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铁观音:“孤胆”茶商的出路在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9日16:40 海峡都市报

  为期10天的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北线行昨日结束。这次大型考察交流采风,在北京、济南、西安所涉华北、东北、西北“三北”主流茶市引起强烈反响,收到预期效果。

  与此同时,这次活动也给随行记者零距离观察三北茶市,透视安溪茶业在三北茶市背景下,发挥产地优势,顺应大流通现实,进而在花茶、绿茶和乌龙茶的三茶博弈中占据主动,提供了思索空间。

  见闻

  众卖铁观音与孤胆茶商的矛盾现实

  从北京、济南、西安一路走来,记者所见安溪茶商无一不讲异乡创业故事。这些故事浸透被质疑的彷徨,推销的艰辛,以及站稳脚跟后,面对市场变幻的落寞与无奈,颇具传奇又充满悲壮。

  在北京马连道茶叶批发市场,1000多户的茶叶经营户,安溪茶商有300多户,论规模已占三分之一强。但是作为开拓者,他们在安溪铁观音在北京渐成名气后,却面临“1000多户中约95%在卖安溪铁观音”的考验。

  王水河、王启超、苏金国均来自安溪长坑,他们3位在北京茶市年销安溪茶均超百担,算得上大户。然而苏金国说,在300多户安溪茶商中,能达到他们这样售茶量的并不多,原因是“整个马连道茶市都在卖铁观音”。

  苏金国的言辞,显然流露对这种状况的不满与无奈。1998年他只身闯荡北京,从骑自行车沿街叫卖,到随后开店一点点打开市场,遭过“无数的白眼”。眼前的这种反差,无法让他“心甘”。

  远在济南的陈木艺、周建能等3人,1992年到济南推销安溪茶,如今3人可谓济南茶市安溪茶商中的佼佼者。作为拓市者,他们把自己连同老家在华北、东北和西北茶市闯荡成功者,称作“孤胆”茶商。

  在西安义乌茶叶市场被誉为西安铁观音销售第一大户的周火原,对此颇有同感。他告诉记者,他所知道的“三北”茶市安溪茶商,过去无一不是安溪茶农,不仅文化低而且见识少。他们中的少数人获得成功,“说来说去就靠一身胆量”。

  在“三北”地区闯茶市,挑战的是几百年喝绿茶、花茶的传统习惯。陈木艺说,孤身深入,孤军奋战,称“茶市孤胆英雄”一点也不为过,现在卖安溪茶的人不止安溪人,“大家都有胜利果实被分享的不爽感觉”。

  这种感觉,北京的苏金国也有。他现在把生意集中在与韩国人做,是“一种无奈”。在济南、西安茶市,占比例不大的安溪茶商,同样面临90%以上其他茶商均卖安溪茶的状况。这一点对稍后赶到的安溪青年一代茶商来说,还多了让他们有“无法插足”的感觉。

  西安义乌茶市的林新和就是一个代表,他今年只有23岁,去年从安溪到西安开茶店,自感“与一大批外地卖安溪茶的茶商比不上”;而同样23岁的王一翔在济南开着“亿泉春三茶”店,却想着“下一家茶店要开在重庆”,原因是“这里太挤了”。

  问题

  安溪茶一定要安溪人卖吗

  相对于老家福建或广东传统茶市而言,“三北”茶市无疑是一个崭新的市场。在完成第一轮拓市,使安溪乌龙茶崭露头角后,许多处于这一区域的安溪茶商,其实都面临一个困惑,即安溪茶一定要安溪人卖吗?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的困惑之处,就在于它表面的不公。“三北”茶市之所以有安溪茶的一席之地,靠的是安溪茶商的开拓,如今打天下的人要与过去的对手共享拓市成果,这在感情和利益上的确叫人难以接受,但又不能不接受,因为“对手”不可小视。

  外地人卖安溪茶如何了不得,有3个小例可以佐证。

  黄国民在济南开有“国仁茗茶”,他是漳平拱桥人,中专毕业,把连锁店算进去,他总共开8家茶店,专销安溪铁观音,去年营业收入900多万元。他说他与安溪茶商的不同之处,是他“有在台资茶企工作的经历,并稍懂茶叶营销”。

  他称对安溪茶产区十分熟悉,还娶了安溪人为妻,他的成功在于“他有广泛的人脉基础,有成熟的营销网络和管理经验”,而这一些,“安溪在济南的茶商,同样有的并不多”。

  浙江绍兴茶商周焕忠也是一例子。他在西安卖家乡的龙井茶已有3年,去年改卖安溪铁观音,仅今年秋茶已收购并卖出70多担。

  他告诉记者,卖茶的方法都一样,对商人来说,关键看你有多大的客户群,而他做茶8年,原来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批发商网络,都能随他所卖茶叶的改变而改变。

  “若是换成初来乍到的安溪茶商,没有三五年以上的积累,达不到这个程度。”他说,非安溪人卖安溪茶,就像安溪人也卖花茶、绿茶一样,都是拣便宜。问题在于茶市走向,哪种茶好销,卖茶的人就多,这一点仅靠安溪人显然不够。

  北京马连道茶市来自闽北的女茶商陈继清,把话说得更明白。她说,2002年以前,大部分安溪人在马连道要与卖花茶、绿茶的人拼店,现在安溪铁观音“出头了”,大家卖安溪茶“很合理”。

  从去年起,陈继清就把店招牌内容改过来,铁观音摆最前面,然后依次是龙井茶、碧螺春、武夷岩茶和花茶。她认为,她的这一举动,本身就是对安溪茶的贡献。

  观察

  三茶博弈谁主沉浮

  陈继清的话自然有其道理。事实上,无论在北京或是在济南、西安,记者所看到的茶店,几乎无一不卖安溪茶。不过只要稍加了解,这3地所代表的“三北”地区茶市,其实还是花茶、绿茶和乌龙茶博弈的状态。

  在可预见的未来,这3种茶在“三北”茶市可能还将长期共存,只不过这种博弈的结果,以安溪铁观音为龙头的安溪乌龙茶,将从林林总总的茶种中进一步分离出来,并继续巩固其作为高档茶的主流地位。

  北京马连道茶城市场部孙部长告诉记者,就该茶市向华北和东北茶市的辐射情况看,传统花茶仍然占到该市场批发量的绝大部分,安溪铁观音只在礼品茶中显示其“首选地位”。

  在济南茶市,当地4个茶叶批发市场的“大路茶”,依然是以“绿茶为主”。安溪茶叶协会山东分会会长陈木艺说,虽然济南茶店皆卖铁观音,但这多半只是茶商粉饰茶店的做法。实际状况是,安溪铁观音只在均价上有优势,而售量还是“绿茶花茶的天下”。

  不过无论是北京、济南,还是西安,茶商们都坦言竞争很激烈。一方面是同卖铁观音者存在竞争,另一方面传统绿茶、花茶也在与铁观音争夺消费者。

  西安“功夫茶行”的周火原就说,“三北”茶市的饮茶传统谈不上被改变。他认为,消费者有自己的饮茶习惯,任一区域也有自己的饮茶传统,安溪铁观音进入这些市场,想改变谁的习惯和传统是不可能的。能做的只是,找到自己的位子。

  西安义乌茶市负责人曾新华说,茶是日常消费品,市场需求自身就有多样化特点,无论是花茶、绿茶,还是乌龙茶,它们只能共存供人选择,有改变的也只是相互间的份额彼消此长,因此这3种茶博弈的结果,是市场的进一步细分,消费群高中低的进一步分离,而不是别的。

  思索

  让孤胆茶商懂得二次创业

  勇闯“三北”茶市的安溪茶商,无不给人印象深刻,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后陆续进入“三北”地区拓市,留下许多传奇经历并大致完成安溪铁观音打开“三北”市场的首次创业。

  诚然这些勇拓茶市的“孤胆”茶商值得人们敬佩,但是综观“三北”茶市众人皆卖铁观音的现实,以及铁观音、绿茶、花茶三者博弈的市场前景,鼓励安溪在外茶商二次创业当属必然选择。

  同“孤胆”茶商单独创业年代相比,目前“三北”茶市的拓市方式,显然不能再仅靠胆量行事,对此,一些安溪茶商也有同感。

  安溪茶商林新和与浙江茶商周焕忠。两人去年同在西安义乌茶市开卖安溪铁观音,结果前者年销量还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林新和说,现在他已把自行车叫卖方法淘汰了,但是“客户积淀”方面他“赶不过周焕忠”。

  林新和的话只对一半,形成如此反差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三北”茶市已抛弃单打独斗的拓市方式,转向在同等经营条件下,茶商个体的综合素质竞争。他输给周焕忠的除了客户资源、资金等等以外,最重要的是,输在“应变能力”4个字上。

  从更宽泛的范围看,“三北”茶市早年拓市的一代人,约三分之一成功,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亏本,他们在二次创业的门槛前,其实都站在同一起跑线。

  而二次创业最核心的内容,是提升茶商团队整体素质,使已经成功的安溪茶商激发发展潜力,不适于茶经营的安溪人知难而退,回家种茶制茶发挥作用。

  要改变过去安溪人卖茶搞人海战术的方法,鼓励适宜的人做茶经营,否则许多茶农凭胆闯荡,付出的成本高昂,也不符“茶叶富农”政策的初衷。

  同时,在二次创业上,政府也应积极探索新的模式,尤其是如何帮助安溪茶农向茶商转变。使他们在迅速融入各地主流文化的同时,进而有效地传播铁观音文化,这同样考验政府的智慧。

  在如今这个信息畅通、交通发达的年代,大市场必然伴随大流通。可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大流通的市场背景并不尽是需要千篇一律的东西。愈有个性,生命周期说不定愈长。因此,安溪茶农也好,茶商也好,都要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坚持自己的特点,让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更高些,应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所要走的路。

  弈茶

  花茶、绿茶、乌龙茶在市场上的角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激烈过。

  乌龙茶因产量不大,且偏居南方一隅而长期居于末位。千禧年过后,乌龙茶中的铁观音突然发力,攻城略地,南呼北应,一时间有如乌龙过江,波涛滚滚,大有压倒花茶、绿茶之势。

  在北京,许多卖了多年花茶的茶商纷纷转卖铁观音。

  在西安,乌龙替代了龙井成了客人杯中佳茗。

  无论茶农还是茶商,至今谁都无法诠释铁观音在短时间内获得青睐的根本原因。价格、概念、底蕴……都是!也都不是!

  也许博弈本身就不需要道理。

  但是,关心铁观音的人们似乎不愿罢手。

  如果它们像不经意地吃了壮阳药似地雄起,总会在莫名之间萎靡不振。这不行!

  如果它们只是市场上转眼即逝的昙花,来去匆匆,那也绝对不允许。

  因为,铁观音必须率领乌龙茶长久地、成功地占领华夏,彻底地降服国人的心。

  茶史里的波诡云谲,茶经里的禅悟之道,总是那么矛盾。

  凭什么花茶、绿茶赢了千年?习惯可以改变,传统能够超越!

  此种情形,可以想见,铁观音一开始就摆出一副后来居上、取而代之的模样。

  生死较量早已展开。

  茶,是大地母亲奉献出来的饮品,在市场上却成为人们情感变换的工具。

  茶道,几人能悟?

  事实上,在世界茶的大家族中,乌龙茶还占不到茶总量的2%,而铁观音又仅是2%中的一个品种而已。从量上,它缺乏长期称雄的根基。

  这两年,铁观音好卖了,与其说是运作的成功,不如说是一小股力量顺势推动人们价值取向的转移。因此,低价位、口感单一的花茶、绿茶才为一部分人所遗弃。

  但花、绿两茶还是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它们绝不会也绝不可能退出市场的。

  尽管,铁观音吹响了乌龙茶进攻号角,细心的人们透过市场背后,还能隐隐约约感受到它们底气的不足:个别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以及少数保护品质声高,伴随着炒价声高的现象,应该让人静下心来。泡上一杯,思索再三。

  茶为人所用,人不应为茶所困。

  在这纷扰而又躁动的世界,得与失的互换,升与降的变迁,节奏会加快。所有关心铁观音的人都要珍惜这难得的光阴。

  因此,不要因一时得势而忘忧;种茶、卖茶、饮茶的人都要记住老子的一句话:“躁则失君”。

  市场的谜底,只有市场自己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