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养老事业要有新思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03:45 深圳商报

  深圳将在十个社区启动居家养老项目试点,以探索一个符合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深圳商报昨天报道的这一做法,称得上是相当具有前瞻性的举动。

  深圳虽然年轻,但老龄化问题已初露端倪。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老龄化率在10%以上即为老龄国家。据统计,深圳户籍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约9万人,到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将增至20万人以上,老龄化率将超过10%。这一数据还不包括随子女
来深养老的非户籍老人。

  对深圳而言,养老绝非一个遥远的话题。要解决好养老问题,需要集中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

  居家养老,好就好在将养老院办到了老人家里。老人不离开家,又能享有各种服务,兼顾了中国传统和各方利益,可谓一举多得。对企业来讲,虽说这种分散的居家养老服务点多面广,难度较大,但加起来也是一个市场量极大的“富矿”。当然,这是个有开采难度的“富矿”,但这条路走通了,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我们的社区服务一定要不断拓展新思路。中国是个不太富裕的国家,政府资源是有限的,企业服务是有偿的,要最大限度地改善养老服务的质量,必须积极挖掘各种资源。这方面,国外有很多好的经验。在德国,年轻人可以通过为老人提供无偿服务,为自己积累一笔服务“储蓄”,到自己年老时,就可以免费享受这些服务。还有很多国家,要求领失业救济的人员,必须参与一定小时数的社会服务,其中也包括为老人服务。如果我们在推进居家养老的同时,积极学习国外的好经验,就能够为养老服务寻找到更多的无偿资源。这不仅有利于改善老人的生活状况,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和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