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夷掌粤政绩惠广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10:48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 |||||||||
勇者先行 他是改革开放先驱之一、广东思想解放闸门的开启者。他和广东干部、群众突破重重困难和阻力,在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探索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蜚声海内外。 智者达观
他生性幽默达观。面对一只眼睛失明、一只耳朵失聪的困境,他自嘲说自己是“偏听不偏信”;1983年切除胆囊后,他笑言自己“浑身是胆”;1993年,动手术切除了百分之八十的胃,但他幽默不减,自谓从此“无所畏惧”。 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来检查我们的工作,我们做得是很不够的,如果我们胆子再大点,今天的形势也可能更好。 我提倡“变通”:电我用中央的,但工厂用110伏,你输220伏,我就变电,变成110伏的。邓小平的“猫论”,我看也是这个意思。邓小平不说“上面认为好”,而是说“你们认为好,就坚持搞下去”,这是对我们省委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任仲夷 受命掌南粤,“摸出规律,搞出样子” 1980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调广东的习仲勋、杨尚昆回到中央工作,他俩的职务分别由任仲夷和梁灵光接替。任仲夷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梁灵光任广东省委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 为什么要抽调任仲夷和梁灵光到广东做领导工作?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最早找他们两个人谈话时讲了这样的话:广东现在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需要人去加强领导,为广东和经济特区的起飞进行探索。 行前,从10月31日至11月6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接见了他们,并作了重要指示。邓小平对他们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厦门、珠海、汕头那几个地方,而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 仲夷走马上任之际,适逢全国实行经济调整之时。在这种大背景下,怎样加快广东一个省的经济发展步伐?经过再三斟酌,任仲夷决定根据广东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坚决贯彻执行中央从大局出发提出的经济调整方针,另一方面要根据中央赋予本省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坚持发展生产和对外搞活。任仲夷在省委常委会上提出:要“以调整为中心,安排我省的经济工作,继续执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进一步搞好特区建设,把经济调整和实行特殊政策统一起来,把‘集中’和‘搞活’统一起来,把‘退够’和‘前进’统一起来”。特区就要“特”,改革莫缓发展不舍 任仲夷曾回忆说,令他印象很深的是,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政策,他说一个地区工作好不好靠政策,政策对头,工作就好做,政策不对头,工作就做不好。 任仲夷来广东遇到的第一道难题是在1981年,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国民经济的调整,这自然就涉及到改革开放,涉及到广东办特区的问题。会议期间,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在会上讲了一封4个青年人写给中央领导的关于经济调整的来信,信中提出了“缓改革,抑需求,重调整,舍发展”12字方针。任仲夷认为,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药方下得不对。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办特区,就是希望广东先走一步,发展得快一点。如果按照“12字方针”办,特别是要“缓改革”、“舍发展”,广东怎么能先行一步呢?至少在广东,改革不能缓,发展不能舍,而是改革要坚持,发展要加快。不搞改革,舍掉发展,一切都谈不上。 1981年3月,任仲夷在广东省对外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办好深圳、珠海以及汕头经济特区,这几个特区应该比全省其他地方更特殊一些,更灵活一些,要先行一步为全省甚至全国提供经验。在研究特区问题的省委常委会议上,任仲夷也反复强调,办特区,就是要让特区有点“特”。 1983年4月25日,在省委常委会上,任仲夷又说:搞特区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不会损害社会主义,而是大大地有利于社会主义。排污不排外,“越活越管,越管越活” 1980年前后,广东有些人“求富”心切,不顾党纪国法铤而走险走私贩私。1982年2月,中央书记处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专题研究打击走私贩私、贪污受贿问题。 如何传达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呢?经向中央领导请示和慎重考虑,对那些不利于广东改革开放,不利于在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甚至容易引起党内外思想混乱的话,任仲夷没有传达。 在这次会议上,任仲夷在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坚定不移”的方针:打击经济领域的严重犯罪活动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坚定不移。不久之后,任仲夷在汕头又提出“执行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的政策坚定不移”,和前“两个坚定不移”加在一起,就是“三个坚定不移”。为避免“一治就乱”、“一管就死”的恶性循环,任仲夷在这次会上提出了24字方针,即“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思想先行,管要跟上,越活越管,越管越活”。 任仲夷还提出“排污不排外”。1982年5月,他接受上海一家报纸的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排外,排外是不对的,但是我们要排污。实行开放政策,也带来一些新问题。“近水楼台先得月”,但也会先污染。盲目排外是错误的、愚蠢的;自觉排污是必要的、明智的。排污要分清界限,要排真正的污,要作具体分析,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统一认识。 中央要求广东“对外更加开放”,广东更加跃跃欲试。1982年1月,任仲夷在地市委书记会议上提出既要注意吸引港澳资金和技术,也要吸引日本、欧美的资金和技术。对前者,广东是“近水楼台”;对后者,要学会“长袖善舞”。1982年,白天鹅宾馆部分试业,霍英东请了任仲夷,任仲夷到场并应要求题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意味深长,表达他对中国和广东坚持改革开放的乐观态度。探索不停步,最早定名“私营经济” 经济学家郑炎潮最近接受访谈时回忆道,当时他在广东做了大量调研,断定个体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已是不可阻挡。但按照马克思的说法,雇工到了八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了。经过研究,郑炎潮认为需要一个新概念来定义和规范超过雇工八人的个体经济,但叫什么呢? 当时主政广东的任仲夷正主张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搞活经济,为全国先行一步作探索。在看到郑炎潮这篇论文之后,他亲自约见了郑炎潮。任仲夷对郑炎潮说:现在对个体经济,只能扶持不能压制,但要扶持个体经济,首先就要给个体经济正名,如果个体经济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资本主义”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个体经济还怎么发展?你的论文非常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支持你。并且我们还要围绕着你的这些观点,制定一个政策,给它取个正式的名字,就叫做“私营经济”怎么样?让它发展,让它壮大。(本报综合报道) 任仲夷妙语录 谈为官 感觉“父母官”、“老板”刺耳 不要埋怨人走“茶”凉 我对“老板”、“父母官”的称呼感觉到很刺耳。从概念上讲,“人民的儿子”与“人民的父母官”,“勤务员”与“老板”,这些称谓实在是极为矛盾的,互不相容。老百姓称我们干部是“官”,是“老板”,我们干部也把自己当成是“官”,是“老板”,不以为非,反以为是。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而是浓厚的封建意识在当前市场经济开始发育的变动时期沉渣泛起的一种表现。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对“官”字看得过重,这种现象不好。现在我们在干部制度上取消了终身制,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至今仍有些干部不适应这个新制度。有些领导干部退下来以后常有失落感,有的甚至哀叹“人走茶凉”。我认为,还应当是我曾说过的那句话:“但愿客来水热,莫道人走茶凉。”对退下来的人来说,人走了,“茶”自然要凉嘛。不要埋怨,想开一些,谁当领导干部都会有退下来的那么一天,今天是别人,明天就会轮到你了。不在位,自然不谋其政,“茶”当然不会老热着,这是正常的。退下来的人要生活得积极乐观,遇事泰然处之。 谈人生 “凡事顺乎自然,遇事处之泰然” 谈到任老的名言“凡事顺乎自然,遇事处之泰然”时,他说,我说的“凡事”,是指一切事物,特别和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事情。顺乎自然,就是要顺应客观规律去办事。 人到老年,更不要把名利、财物看得太重。这既有利于保持晚节,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当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途中住在农户家,在和一位老太婆交谈中,那位老太婆对西太后说:人都是光着腚来,光着腚走的。意思是荣华富贵、金银珠宝都是身外之物,生未带来,死也带不走。一个人生活淡泊也要处之泰然。 谈自己 一个胆已摘除“挥身是胆” 任仲夷同志九十高龄的时候,虽然身体已不如前,但头脑活跃如故,思维超前如故,幽默乐观如故。每当有人问起他的健康状况时,他总是笑着回答:“我的一只眼睛已失明———一目了然了;一只耳朵已失聪———偏听不偏信了;一个胃已经切除一半,无所谓(胃)了;一个胆也已摘除,变得浑身是胆了。”这种对生命的乐观态度,真是少见。 任仲夷逝世 本报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原第一书记、广东省军区原第一政委任仲夷同志,因病于2005年11月15日13时46分在广州逝世,享年92岁。 根据任仲夷同志生前愿望,丧事从简办理,不举行遗体送别仪式。 任仲夷同志病重住院治疗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多次来电询问有关情况,指示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救治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专门到医院看望慰问,了解病情,对救治工作提出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曾多次到医院看望,并在率团出访期间多次过问治疗情况,要求全力救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多次来电询问救治情况。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也到医院看望慰问。中央和省保健局组织专家医务人员全力救治。省的其他领导和老同志也先后到医院看望。(沈惠) 任仲夷简介任仲夷,男,汉族,1914年9月生,河北威县人,大学文化。 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3月入团,同年6月转党。 先后任中国大学党支部书记,北平西北区区委书记,鲁西北抗日游击第三纵队司令部秘书长,泰西八路军六支队军政干部学校校长,邢台市委书记、市长,大连市委书记兼副市长,旅大市委常委兼秘书长,松江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兼市政协主席、军分区第一政委,黑龙江省委常务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下放农村劳动;后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辽宁省委第二书记兼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1980年10月~1985年9月任广东省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是中国共产党八大、十大、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和第一、二、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