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称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应参与国际社会交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4:01 新华网

  今年8月,“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代表亚太迁徙水鸟保护委员会向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颁发证书,正式将保护区纳入到东亚-澳大利亚鹬类保护网络。记者采访了“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

  “湿地国际”这一组织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陈克林首先作起“自我介绍”。“湿地国际”是一个国际性环境保护组织,总部设在荷兰。“湿地国际”
在五大洲设有18个办事处。“湿地国际”的任务是致力于湿地保护和可持续管理。

  记者:作为一名湿地专家,您考察过世界上许多湿地,请您谈谈加强湿地保护的意义?

  陈克林:湿地总面积只占地球陆地表面的6%%,但它功能作用巨大,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同时,湿地提供大量的动植物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湿地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各大生态系统中,湿地的经济效益是最大的。所以说,保护湿地的意义重大。

  记者:目前我国在开展湿地保护方面情况如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陈克林:中国开展湿地保护时间并不长,著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是1979年成立的,当时人们主要为了保护丹顶鹤,是为了保护这个物种才建立保护区的。从这以后,国内陆续建立了一些自然保护区。我非常乐观地讲,中国政府和各个省市已经行动起来,湿地保护走上了正轨。还有一个令人高兴的事情,就是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一个颁布湿地保护条例的省份,这在全国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

  2004年12月,“湿地国际”向国家林业局颁发“湿地保护杰出成就奖”,这是“湿地国际”在湿地保护方面颁发的第一个奖项。但由于保护意识、资金等方面原因,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湿地保护上还有差距。第一,对有些保护地的研究还不够,特别是研究的深度不够;第二,发达国家湿地保护志愿者很多,而中国刚刚起步,在人们的意识中,保护工作就是政府的事情;第三是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有些地方还是重发展轻保护,东部已经高度发展的地区,污染很严重。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在利用资金方面,中国应该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我们的问题是,资金应用的透明度不高。我们在资金监督、检查上存在差距。另外,资金投入的合理程度也不够,我认为主要在软投入上不足。软投入就是在专业人员素质培训以及技能、管理方面提高的投入,现在这方面资金投入严重缺乏。随着整体管理的提高,投资机构和国家投入应适当地调整。

  记者:您如何评价扎龙湿地的作用?对近几年扎龙湿地渴水造成的窘况,您有自己什么想法?

  陈克林:《国家地理杂志》刚刚完成评审,扎龙湿地被评为最美丽的湿地之一。扎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湿地类型的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丹顶鹤繁殖地,这块天然湿地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

  近年来缺水的尴尬局面,给扎龙自然保护区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上游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拦水大坝,使扎龙自然保护区这块巨大的海绵体吸收洪涝的功能大大衰退,持续的干旱造成大火频发。更严重的是,干旱以后湿地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功能也在下降,许多动物可能因为缺水不再来了,这是扎龙自然保护区当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这种情况,引起了国家水利主管部门的重视,前后多次的生态调水,缓解了这里的缺水情况,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记者:您对保护好扎龙湿地有什么建议?

  陈克林:第一,扎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素质要提高,要与国际接轨,给他们更多机会,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让扎龙融入到国际社会交流中去,这对今后发展非常重要;第二,扎龙自然保护区现在已开放了部分地区,但旅游设施还不完善。今后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大投入,使开放旅游更加规范化,游客进来不仅看风光,还要看到生态、社会、可持续利用三大效应,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湿地不仅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特殊“课堂”,更是公众的“博物馆”。在这里,人们可以学到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知识,同时也使保护与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心中。让我们守护好扎龙自然保护区这块难得的湿地资源,为我们子孙后代、为全人类造福。

  陈克林,197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随后在

北京林业大学
澳大利亚
联邦政府环境部进修学习。20多年来,一直从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湿地保护工作。现为中科院研究员,“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记者 姚建平)(黑龙江频道)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