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挑战杯:能否给高职生更大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08:56 解放日报

  

挑战杯:能否给高职生更大舞台?

  “挑战杯”赛面向全体大学生,而高职生是大学生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这个科技创新大舞台上有何表现?在 700多个展品中,记者仅发现了两件来自高职生的作品。“挑战杯”,离高职生有多远?

  高职生科研作品也精彩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三年级学生黄小明带来了“课堂警官系统”。他在计算机实践课上发现,不少同学会在课堂上利用电脑“开小差”,有的玩游戏,有的上网。老师如果反复强调课堂纪律,就会影响上课进度。小黄便联想到,目前各大中小学正普及多媒体教学,这种情况可能正普遍困扰着教师。黄小明和两位同学进行市场需求调查、钻研编程技巧,终于开发出“课堂警官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让教师随时监控每位学生的上机情况。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石光华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建工专业学生将餐饮废油制成肥皂的工艺研发项目、电子工程系学生研制的万伏绝缘电阻测试仪、生物化学专业学生针对生活习惯与老年病关系的研究等,都曾跻身“挑战杯”赛场,并引起企业兴趣。

  另一件高职生作品是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生吴江开发的“刑事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这套系统用于管理刑事案件信息,目前已在当地公安系统试应用三个月,检索查找方便、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让高职生创新能量勃发

  在“挑战杯”决赛上,高职生的作品为何如此寥寥?

  竞赛组委会有关人士说,在初赛时,高职生的参赛作品也很多,但后来经评审都落选了。毕竟,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高职生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较弱,科研成果的科技含量不是很高,所以在同台竞争中处于弱势。因为看到这些弱势,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告诉记者:“我们从不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何必去和那些本科院校硬拼呢?”

  “高职生是创新人才的一部分,他们的创新能力应该得到关注和培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石光华老师认为,与本科院校学生的“高、精、尖”科研项目相比,高职生的科研创新关注更多的是技术实用性。他们的作品虽然算不上“高深”,但通常更贴近市场。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夏建国研究员说,他们学校许多高职生毕业后进入企业,运用创新才能,在工艺改造、技术革新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还涌现了不少专利发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高职生虽然没有参加“挑战杯”,但是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上,屡屡获奖。可见,高职生的创新能量不容小觑。

  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培养高职生的创新能力。上海电机学院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对本科生、高职生一视同仁。学校的高职生可以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或进入企业跟随工程师一起搞科研。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将把分院设在电机学院,学校将充分利用这一科研平台,吸纳教师、本科生、高职生组成一个个研究团队,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课题攻关。上海二工大拨出专门资金用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本科生、高职生申报课题,哪怕只是个小制作,只要有创意,学校就会资助。

  “挑战杯”是一个令大学生们向往的舞台,有教育界人士建议,这个舞台是否能更广泛地延伸,给高职生更多表现机会。竞赛评审规则是否能调整一下,将偏重理论创新和应用革新的作品区分开来,使应用型人才的特长更好体现?同时,教育界人士也指出,高职院校也应重视各种竞赛机会,不要望而却步,而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因为,比得奖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赛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相关报道:人才培养,企业不应做旁观者(刊第 3版);挑战,谁是热门夺冠(刊第 5版)

  李爱铭 本报记者 徐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