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校长称研究生招生改革并非完全取消考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0:21 新京报 | |||||||||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称,改革并非完全取消考试,将加重面试成绩比例 本报讯(记者赖颢宁)昨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校董事会主席闵维方对近日有关北大的热门话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他称,“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方向是给予学院和导师更多自主权,而“培养创新型领导人才”是客观有需要,主观有条件。
闵维方在第二届中美关系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在正讨论和研究研究生招生体制改革,现在方案还未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将给各个学院和导师在招生上拥有更多自主权。他补充,改革并非完全取消考试,“适当考核还是需要的,但是不是简单地看分数。”他称,研究生招生改革将会加重面试成绩的比例,而笔试成绩将减少。他还提起了去年北大发生的“甘怀德事件”,当时曾有人对导师招生时重视面试成绩甚于笔试成绩的招生方式表示怀疑。闵维方就此表示,面试是导师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术潜力会具有更准确的判断。 北京最近提出要“培养创新型领导人才”,闵维方称,北大这个发展目标既有客观需要,同时又有客观条件。首先是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然后无论是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北大都具有这个培养能力。 他不认同“中国政坛将出现‘北大现象’”的说法。 他强调,北大的这个发展目标从建校开始,就与国家民族变革图强紧密联系的历史一脉相承。 ■相关新闻 中美留学生相差悬殊 美国留中高校学生仅4000人,专家建议应加强美国青年中国教育 本报讯(记者赖颢宁)昨天,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岑建君透露,中国留美高校学生与美国留中高校学生人数相差悬殊,分别为24万和4000人。美国亚洲协会会长建议,中美双方应重新定义教育合作方向,对美国青年进行中国教育非常迫切。 当天举行的中美关系论坛“文化教育和民间外交”分论坛上,美国亚洲协会会长维沙卡·迪沙对当今许多美国青年对中国不了解表示担忧。她举了一个例子,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到中国西部与当地中学生交流时,许多学生都谈及到林肯、布什、里根、比尔·盖茨……但是美国学生谈及中国只知道毛泽东和姚明。 迪沙博士列举的另一个例子是,中国学生几乎个个都学习英文,但是美国总共只有2.5万人学习中文。 岑建君表示,目前在中国高校学习的4000多美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文史哲专业。他称,中国高校理科普遍具有用外语教学的能力,而美国中小学生也可以利用寒暑到中国短期学习,在中国家庭居住。他说,中国政府正在加大中美教育交流的力度。 中美科技交流应突破障碍 科协副主席邓楠建议,双方在空间、信息等技术上优先合作 本报讯(记者赖颢宁)昨天,中国科协副主席邓楠在中美关系论坛上建议,中美双方在科技领域上应突破障碍,在空间、信息及生物等技术上优先合作。 邓楠在“科技合作前景”分论坛上发言。她称,中美科技合作应排除干扰,摒弃冷战思维,增加互信,不要动辄政治化。她举例称,中国科技部和美国能源部合作建设节能示范楼,示范楼建筑设计以美方为主,中国参与,节水、节电达到30%.“但是这样好的项目,有人提出‘中国科技威胁论’。”她对此表示不解,发出“突破障碍”的呼吁。 邓楠还表示,中美双方还应为技术交流提供便利。 “坦率地说,中国技术人员赴美学习交流签证,还存在障碍。”她说,这样的状况会导致这些技术人员流向其他地方。美国国务卿科技顾问乔治·H·阿特金森列举了一组数据证实,亚太地区科学技术人才赴美比例在近十多年来已呈明显下降趋势。 不过,邓楠透露,这个问题在前些时间她与阿特金森交流时,对方已明确表示,将一起致力于改善这个环境。随后发言的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副校长理查德·欧文也表示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