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延伸的效应:阳泉市以城带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4:29 山西日报

  当城乡统筹发展的字眼频频见诸报端的时候,有着近130万人的老工业基地阳泉市,将目光转向了占总人口六成以上、长期生活在太行山旮旯里的农民。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的一次次向农村延伸,悄然改变着“城里富、乡下穷”的尴尬,渐渐呈现出“城里美、乡下靓”的新景。

  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

  道路两旁,松柏葱绿;房前屋后,垂柳依依。整洁的街道,别致的楼房,虚掩的大门,恬淡的农家,掩在林中的阳泉郊区里龙光峪村生动得犹如大师笔下的国画。村民说:“不要小看我们乡下,住的房子、生活的环境,不比你们城里人差!”在阳泉市,像里龙光峪这样的村还有很多。

  为了以城带乡,加快农村发展,阳泉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制定市域一体规划,统筹城乡交通、排水、电力、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为目标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如火如荼。

  盂县牛村镇石崖村只有190多户,700多口人。虽然距县城仅仅5公里,但牛无栏,猪无圈,鸡无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行走陷泥泞。两年前,生态文明村创建拉开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帷幕,从那时起,村集体投资40多万元,家户门前硬化了水泥路,路边栽上了垂杨柳。环境变了,村里人美化家园的心劲也足了。房前屋后,养花种草,就连村中央原来的一个垃圾坑,现在也被村民自发地填起来,修成一个小广场,成为茶余饭后谈天论地的聚集场所。全市100个像石崖村这样的文明生态示范村,完成通村硬化路403.6公里,完成村村硬化路365.8公里,村庄四旁植树60.7万株。

  农村搞建设,关键是资金,钱从哪里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洒向农村,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近3年,阳泉市仅农村公路建设总投资即达9.5亿元,全市954个行政村已有908个通了硬化路,通达率达95%以上,总里程突破3200公里。

  过去5公里地外才有汽车站,而今出门就能坐上客车,郊区东垴村农民喜上眉梢。阳泉市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狠抓村村通客车工作,与车运线路安排同步,配套建成汽车站、候车厅、站牌等设施。来自市交通运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32个乡镇全部通车,954个行政村中有886个通了客车,通车率达93%,农村客运线路共有176条、客运车辆500多部。

  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保障农民生活成为重点

  阳泉郊区河底镇河底村村民现在最满意的是自己的“双保险”。

  在河底村,凡60岁以上的男村民、55岁以上的女村民,每月可获得72元的退休金。去年,阳泉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农村

养老保险后,河底村又以村里负担70%、村民自己负担30%的比例为40岁至55岁的村民全部办理养老保险。除养老保险,村里还组织村民办了医疗保险。村民葛贵昌今年生病住院,花费了2000多元,和以往不同的是,因为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所以拿到了900多元的报销款。

  过去在农村曾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生病回到解放前。”这是富裕之后的农民对因病致贫的担心,也是对建立公共

医疗体制的期盼。为此,阳泉市投资数千万元,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了以财政补偿为主,分级合理负担的城乡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机制。

  政府同样没有忘记那些农村的贫困人口。早在去年3月,平定县就在锁簧、冶西两镇推行了农村低保工作试点。他们借鉴城镇低保成熟经验,制定了农村低保9章39条实施细则,抓住“如何确定低保对象家庭成员,如何计算家庭收入”两个核心环节,分类施保、区别对待,将515户925人纳入首批农村低保范围,取得了经验。

  今年,阳泉市政府把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作为为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在全市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让更多的贫困家庭享受政府救助的阳光。到目前已有7603户、12435名农村低保户领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平均月补差33.5元。平定县西白岸村王喜妮丈夫早逝,大儿子残疾,女儿和小儿子正在读书,是每月20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支撑他们全家渡过难关。真切感受到最低生活保障金作用的远不止王喜妮一家。锁簧镇村农民史通慧,外出打工时肩部、腰部受伤致残,失去他这个主要劳力后,家庭生活顿陷困境。正当他感到绝望的时候,农村低保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每月200元的低保金,加上妻子在地里的劳作收入,使全家4口人的日常生活得以维持。

  眼下,原来专属城市人的社保、医疗、就业等政策正逐步向农村延伸,涵盖阳泉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公共财政的阳光为昔日的穷乡僻壤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

  生产要素向农村积聚,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有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051,而阳泉市二者的比例为2.31。尽管如此,阳泉市在缩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方面仍然不遗余力。

  立足农业上工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

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大力发展“农”字型工业,田园乳业、大寨核桃露等成为阳泉农民发展奶牛养殖和核桃种植的“龙头”,一条以农兴工、以工促农、两业联动、城乡统筹的良性发展道路正在农村延伸。

  盂县山多沟深,农作物种植以玉米、谷子、土豆为主,发展畜牧、干鲜果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此盂县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扩能提质作为投资的重点,集中实施了大寨饮品公司2万吨核桃露续建项目、县佳佳美扩建项目等,与此相配套,南娄、秀水等乡镇相继建起了千亩、双千亩核桃基地,西烟、东梁等地的小杂粮种植面积显著扩大。

  历史上就有小杂粮种植传统的平定县,今年由于各项种植优惠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种植积极性明显提高,一大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应运而生,县供销社组建的小杂粮包装加工企业,产品一上市,就呈供不应求之势。

  众鑫园牛厂、兴隆牛厂、王甫庄牛厂等高产奶牛示范基地,推广“黄繁奶”技术的胚胎移植基地,以及众多乡镇企业,不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而且成了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的容纳地。在盂县西小坪,村民武来元掰着手指头给记者计算,现在西小坪村有6个耐火企业,生产规模达30万吨,每年产值6亿多。企业的快速发展使村里成为十里八乡村民们打工的好地方。村里现在光暂住人口就有7000多人。

  城乡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蕴育着新企业,破除着“二元”壁垒,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昔日的山村正在活力四射。

  本报记者薛广勤白雪峰本报通讯员郭映普(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