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路风尘,格尔木——寻找消失的地窝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8:34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格尔木,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半个世纪前,这里还是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滩,风沙肆意,人迹罕至。如今这里柏油路笔直宽畅、高楼鳞次栉比,夜晚灯火通明、霓虹闪烁、车流如织。昆仑明珠正以崭新的姿态受到世人瞩目。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筑路大军初到格尔木的第一代住房建筑———地窝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仿佛已在人们的脑海中淡漠了,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我们开始追寻它的足迹……

  格尔木地窝子的由来

  1954年,穆生忠将军率领的千余名筑路大军一路栉风沐雨,艰难地将青藏公路修到了格尔木。那时的格尔木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地名,只有几户蒙古族牧民沿河而栖,将军找了半天也找不见格尔木在哪里,便把手中当作拐杖的柳棍往沙滩上一插,说:“这里就是格尔木,我们安营扎寨吧!”帐篷扎起来了,炊烟飘起来了。筑路大军的万顶帐篷形成戈壁荒滩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格尔木又有“帐篷城”的美称。高原日照强、风沙大,帐篷不宜长久居住,于是筑路大军纷纷筑建起“地窝子”。地窝子的建造方法很简单:在平地上挖个深约1米的方坑,沿坑边栽上木桩,再用土坯砌成墙,开出门窗;屋顶用木条搭建并铺上杂草,最后抹上泥巴。是一种半截在地面,半截在地下的原始住宿建筑。

  消失的地窝子

  10月10日下午,格尔木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王胤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地窝子是当时筑路大军考虑到地理、风沙、材料等因素修筑的。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尖顶式,一种是单斜式,一般低于地下1米,宽2.5米-3米,长度4米左右。当年筑路大军筑路途中住的大都是地窝子,从格尔木至香日德的这条线路上还有遗存,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

  地窝子的消失似乎是一段历史的宿命,我们的追寻虽然不能给它以太多的注解,但巍巍昆仑可以作证,它虽是格尔木历史瀚海的一粒风尘,却留下了老一辈格尔木建设者雄健的足迹和身影。

  寻访消失的地窝子

  50年的风雨沧桑,格尔木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年那些成为筑路大军栖身之地并为他们带来温暖的地窝子,是否也在世事的沉浮中化为历史的尘埃了呢?

  10月8日,我们来到了格尔木市政府市志办,负责编纂格尔木市市志的赵真老师告诉记者:“格尔木地窝子现在恐怕很难找到。”他说,格尔木市当时的地窝子从远处看是找不到的,到了近处才能发现它是房子,大概在今天的河西村一带。这种建筑吸收了禽类衔枝筑巢和兽类掘穴而居的方法。格尔木的地窝子实际上存在了两年左右。

  10月10日,我们随赵真老师一同去寻找河西河滩的地窝子。河西现在已经是一个村名了,当年因格尔木河从中流过,就有了现在河西、河东的叫法。如今经市政规划,河流改道,格尔木河大部分早已成为干涸的荒滩,广阔的河滩中间的几条小河似乎还能映出格尔木河昔日的影子。一部分断流河水被村民们围堵起来当成了鱼塘。从河东岸边我们极目西望,希望能够看到关于地窝子的一点点历史陈迹,可是除了一望无垠的河滩,满眼都是高低不平的草甸、湿地。肉眼无法识别也看不到什么痕迹。

  深秋旷野的风,刺骨冰冷。我们只好徒步去寻找了。赵真老师爽朗风趣,一路上跟我们谈些过去的趣闻轶事,跨河、走湿地一步也不曾落在后面。

  沿着河滩,我们来回走了好几公里,一路走一路瞧,却再也找不到地窝子的印迹了,它如同一张燃烧着的记满沧桑的纸片,一瞬间激情地燃烧,悠然间灰飞烟灭了。在一处被河水冲刷成的断垣下,我们仅发现了一处窑洞的痕迹。

  赵老师说,格尔木的住房大体上经历了帐篷城、地窝子,发展到后来的土窑洞、砖窑洞、土坯房、砖坯房多类共存的状态,一直到今天的高楼大厦。由于当地土质不好,建筑所需砖块全部从西宁拉运,1986年,西宁每块2分钱的砖加上运费拉到这儿就成了两角钱。格尔木人后来自己办砖厂,几经试验终于生产出了物美价廉的灰沙砖,这曾一度让格尔木人引以为豪。

  虽经多方打听,却再也没有人能说清地窝子在哪儿,也再没人看到过河西地窝子。经过50年岁月的沉淀,河西地窝子也许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 (作者 戴学军 范生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