态?钦州湾是这一种群偶然的途径地还是最终的庇护所?钦州湾的亚热带浅海生态系统可否为这一种群提供所有必须的生存条件?人类活动对中华白海豚有什么样的影响?可否以中华白海豚为旗舰物种,制订保护政策对钦州湾的热带浅海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地保护?能否探寻一条兼顾中华白海豚及其所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且具有深远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对这一种群和所在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了解其生存现状和保护的关键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这对于进一步的政策制订和保护实践都十分必要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通过对钦州中华白海豚进行长动态研究,解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探寻一条既能留住美丽清洁的北部湾和白海豚,又不放弃经济发展机会的可行道路。

  这些研究项目不仅具有纯科学研究的意义,还可以为中国贫困地区及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验:在人口众多,土地贫瘠,同时还拥有相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风景秀丽的地区,可先考虑如何缓解当前的生存危机的紧急措施,继而通过研究从而找到某种更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以促使当地社区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子孙后代继续生存的可能性。这些深刻的社会课题是需要以保护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为主导,坚持一线的、深入的、长期的、持续的、综合性的野外实地和实证科学研究,再结合生态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优势,同时在各种社会力量的集结下,才能有希望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求证出一条科学的、和谐的解决之路。

  所以,从石山到海洋,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以深入一线的实地行动,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的从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实践的先行者。十年,对一项意义远大的科学研究,时间不算久,我们还将一往无前。而回顾十年的历程,我们要深信,没有学校、政府、媒体、民众的支持,是不能取得今天的经验和收获的。

  在广西基地的建立与发展中,我们得到着来自北京大学、广西自治区、地区和崇左县各级政府和领导,以及广西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海洋公园等许多学术与科研单位的积极协助:

  1.从1997年-现在,广州军区、历届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均派专人及拨专款支持潘文石教授的研究。

  2.1999年5月,县政府与北京大学联合创建“崇左生态公园”,并在“生态公园”内部建立了“北京大学崇左白头叶猴研究中心”。

  3.2000年10月,北京大学在“生态公园”内建立了“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

  4.由南宁地委罗殿龙书记指示于2000年11月把“生态公园”作为崇左县公安局重点保护单位,明确规定保护环境、白头叶猴和北京大学的研究队伍。

  5.2001年后,政府在“生态公园”内为基地的科研队伍建设了2排较好的生活与工作用房。并逐步使公园达到无空气污染、无水污染、无农药污染、无毁林开荒、无偷猎活动。在公园内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有专门焚烧垃圾的池子和防治二噁英扩散的水泥池等。绿化面积达100%,并呈垂直分布的结构。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已经调查的种子植物超过400种以上,哺乳类约30种,鸟类超过130种(包括留鸟和过路鸟),爬行动物在12种以上,两栖类也超过10种,具有世界上最小的盲蛇、陆龟、白头叶猴和一种中国大陆新记录的蝙蝠以及世界上最珍贵的金花茶。公园的建设和保护,为基地的科研活动提供了极好的生态环境。

  7.政府在从板利乡至基地门口和公园内部,设立了多个大型环保宣传栏,最大达到38×2.5米。

  8.2002年8月,崇左政府在“生态公园”内,建立了“动物标本馆”和“灵长类图鉴馆”并将公园定为广西青少年环保教育、科普教育基地;

  9.在崇左县人民会堂共开展过两次大型科学报告会,由潘教授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报告,每次参加听讲的人数多达1200人以上。

  10.北大校长、副校长、宣传部部长、北大生命科学院的院长,及许多相同学科与不同学科的教授、研究生、本科生等都经常到基地为科研工作提供帮助,北大医科院还在崇左基地内挂牌成立实习分部;

  11.广西大学正逐步开展与潘教授共同建立和培养“保护生物学”专业研究生与研究室;

  12.香港海洋公园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正逐步与我们开展钦州白海豚的科研项目。

  我们的科研与社会行动,使我们的基地逐渐成为一个集野外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基地和自然教育的成功范本,而不断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宣传:

  1997年,澳大利亚国家广播公司率先制作了潘文石教授在崇左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专题记录片,并立即在英联邦12个国家播映;

  1998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中英文版的“左江日记”在英国布列斯特的国际自然影片展会上获提名奖之后,使崇左的自然保护深受国内外关注;

  1999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现代分子室主任奥布莱恩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专家白瑞兰女士先后访问过“崇左生态公园”;

  2000年,日本国家电视台(NHK)派专栏摄制组拍摄“神秘的地球——迷人的白头叶猴”,介绍左江的美景和潘文石教授的研究工作,在全球26个国家的卫视节目上播放;

  2001年,北京国际协力学校校长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wood(伍德)前后两次带领该校师生来“生态公园”学习;

  2002年8月,在崇左的科研基地成功举办了由9个国家近30位专家参加的“2002年广西崇左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主席Russell Mittermeier先生 ,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科研部主任Alan Dixson博士,加拿大奎北克大学Alain Howle博士,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金鑑明院士,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作言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迟惠生教授等;

  2002年和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师生先后两次访问公园;

  2003年1月,阳光卫视名牌栏目——《杨谰访谈录》播出潘文石教授及崇左科研基地的专集;

  2003年1月,中国、德国、越南三国科学家参与的关于灵长类工作研讨会,并在南宁签署的(Memorandum of Agreement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Vietnamese Conservation Institutions )协议书;确定每年举办一次保护与研究叶猴的国际工作会议,协调对东南亚及南亚叶猴的保护工作;

  2003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三十分”栏目滚动播出了十次有关“崇左生态公园”的节目;

  2003年11月,中国生态学会和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还在崇左生态公园举办了“2003 中国广西崇左生态论坛”;

  2004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采访潘文石教授和他的广西基地;

  2004年,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所研究员共同展开崇左基地的化石研究;

  2004年11月,香港海洋公园研究员到访崇左与钦州两个基地,讨论合作事项;

  2004年12月,美国记者称崇左基地的圣诞节之行,是“最难忘和超乎想象的”;

  2005年4月,香港知名人士梁沛锦先生到访基地;

  2005年5月,国内著名企业家王石,王秋阳,张保全,丁磊等纷纷参观崇左基地;

  2005年6-8月,大陆10所大学30多位大学志愿者参加了崇左基地建设;

  2005年8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及其10余为研究生博士生在钦州和崇左两个基地共同展开调研;

  2005年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杜永镇先生敬重潘教授的行为,将教授尊为伦理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书写成一幅的字,献给潘教授;

  2005年10月,深圳观鸟协会20余成员在崇左基地协助展开当地的鸟类调查,并协助教授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字镌刻在基地门前的石碑上,它将永远激励着基地的团队和过往的一切行人。

  2005年10月,基地已促进与香港的梁沛锦教授合作,为江州地区出资50万捐建一所小型医院,并计划向李嘉诚先生的“亮睛许动”申请100万的眼科扶持基金。

  到现在,我们在广西坚守第一线的科考工作已经不间断地进行了十年。其中我们在白头叶猴的科研项目上,有10多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参加科研。我们通过在广西崇左罗白和板利两乡交界处、弄官山区北半部约8km²的白头叶猴保护区中,长年持续对白头叶猴的野外种群进行跟踪观察,已在白头叶猴生物生态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其种群动态、社会行为、繁殖策略以及它们的栖息地、食物、社会组成和结构等都进行了深入研究,顺利完成学士、硕士、博士科学论文20余篇。其中获得的研究成果有:

  1.对保护生物学的研究

  从保护生物学明确的价值取向考虑,潘教授始终把白头叶猴作为石山峰丛洼地生物群落的旗舰物种来对待;白头叶猴种群的兴衰作为崇左县北热带生物多样性状况的指示器。

  所以,在潘文石教授领导下,我们的科研工作没有把发表论文作为我们研究主要目的。而是把“调查清崇左县北热带石山峰丛洼地生态系统在人类压力下被破坏的过程和程度”作为研究工作的首要目标,并据此提出了许多保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广西崇左弄官白头叶猴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广西白头叶猴保护区科学综合考察报告》,《广西白头叶猴保护区总体规划》,《广西钦州中华白海豚科学综合考察报告》,《广西钦州中华白海豚总体规划》等。

  2.对白头叶猴的研究上,取得的研究成果有:

  调查清了现存白头叶猴种群的数量、结构和分布格局;

  首次明确指出白头叶猴自古以来仅分布于左江以南和四方岭以北的石灰岩峰丛洼地,而非像以往论文重复叙述的那样,分布于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的地区。首次弄清自1996年以来现存种群的实际情况,指出目前仅有2个县(崇左和扶绥)仍存在着有希望的2个地理种群;尽管还有另外5个地区还残存着极少量的白头叶猴个体,但很可能由于数量太少和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前途未卜;

  首次调查清崇左县罗白和板利两乡交界8Km2的研究地区内白头叶猴种群的数量,从1997年2月的94只,发展到2002年5月的232只,每年约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还首次弄清一个地方性群体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从年龄金字塔的构成来看,崇左白头叶猴种群中处于繁殖期和繁殖前期的个体数占有很高的比例,因此估计这个地理种群正处于增长期。

  3.研究了白头叶猴的维持生态系统

  崇左基地虽属于北热带季雨林地区,但由于雨量及气温也随季节而产生变化。我们发现每年春季(2—4月)是当地植物生长量最低的时期。如果白头叶猴种群能够在这个季节获得足够的食物,也就能够在其适应过程中经得起时间及能量的压力。我们首次发现崇左白头叶猴栖息地中,可供白头叶猴食用的植物至少可达75种以上。同时,在每个栖息地之中都生长有至少10种以上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研究发现,崇左弄官生态公园中具有维持白头叶猴生存的生态系统。由于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因此也就决定了白头叶猴种群的稳定性。

  4.研究了白头叶猴的种群动态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及积累,首次获得了关于野生白头叶猴相对完整的各项生命参数——性比、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性成熟期、妊娠期、哺乳期及行为结构等等,这些数据提供了对其种群进行生存力分析的依据。因此,也使我们有可能对此地理种群的未来动态进行预测。

  我们通过计算“每雌产雌率”的方法,估算罗白—板利交界处的8Km2研究地区内的白头叶猴种群将在大约20年之后发展到580只。

  5.研究了白头叶猴的交配系统和社会行为

  发现白头叶猴的繁殖群社群组成为“一夫多妻制”。对每个成年个体来说,仍然是采用“多配制”的方式繁殖。发现白头叶猴的生殖进化战略都始于一只成年雄性成功入侵之后进行的“杀婴”,使一个“一夫多妻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解体;入侵的雄体,与部分雌体组成新的“一夫多妻”家庭;被打败的雄性与剩下的其它个体组成一个过渡性质的“家”。我们首次发现在过渡性的“家”中,成年的雄仔暂时放弃自己的繁殖机会,帮助自己的爸爸照顾自己的同胞或半同胞兄弟姐妹的“助家”行为,是白头叶猴繁殖进化战略中的又一个特化“行为”,它与“杀婴”一起,维持着白头叶猴种群的稳定。

  6.研究了白头叶猴的母幼关系

  母幼关系的种间和种内差异性已成为一个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制定白头叶猴母幼行为谱(共定义45种行为模式),我们调查清了白头叶猴的母幼关系具有种的特异性。研究白头叶猴的母幼关系表明灵长类母性行为差异不但与基因差异相关,还应从激素、社会、个体经验等多方面的差异来观察母性行为和幼仔反应的不同。我们的新研究方向注重弥补了灵长类和非灵长类哺乳动物之间的研究缺口。

  7.对钦州中华白海豚的研究,我们虽刚刚开始,但我们计划通过对广西钦州三娘湾及周边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及其所在的北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的科研:

  一方面调查此区域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和动态、栖息地历史和现状以及此地方性种群所面临的主要危机;调查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和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一方面通过保护中华白海豚为代表的珍惜濒危动物,提出保护北热带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以及其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建议;

  同时,希望运用保护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在考虑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确立保护原则;并协助地方政府、凝聚社会力量,探寻出一条在后发展地区保护海洋哺乳类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可行途径。

  8.在基地周围山洞中发现的巨猿和魁人牙齿,将促使我们积极展开挖掘关键性化石。我们希望在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和演化研究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

  9. 2005年,我们还就云南的桉树问题先后两次致信提请国家领导人关注中国南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效应。我们通过对云南澜沧江西岸2次深入实地的考察,提出了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的方法是:“只有在保证该地区100万仍处于原始社会形态下的少数民族人民继续生存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的主张。 这虽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深信,具有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的中国人,一定能够寻找到适宜的最佳的办法,来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

  “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就必须关注和解决那些与野生生命命运紧密相关的贫困人们的生活,就必须探究既能改善当地人的生活质量,又能使其他生命继续生存下去的可能出路。”我们跟随潘教授,以此为使命和职责,在广西全情投入了十年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地科研行动”。作为国内外保护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的许多科研成果已经多次帮助国家或国际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

  面对正处与“发展与保护”极求平衡的广西,潘教授提出:自然是当今全人类正在进行的没有退路的战斗。要拯救左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斗争必将在喀什特石山上的深林中决定最终的胜负。于是,十年,我们生活在边远的山区,我们默默付出,我们的工作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科学研究的范畴。但我们的行动正在也将不断获得科学的、伦理的、社会的价值和影响力:

  1.科学的影响力:

  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均为中国所独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我们展开此项目的研究及获得的保护成果,将充分体现国家在保护国宝级珍稀动物方面的科学力量;

  对白头叶猴野外种群进行持久和深入的观察,将有助于我们不断回答社会生物学的中心理论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中的相关现象。我们开展此项目的研究和成果,将为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如能挖掘出巨猿和魁人牙齿以外的关键性的化石,我们将在高等灵长类的起源和演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 伦理的影响力:

  在那些“荒野依旧”、生物多样性仍然丰富的地方,原著民的生活却十分贫穷落后的地方,但我们是否权利要求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继续以贫困的生活模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付出牺牲?每一种生命形式都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都有平等和不可剥夺的生存权利。他们的发展是我们必须甚至要优先考虑的问题。这是潘教授25年野地科研的思考,也是我们在广西十年的行动哲学。

  所以,我们跨越单一的科学学科研究,以专业的科学精神和视点,极大地关注了那些还生活得相对贫困的百姓,在他们极为缺乏卫生、教育和足够营养的环境中,我们引导了社会、政府、企业及个人,为百姓引水、修沼气、建学校、普及卫生知识、投资医疗设施,这些一次次真的实行动,这不仅仅是在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更将在为全社会各个阶层都带来深刻的精神与伦理的影响。

  3.社会的影响力:

  我们在广西的科研与社会行动的核心目标希望达成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生物多样性获得拯救和保护的多赢局面。所以,我们的行动代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我们每一个行动的成果和经验都可以成为各类积极社会活动的范本并具备充分的参考价值;我们的行动收获还将为中国的和谐发展与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4.公众的影响力:

  我们的科研行动和助民行动,逐步唤醒当地百姓认识到他们拥有的自然资源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这样的教育和启发将使他们成为最贴近大自然、也是最直接保护大自然的最自然的力量;而地方政府也将深刻体会到科学的自然保护措施是社会安定与和谐进步的关键;

  社会贤达人士将因为我们的行动价值和影响力而有信心成为开展社会援助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具有保护意识的民众还将被我们的行动力所感召,自愿投入热情、积极加入科学探索和自然保护的行动行列。

  一切有为行动,取决于我们有一位卓越的核心领头人:

  潘文石教授是我们行动团队的核心领头人。他1937年出生于泰国曼谷,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并开始在该校任教,1990年任教授等至今。他除了担任教授和培养硕士、博士生外,还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动物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史密森学会 (Smithsonian Institution)兼职研究员,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San Diego)兼职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理事。

  “重大的科学发现和伟大的科学成就只眷顾那些兼具诚实、勇敢和才赋的科学家,他们胸怀广博,万千沟壑只因为热爱生命,愿意为它们的继续生存承担职责、倾尽心血”。潘文石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出色而优秀的科学家。他已经用了25年,真诚地生活在大自然中间,他对科学的执着与对自然的激情,令他由衷地热爱自然、珍视自然和保护自然。

  从1980年起,潘文石教授一直坚守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最前线:

  1980-1996年,他在四川卧龙及陕西秦岭全身投入大熊猫栖息地及种群的保护;

  1996年到现在,他把对我国独有的、现存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的濒危物种白头叶猴的保护同研究地区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共同纳入科考范围;

  2005年,他已经注意到自然保护事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事业,必须依靠政府、企业家、非政府组织和科学家们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如今,潘文石教授开始在云南和广西两省正进行着一个新的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尝试,即探讨“政府—私营企业—科学家”三结合,作为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作为一位成就卓著的动物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潘文石教授坚持认为,自然保护科学的取向应当十分明确,必须依靠准确的事实和深谋远虑的思想,在生态危机出现之前就必须向决策部门提出解除危机的方法:

  1984年,潘教授致信中央,制止了借竹子开花而抓捕野生大熊猫进行饲养的错误计划;

  1987年,在国家科委的听证会上,他力阻了大熊猫东迁(由四川→神农架)的错误决定;

  1988年,他的《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研究专著,在大熊猫研究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提出:“直至今日大熊猫仍可以依靠自然力而生存的原因”,被国际同行科学家评为这是“对大熊猫生物学理论的重大贡献”;

  1993年,他致信国家领导人,制止了秦岭南坡的生态危机,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保证了秦岭大熊猫光明的未来。这一事件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很多国外科学家都称赞中国政府在高速发展经济的时期,没有忘记保护生态环境及人类共同遗产的责任;

  1993年,他在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大熊猫、人和政治》的论文;

  1995年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熊猫的新希望》的文章,并以此作为科学基础于1995年说服美国国家鱼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及内政部,改变了禁止在国际间租借大熊猫的决定,也改变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的立场,从而能够为保护野生大熊猫在国际上持续筹款;

  2000年,他又出版了他长达550页的《继续生存的机会》的新研究专著,专著系统地阐述了“野生大熊猫还没有走到其演化的死胡同,就其潜质而言,它们还是充满了希望和有着光明的未来”,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保护副主席Ginette Hemley评论说:“潘教授为我们了解大熊猫做出巨大贡献;他首次证实了野生熊猫的繁殖率比美国黑熊还要高……”。

  2001年,在国家科技部召开的专家听证会上,他力阻了把“克隆大熊猫”作为保护这个珍稀物种的国家决策;

  2005年,他先后两次致信国家领导人关注中国南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效应。以云南澜沧江西岸为例,通过深入实地考察,他主张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最佳的方法是:“只有在保证该地区100万仍处于原始社会形态下的少数民族人民继续生存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但他深信,具有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的中国人,一定能够寻找到适宜的最佳的办法,来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

  潘文石教授在科学研究及环境保护上不断做出突出贡献,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各种嘉奖:

  1980年他与人合作的北京鸭

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获北京市科学大会二等奖和三等奖;

  1987年他与人合作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0年他主持的“秦岭大熊猫的生态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

  1992年他获得全国归侨劳动模范称号;

  1993年他获得全国和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1993年他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评为先进保护工作者;

  1996年5月获北美大熊基金会的科学特别成就奖;

  1996年10月获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学会(Zoological Society of San Diego)野生动物保护

  奖章(Conservation Medal);

  1997年4月获荷兰王子Prince Bernhard颁发的保护野生生物金色诺亚方舟金奖(Golden Ark);

  1999年因在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工作中的突出成就而获世界野生生命基金会(WWF)颁发的最高奖,鲍尔•盖提(Paul Getty) 奖。

  2000年获福特汽车环保奖;

  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位“师德标兵”之一;

  2005年在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教育中,被列为积极学习的榜样。

  一切有成效的科研,还取决于我们是一支难能可贵的行动型研究团队:

  在潘文石教授的亲自带领下,我们在广西的科研团队是以北京大学大生物学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为主要力量,是一支具备长期野外科研经验和能力的、专业的、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的行动队伍。

  从1984年开始,我们跟随潘教授进入秦岭追踪野生大熊猫到现在在广西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已历经21年的锻造。其间一批又一批自愿献身研究大自然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加入,是我们这支坚强的、不断获取巨大科研成功的团队的关键力量。从1984年到1999年,参加秦岭工作的研究生累计共25人;1996年到现在,参加广西工作的研究生累计11人。

  21年的岁岁月月,令我们这只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在面对自然的艰难险阻中,逐渐成长和成熟。在潘教授的指导和培养下,我们的团队中有不少亲历过艰难的野外锻炼和科学训练的学生,现已毕业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并在国际著名大学或研究所或环保组织机构兼任主要职务而蜚声海内外,他们目前都积极活跃在国内、国际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研与实践领域,成为了当今自然保护的中坚力量;还有部分学生毕业后,虽没有继续进行最前沿的自然保护工作,但都带着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进入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他们始终是社会自然保护的最紧密力量。

  现在,由潘文石教授领率,我们在最近的15年中已先后建立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熊猫和野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1999年成立于北京大学至今);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2000年在广西崇左成立至今);北京大学钦州湾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2005年1月至今)等三个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基地)。

  这三个研究中心(基地)的基本科学力量除均由潘文石教授培养出来的十多位博士(今日的同事)、博士后和在读的十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外,还拥有至少6位国际知名的学者为兼职教授或研究员,包括世界著名的动物生态学家G. Schaller博士、分子进化遗传学家S. O. Brein博士、行为学家D.Kleiman博士、D.Lindburg博士以及生物学家M. J. Rosenfeld博士等。

  从新千年开始,潘文石教授主张自然保护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最重要和共同的事业,必须高度整合科学、经济、政治、伦理道德以及宗教等社会力量;他计划以更加积极和灵活的方式吸引社会各阶层的精英们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使其成为一支真正综合性的、具有更高素养的队伍,从而加速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环保事业向前发展。

  目前与潘教授在广西工作的成员简历:

  龙玉,女,1972年生,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现从事专业为保护生物学。广西新诺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1995年至2003年,跟随潘文石教授参加秦岭野生大熊猫的生态学研究,主要研究野生大熊猫的取食行为和营养对策;1999年,开始参加广西野生白头叶猴的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野生种群的无伤害遗传学分析;2002年至2003年,参加大二尾蛱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001年至今,参与并主持广西崇左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危机和解决策略的研究;2003年至今参与白头叶猴的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自2004年6月,开始参与并负责广西钦州湾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生物学前期研究,每月到钦州1-2次,实地考察中华白海豚的种群现状及所在生态系统和当地社区的状况。她先后发表科学论文6篇,参与撰写科学专著1部。

  秦大公,男,1973年生,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随后留校从事动物实验教学工作及野外大熊猫的研究工作。现任兼任北京大学广西新诺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副主任。1998年以来主要负责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的建设及日常工作,并参加野外白头叶猴的科研工作。2000年至今负责崇左生态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自2004年4月,开始参与中华白海豚的科研项目,主要负责种群数量的调查。每月在钦州工作约10天,初步了解了种群的分布范围。

  王戎疆,男,1970年生,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副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广西新诺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1994年至今,先后参加了“玉米螟近缘种分子分类学的研究”(自然科学基金)、“

转基因抗虫棉田间释放的风险性评价”(863项目)、“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重大)和“海峡两岸生物地理格局的研究”(重点)等项目的研究工作。自2004年12月开始参与中华白海豚科研项目,主要负责海洋无脊椎动物的调查和海豚的种群分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总共发表了17篇文章,其中7篇为SCI收录。

  殷丽洁,女,1972年生,工程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随后留校从事植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兼任北京大学广西新诺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先后参加“杨树种质资源研究”、“白头叶猴的保护研究” 、“七鳃鳗、江鳕的生态学研究”等科研工作,及985项目“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建设”;“211工程” “保护生物学野外教育研究基地”的工作。2004年10月开始参加中华白海豚科研工作,主要负责海洋和近岸植物的调查和编目。先后发表相关科学论文6篇。

  梁祖红,女,1968年生,1990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工程师。现任北京大学广西新诺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副主任。2002年开始参与野生白头叶猴的保护生物学研究。2004年8月,开始参与中华白海豚的科研工作,主要负责照片整理和个体识别,现已识别个体约30只。

  王德智,男,1974年生,2005年1月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广西新诺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1998年至今,一直在崇左弄官山区进行白头叶猴的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和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工作,及985项目“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建设”;“211工程” “保护生物学野外教育研究基地”的工作。2002年至2003年,先后参加3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其上做大会发言。2004年8月开始参与中华白海豚科研工作。主要负责海洋和近岸脊椎动物物种的调查和编目,以及社会经济、历史资料的收集。他先后发表科学论文3篇。

  靳彤,女,1980年生。2002年7月在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广西新诺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1年至今,一直在广西崇左从事白头叶猴的保护生物学研究。主要参与的工作有:白头叶猴的日活动节律的研究,提出了不同年龄组的日活动模式;白头叶猴的种群调查;社会行为等多项研究。2001年至2003年,参与985项目“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建设”;“211工程” “保护生物学野外教育研究基地”的工作。2002年至2003年,先后参加3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其上做大会发言。2002年-2004年,参与崇左生态公园的建设工作,设计制作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系列宣传牌;为大中学生举行过题为“白头叶猴的现状”、“昆虫知识”、“亚洲叶猴的分类与现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科普讲座;带领大中学生参观白头叶猴,讲解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等。2004年8月开始参与中华白海豚的科研工作,主要负责建立海豚的图片库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已初步建立了数据平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潘文石教授珍爱自然、探索自然、保护自然,并为之奋斗一生的行动标尺和伦理。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杜永镇先生为他写书写了孔子的这句文字,潘教授已将它深深镌刻在广西基地门前的石头上,它将永远激励他及他的科研团队,不断向前。

  相关专题:保护白头叶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