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效益农业引发科技研究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05:36 浙江日报

  通讯员姚德延记者施龙有

  本报讯(通讯员姚德延记者施龙有)近日来,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北门村的农民姚秋平心情很不错,他研究出来的400多箱食用菌健壮素生产出来还不到3天,就被闻讯赶来的福建省松溪和政和县的菇民抢购一空。

  姚秋平是一个潜心于食用菌技术研究的农民“科技迷”。在县农业局和科委有关技术人员的引导和支持下,他在家里建起了“真菌研究所”,先后开发出10多种新产品。

  像姚秋平一样,现在庆元县一些种植和养殖大户纷纷自办“家庭农科所”,把农业科技实验室建到自家养殖场内和生产基地里。如今,全县已经涌现出30多个“家庭农科所”,研究领域包括食用菌、蔬菜、水果、茶叶、山羊等。这些农村“家庭农科所”,不仅为广大山区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做出了示范,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缺少技术和市场信息等问题。

  “家庭农科所”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普通农户在发展效益农业中办不到、办不好的事情,及时克服技术难题,带动更多的农户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荷地镇底墅村是一个高山蔬菜种植专业村。前几年,该村的蔬菜丛小,产量少,销路不畅。为此,该村吴英平、吴法乾等5名农民组成了“田头研究所”,在省农科院蹲点专家董国芳的帮助下,突破种植技术难题,发明了用锤下苗沟背法,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现在,这一技术在全村蔬菜种植户中得到推广,农民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

  鉴于农民科技意识的日益增强,庆元县对此进行了有效引导。该县一方面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为“家庭农科所”提供信息技术上的服务。另一方面出台相关办法和措施,鼓励农民自办研究所,创立科技示范基地,形成了配套的支持种植政策体系。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民自己的科技示范基地1.5万亩,有近百项“家庭农科所”的科研成果在这些基地里得到推广和应用。

  本报讯(记者洪卫斯信忠县报道组张肖斌)30岁出头的王录明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仙居农民,但他有个新的头衔——“仙居县提子研究所所长”。作为提子种植大户的他,对提子的栽培技术着了迷。去年4月,王录明创办了“提子研究所”,研究所里共有8名工作人员,还专门聘请了两位省农科院的专家。

  在仙居,像王录明一样由农民自办的“研究所”不在少数。据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一部分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民,在走上了效益农业之路的同时,兴起一股“研究”热,他们利用“研究所”这一平台,开发新品种,推广种养技术,提供科技服务,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据统计,全县已有20家“农业研究所”,涉及食用菌、黄姜等特色产业,带动发展了1万多亩特色种养业基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