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九地市市长热谈中原城市群发展 中原大地准备腾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2:43 东方今报

  中原城市群准备这样起飞

  

河南九地市市长热谈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原大地准备腾飞

  郑州市市长王文超

  

河南九地市市长热谈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原大地准备腾飞

  开封市市长刘长春

  

河南九地市市长热谈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原大地准备腾飞

  郑汴一体化产业布局

  

河南九地市市长热谈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原大地准备腾飞

  郑汴一体化交通规划

  

河南九地市市长热谈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原大地准备腾飞

  郑汴一体化未来展望

  昨天,《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座谈会在郑州召开,省政府、省发改委、省直单位相关领导和郑州市等9市市长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对中原城市群未来发展目标、框架等作了充分论证。9市市长均表示,一旦《纲要》明确任务,他们就会甩开膀子大干。

  中原城市群的大理想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区域土地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985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5.1%和41%。

  其发展目标是:郑州市的核心地位显著提升,9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明晰,发展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等四大产业带初具雏形,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完善,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通达的经济圈。

  九城市功能之初定位

  郑州市 中心地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重要的现

  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等

  洛阳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

  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等

  开封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

  工和医药工业基地等

  新乡市 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等

  许昌市 高新技术产业、轻工、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

  焦作市 国际山水旅游城市、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等

  平顶山市 中国中部重化工城,重化工、能源、原材料基地

  漯河市 中国食品名城

  济源市 北方生态旅游城市和能源基地

  【区域交通】

  中心城市40分钟通达

  航空运输方面,力争2010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8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成为国际国内重要的货运中心。

  铁路方面,配合国家建成郑州至西安、北京、武汉铁路客运专线,争取国家开工建设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形成郑州与区域各中心城市之间的“40分钟”铁路通勤圈。

  公路方面,争取开辟大庆至广州等六条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和郑州至民权等三条区间高速公路通道,进一步拓展区域对外联系的通道,争取“十一五”末,实现郑州与区域内各中心城市1个半小时内到达,各中心城市间2个小时内到达,县城和主要旅游区半小时内上高速。

  郑东新区交通枢纽方面,集中新建扩建铁路客运专线枢纽站、高速公路客运枢纽站、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郑州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城市和城际轻轨中心站、国际航空港和航空物流集散中心、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工程。

  【能源发展】

  建成全国重要能源基地

  煤炭方面,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大中型矿井,努力形成以平顶山为核心区的河南大型煤炭基地;火电方面,突出抓好以沁北、姚孟及沿陇海线为重点的大型火电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石油天然气方面,重点建设北京方向至郑州至武汉、西安方向至郑州至驻马店成品油管线,扩建濮阳至洛阳原油管线,争取建设新疆、西安至洛阳原油管线。加快实施“川气入豫”工程,建成四川普光至郑州至洛阳天然气管线工程。

  【产业竞争】

  让服务业唱“大戏”

  工业方面,力争“十一五”末,形成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铝工业、化学和石化工业4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制造业基地;服务业方面,突出抓好郑州现代化物流中心和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使之成为带动全省服务业发展的龙头。突出中原历史文化特色,继续加强沿黄“三点一线”精品旅游线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区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70%以上。

  【科教文化】

  高校在校生超过100万人

  科研方面,力争“十一五”末,区域内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总数占全省的比重达75%,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基本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教育方面,尽快把郑大、河大建成全国一流大学,建成郑州龙子湖区等一批高等教育集聚区,力争“十一五”末区域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超过100万人,占全省的比重达到83%。

  文化方面,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的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把洛阳、开封建设成为具有浓郁古都韵味的区域性文化中心,着力打造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沿黄文化长廊。

  【生态环境】

  打造六大生态工程

  首先,黄河大堤两侧完成造林面积39万平方公顷。其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两侧造林44万公顷。第三,伏牛山区造林132万公顷。第四,太行山造林27万公顷。第五,中原城市群东部平原造林17万公顷,减少风沙危害。第六,各城市周边布局防护林工程,规划造林面积12万公顷。

  【和谐城市】

  70%的居民有地方晨练

  逐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2010年在区域内率先实现免费9年义务教育。体育方面,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活动,确保70%的城市居民有近距离晨练的空间环境。人居环境方面,2010年力争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平方米,9市中心城区全面实现集中供热,部分县(市)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80%以上。

  郑州开封就要这样牵手

  从地图上看,开封紧邻郑州,两市之间的交通运输便捷,在规划上也都相向发展。随着郑东新区和开封杏花营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目前郑汴两市城区最近的直线距离仅30公里左右,加之两市在城市定位上存在明显的互补性,这就使郑汴两市具有了率先推进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

  在《纲要》中,“郑汴一体化”成为一个重点论述的名词而不断被提及。在论述时,人们还在它前面冠上了“优先推动”四个字。到底怎么“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呢?《纲要》表述得很清楚,要重点推进“六个对接”。

  【功能对接】

  两地首先要实现的就是突出城市特色,推进功能对接。

  要充分发挥开封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强化开封的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娱乐功能,通过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来恢复古城风格,尽可能恢复原有水系,焕发古城活力。至于郑州,要加快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与开封衔接,使其成为再现宋都繁华风貌的东方不夜城和郑州周边具有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功能的城市,实现与郑州的功能互补。

  【城区对接】

  同时要实现的是加快郑汴快速通道的建设,推进两市城区对接。

  “十一五”末期,在郑州与开封之间要形成以两条高速公路、一条一级快速公路、一条城市道路以及陇海铁路为基本骨架的便利快捷交通通道。除了按城市道路标准建设的郑州金水东路直达开封大梁路的郑汴快速通道,两市还将同步建设供排水、电、气、暖、通信等地下管网,在沿线展开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商住、文化和生态建设布局。另外,两市还要改造310国道郑州至开封段,尽快建成一级公路以提高通行能力。

  建设郑汴高速,与郑州西南绕城高速连接,形成开封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使新郑机场成为开封、郑州共用的城市机场,并与连霍高速形成环型高速大通道。同时,加快推进郑州至徐州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适时规划建设郑东新区—中牟—开封城市轻轨。

  【空间对接】

  《纲要》规定,要促进郑州、开封相向发展,推进空间对接,就是加快郑东新区建设,适时向东拓展。《纲要》还支持中牟组团和杏花营组团加快发展,增强对郑汴两市的支持和连接作用,进一步密切空间联系。

  【产业对接】

  《纲要》要求,两地要统筹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

  首先突破中牟规划限制,引导郑州的制造业、物流业等产业向东布局,支持开封新上马的工业、物流业、高技术产业等项目向西集中。加快中牟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和开封杏花营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吸引零部件加工以及相关产业进入园区,逐步形成郑汴紧密相连的产业带,为两市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服务对接】

  《纲要》还对郑汴两市教育、通信等各个领域的对接作了安排。

  按照《纲要》要求,郑汴两市准备在郑州、开封两市率先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推进服务对接。积极推进两市金融票据异地清算为同城清算,实行郑汴通讯按同城标准收取资费。

  【生态对接】

  《纲要》最后规定,必须加强两市间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

  在两市之间主要干道两侧建设绿色走廊。在郑东新区与中牟、中牟与开封之间,建设森林、绿色生态调节区,发展都市型农业和观光农业,实现绿化和观光的充分结合。生态对接最终的目标,就是力争“十一五”末期,使郑汴两市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市长声音

  双双赞成郑汴“牵手”

  在谈到“郑汴一体化”问题时,刚好坐在正对面的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和开封市市长刘长春都显得非常轻松和幽默。对于《纲要》中规划的“郑汴一体化六个对接”,两人都表示没有意见,非常满意。王文超首先对刘长春说,以后省会郑州就向开封古都靠拢了。刘长春也马上幽默地表示,开封以后就是郑州的东郊,“唯郑州马首是瞻”了。

  开封还需增加“营养”

  两市市长还认为,除了和郑州的“六个对接”外,相对实力较弱的开封市还要增加“营养”,抓好下面几大块的建设。

  在开封市区,重点布局食品、医药、精细化工、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加快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新上项目重点向市区西部集中布局,规划建设杏花营工业园区。让开封拥有强劲的产业支撑,从而实现和郑州的完美“对接”。

  郑州龙头老大地位这样加强

  在整个《纲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应该就是“郑州”了。在很多领域里,郑州市都担当起了“龙头老大”的角色。而在会议讨论的时候,其他各市的市长也纷纷表示,除了郑州,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不能、也没有实力担当起“中原城市群领头羊”的重任。

  而在河南省周围,北面有首都北京,南面有名城武汉,西面有北方重镇西安,东北方向有济南。那么,如何利用各方的优势,把这只“龙头”打造成名震全国的“现代商都”呢?《纲要》做了详细的阐述。

  总体目标

  打造“现代商都”

  《纲要》指出,根据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准备把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地位作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

  围绕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商都”,全面提升郑州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凝聚力,力争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占城市群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3,借助“集合城市”的力量,加快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更好地发挥中原城市群龙头的作用。

  第一张牌

  强力推进郑东新区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面建成郑东新区起步区和龙子湖地区,基本建成龙湖地区,全面启动拓展区,力争2010年郑东新区建成区规模达到1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在60万人以上。

  建成省艺术中心、会展宾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加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出口加工区和规划的加州工业城建设发展步伐,努力在郑东新区形成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文教科研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第二张牌

  优化郑州城市发展形态

  在郑州全面实施中心城区(郑州市8区)组团+荥阳、上街组团+中牟组团+航空港组团+花园口组团+卫星城(巩义、登封、新郑、新密四市)的组团式空间发展。

  坚持“共生城市”理念,明晰城区功能分工,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加快新区建设,改造提升老城区,实现新老城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在重点支持郑东新区向东拓展的同时,加快荥阳、上街组团发展,通过产业和人口集聚,实现荥阳与郑州的空间对接。积极支持航空港、花园口组团和卫星城发展,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完善城市配套设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逐步建成与中心城区功能和产业互补、生态和居住环境良好的城市功能区。

  第三张牌

  提升郑州核心竞争力

  《纲要》规定,要充分发挥郑州市的比较优势,把提高产业竞争力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巩固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抓好两个中心和两个基地建设:

  一是以中原国际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努力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二是以郑州金融商务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整合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壮大金融业整体规模,增强竞争力和辐射力,努力把郑州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三是通过优势企业重组整合、重大项目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途径,调整优化工业机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导骨干企业总部向郑东新区和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努力把郑州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

  四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开放型的科技创新体系,吸引科技企业和人才集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取在优势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努力把郑州建成科技创新基地。

  市长建议

  定期召开“联合会议”

  对于《纲要》的总体规划,9市市长纷纷表示赞同,也有部分市长在关系自己城市规划的一些细节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

  另外,9市市长还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建议:今后定期召开“联合会议”,商讨、交流中原城市群各地的发展情况。郑州市市长王文超建议,形成一个定时的例会制度。可以在郑州召开,也可以在9个城市轮流召开,交流和沟通各自的发展以及遇到的难题和问题。

  他说,以前各市的市长很难聚到一起商讨各自的发展计划,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一定要发扬光大,其他8市市长纷纷赞同,都认为半年或者一个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非常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沟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