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温州人第10次踏上科考路 “雪龙”号从上海启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16:19 温州新闻网

  今天上午,随着“雪龙”号从上海启程驶往南极

  从1985年至今,中国南极科考已走过20年。今天上午10时,中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从上海启程,再次踏上征程,驶往南极进行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记者了解到,在本次参加南极科考的88名科研人员中,有1名温州人,他就是现年51岁的温籍科学家潘增弟教授。

  潘增弟教授将是到达南极科考的第5名温籍人士。在此之前,温籍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蒋加伦、刘小涯、陈宣华、杨丹曾先后登上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其中刘小涯1人曾6次到南极考察。如果仅从次数上来算,潘增弟教授的这次南极之行,是温籍人士的身影第10次出现在南极了。

  蒋加伦经历一次生命抗争

  蒋加伦是温州市区人,生于1935年,就读于温二中。196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1982年10月15日至1984年6月3日,经国家科委批准,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国家南极委选派海洋局二所助理研究员蒋加伦等人赴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站。

  1983年2月3日,蒋加伦和澳大利亚生物学家伯克,驾驶一只小船,在南极爱丽丝海峡考察时不幸落水。

  他们冒着狂风在零下15摄氏度的冰水中,进行一次生命的抗争。当时蒋加伦体温下降到34摄氏度,生命处于危险中。后来,他们在冰天雪地中等候了5个小时,才被直升飞机搭救到戴维斯站医务室。当他身体恢复健康后,又继续留在南极,出色地完成了越冬考察任务。

  1984年6月9日,为了表彰蒋加伦同志献身科学、献身海洋事业的精神以及作出的贡献,国家海洋局党组决定给蒋加伦同志荣记二等功一次。

  陈宣华曾遭暴风雪围困

  跟蒋加伦一样,乐清籍中国地质科学家陈宣华也有一次南极遇险的经历。

  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陈宣华参加了我国开展的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2003年元月28日到元月30日,南极中山站区域遭遇了暴风雪袭击,风力最大达到11级。

  当时,陈宣华和罗马尼亚学者戴尔正在距中山站15公里的野外进行地质调查,由于事先没有料到会遭遇暴风雪,出发时两人只带了一顶小小的双人帐篷。

  他们的营地设在斯托尼斯半岛情人湖与公主湖间的高地上,没有任何遮拦。暴风雪到来不久,狂风便将帐篷撕裂了一个十几厘米的口子,雪直往里面灌,两人只好挤在不漏雪的角落里。风越刮越猛,雪也没有停止的迹象,帐篷里根本无法生火做饭,两人只好靠饼干、巧克力充饥。

  最终,直升机在陈宣华教授两人的帐篷外的一片岩石上降落,将被困的陈宣华他们解救出来。

  虽然经历了这次风险,但陈宣华还是收获颇丰,带回大量的南极岩石样本,为我国开展极地地质科学研究准备了条件。

  杨丹险情面前不让须眉

  与陈宣华一起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的还有乐清籍女研究员,名字叫杨丹,当时年仅27岁。

  杨丹任职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研究室,主要开展有关海洋化学方面的研究。因为工作认真,业务水平高,使她年纪轻轻就被选中参加我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

  除夕夜,杨丹还通过海事卫星从“雪龙”号上打电话到家中,给父母兄嫂拜早年。

  南极科考的过程中,杨丹在规定的经度和纬度海域采集水样,连续十多天,每天只能睡上两三小时。她也有一次遇险经历,在一次卸货后小艇返回“雪龙”号的途中,因南极特有的下降风突然刮来,两艘小艇发生险情,杨丹和队员们被困浮冰24小时后终于死里逃生。不过,在遭遇危险时,她表现出的勇敢、镇定,丝毫不让须眉。

  刘小涯六次踏上南极

  在参加过南极科学考察的温籍人士中,刘小涯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曾6次到南极进行考察,并且还去过1次北极,成为世界上同时参加过两极科考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刘小涯是平阳人,在杭州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从事海洋生态环境研究。2004年10月下旬,他又参加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号破冰船第6次前往南极。

  “雪龙”号驶入地球上风暴最集中、最猛烈的“魔鬼西风带”,船上很多人严重晕船。刘小涯每天坚持值班,观测南极及其邻近海域有关情况,研究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后可能对南极生态产生的影响。

  “雪龙”号抵达南极后,刘小涯结合全球气候变化背景,对南极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研究,采集到许多具有科研价值的数据。此次中国南极科考队冲顶“南极冰盖之巅”,但因刘小涯的研究领域为极地生化,而南极冰盖内陆没有生物,甚至连病毒也没有,从其研究方向上来说意义不大,所以科考队最终没有安排刘小涯加入冲顶行动。北京时间今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科考冲顶队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这也是人类首次登上这一最高点。

  今年8月,平阳县麻步镇小学举行百年校庆,作为该校校友的刘小涯将一块南极石捐赠给母校。

  潘增弟首次奔赴南极

  潘增弟197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数学专业;2001年4月至2003年5月在中国极地研究所工作,任所长、研究员;2003年6月至今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曾参与几十项国家863科研项目的研究。

  在以往的多次极地考察中,潘增弟都坐镇后方。有一次南极科考队员回到祖国后,身为中国极地研究所所长的潘增弟握住科考队员们的手动情地说:“看到队员们脸上晒脱了三层皮,我好心疼。”这一次,潘增弟终于如愿奔赴南极采撷第一手科考资料了。(常玉璋 高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