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网友为何不认同车改新举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7:18 大众网-齐鲁晚报

  公车在一些地方不但是一种权力的标志,而且运行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并存在着许多隐性的腐败,公众普遍期盼公车改革能够动真格。在这种情况下,网友们认为江苏的车改新举措是“作秀”,也就可以理解了。

  11月16日《东方早报》报道,近日,江苏省出台了公务用车管理新规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厅级以下(含厅级)干部不配专车———省级党政机关部委办厅局(不含二级
局)现任正职领导干部,可相对固定用车,其他厅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离退休干部由机关按规定提供用车。

  江苏省这一旨在节约财政开支、改变特权意识的公车改革,按说应该符合公众的愿望,本应得到公众的肯定。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几大网站的论坛中,网友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所谓改革是“作秀”,相对固定用车和专车没有区别。

  网友如此一边倒地否定江苏的车改举措,究竟是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对此进行分析,也许就会多少理解一点网友们的“过激”。中央党校主办的《党政干部论坛》今年第九期上一篇文章提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一项全国性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权力、职业和行业是导致当前中国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因素,大约61.5%的人选择“因权力造成的不公平”作为当前中国社会最主要的不公平现象之一。如今,公车在一些地方不但是一种权力的标志,而且运行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并存在着许多隐性的腐败,公众普遍期盼公车改革能够真正扭转这种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网友认为江苏的车改是“作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江苏的车改规定中,措词确实有些模糊,比如上述的“相对固定用车”“保证工作用车”等条文,让人不清楚这和专车究竟有什么不同,也不了解这种语义空间较大的条文该怎么执行。难怪有网友说:“公车改革的深层问题在于体制上,否则动的只有皮毛,不如不改。”

  我们都知道,在立法过程中,人大代表和立法专家常为一个字一个词该如何使用绞尽脑汁甚至争执不下,就是为了使法条语义确切,操作性强,否则,这样理解也行,那样理解也行,又怎能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同样道理,作为一个严肃的《省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却使用如此模糊的语言,无疑会让公众感到疑惑。

  总之,网友们对江苏车改的普遍不认同,值得有关部门思量。既然公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要想取得切实有效的成果,就必须动真格。

  郭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