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扬子晚报读者节镇江分会场:真心真情涌暖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0日07:17 扬子晚报

  昨日一早,天公作美,让筹备扬子晚报第四届读者节镇江分会场庆典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兴奋不已。原本气象预报昨日会有小雨夹雪,为此本报镇江记者站的同志还特地为读者朋友们准备了1500件雨衣。也许是扬子人回报读者的真心和读者朋友厚爱扬子的真情感动了上苍,不但没有下雨,就连寒风也变得温柔起来。

  “20年,我们魂牵梦绕;20年,我们真情永恒!扬子,收尽江海浪花,藏起天地情
怀。我们沉醉,在您的墨香中……”从昨天清晨开始,上万名扬子读者汇聚到地处市中心的城市客厅,锣鼓声、歌声、欢笑声,把城市客厅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扬子人和读者朋友在情与爱的剧烈碰撞中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天。

  镇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国忠、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振羽、镇江市副市长王萍、镇江市政协副主席解信鹏、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欧阳箐、许星、镇江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余爱国等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兴致勃勃来到读者节庆典现场,为扬子读者带来了真挚的祝贺和问候。

  镜头一绝症老人舞镋贺扬子

  清晨6点,读者刘海春手拿一把亮闪闪的宝剑第一个赶到了城市客厅。他说,为了给扬子送上第一个祝福,他特意将晨练的时间提早了半个小时。随后,他又呼朋引伴,召来17位“剑友”,握剑起舞,说是要为读者节活动聚聚人气。到早晨8点,城市客厅已经聚集了2000多名热心读者。

  新成立的句容镋舞队昨天第一个登台演出。为庆贺扬子读者节,18名舞镋手日夜苦练,做了精心准备。在锣鼓声中,他们一身漂亮的服装,18把镋上下翻飞,哗哗作响,滚、擦、劈、抛、转、踢招招出色,个个精彩。老镋手刘香椿高兴地说,“这是我60年来舞得最快乐的一次”。更令人感动的是,舞镋手张正齐近日刚被查出患了绝症,但为了不影响读者节的演出,他每天坚持锻炼,要以最好的状态登上读者节舞台。已经60多岁的妻子不放心,一直悄悄跟着丈夫来到了活动现场,她擦着眼泪告诉记者,老头子身体虽然不好,但非常乐观。每天必做的两件功课就是练镋和读扬子晚报,特别爱看扬子的健康长寿专版,是扬子给了他战胜疾病的信心,他们一家人都对扬子充满感情。

  镜头二广场洒下真情泪

  在读者节活动现场,一对母女眼含热泪将一面写着“感谢扬子给我第二次生命”的锦旗交到了本报负责人手中。“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来亲眼看一看报社的恩人们!”母亲周军霞激动地说。

  去年6月,丹阳年仅10岁的小女孩王芳被确诊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她的母亲周军霞带着她跑遍了江苏的8所医院,几乎花掉了所有的积蓄。无奈之下,周军霞只有求助媒体。本报驻镇江记者站的记者在详细了解情况之后,对小王芳的不幸遭遇进行了追踪报道。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周军霞得到了全省各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汇款单雪片般地飞到了她们的家中。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小王芳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并成功地实施了手术。目前她的病情已经好转,正在恢复健康。

  周军霞在报纸上看见扬子晚报读者节将走进镇江的消息后,特意为自己和女儿都买了件新衣服,“要收拾得漂漂亮亮去见恩人!”昨天早上6点,她俩坐最早的一班汽车赶到镇江,来到了读者节现场。面对曾经帮助过她的记者,小王芳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等身体更好些后重返校园,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对她的关爱。

  看着小王芳红润的面庞,很难想象她曾经在死亡线上挣扎过,现场不少市民都为孩子的新生偷偷地擦眼泪。就在此时,本报曾经连续10次进行跟踪报道的“宏泉骗局”中的40名受害者也奇迹般出现在现场,他们手捧锦旗和感谢信,个个眼含感激的泪水。受害者刘虎激动地说:“是扬子晚报的连续报道,促动了有关部门迅速给我们解决了问题,我们感激不尽,所以大家特地做了一面锦旗,在扬子20岁生日之际,表达我们真诚的感谢”。

  镜头三“扬子就是我的命”

  在扬中市油坊镇二墩子村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了收集一张扬子晚报与亲戚翻脸。这个人就是陈裕信,是当地有名的“报痴”,而这个“报痴”又单单对扬子晚报“情有独钟”。“方圆十几里都晓得,扬子晚报就是我的命”。说起这个小典故,今年66岁的陈裕信还不太好意思。他告诉记者,自己与扬子结缘是1986年3月。他偶然在镇邮局见到一张用来包东西的废报纸,捡起来之后,立刻被上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在“如饥似渴”地阅读完了报纸上的所有文章之后,陈裕信做出了一个决定,以后一年365天,扬子晚报一天都不能少。

  陈裕信不光喜欢读扬子,还喜欢“藏”扬子。20年来,他不仅坚持订阅扬子晚报,而且将每一份报纸都装订成册,并用塑料纸包好,悉心收藏。2002年4月23日,老陈的亲戚去他家做客,顺便将当天的一份扬子晚报带回了家。老陈回来发现报纸不见了,急匆匆赶到了亲戚家,硬是要回了这张报纸,“生平头一次跟亲戚翻了脸啊”。1998年的时候家里盖房子,老陈将珍藏的报纸合订本寄存在朋友家中,结果不小心丢失了1990年的报纸。“我可是整整一个礼拜没有睡着觉。”老陈遗憾地说,“扬子晚报就是我的传家宝!丢失了这一年的报纸,也许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了。”

  扬子为什么对老陈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陈裕信说,自己的文化程度也不算高,在他的眼里,扬子就是一个百科全书,是他生活中的老师。看报纸除了能够了解每天的国家大事以外,对他的衣食住行都是很好的指导。如今,陈裕信已经收藏了7000多份扬子晚报,四邻八乡包括镇上的干部都将他家当成了资料库,经常来他家查阅有关政策、规定。昨天,老陈清晨5点半就乘车从扬中出发往镇江赶,并特地要了一张扬子创刊20周年的宣传画,小心翼翼放进包内。

  像这样的热心读者现场还有很多,送报员戴学军是个残疾人,为了读者能及时看到当天的扬子晚报,他一年365天,风雨无阻为读者送报,吃尽了千辛万苦。在活动现场,戴学军无限感慨地说:是扬子帮了我,也是扬子养活了我,所以我与扬子“情深意切”。本报记者王致同万凌云张凌发于丹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