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个中国战地记者成功的“秘密武器”(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09:17 四川新闻网

  中国西部网消息

  

一个中国战地记者成功的“秘密武器”(附图)

  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卢宇光曾是一名海军军官。部队留下了他的青春与欢乐,也给予了他历练与成熟……

  文/林道远图/章汉亭

  军营给了卢宇光一个记者梦,他由此踏上“新闻路”

  杭州的西子湖四季如春。它那水墨画般的背景中有一个古塔,卢宇光就出生在古塔边上的一户人家。

  海防线上有一座雪山。雪化时漫山遍野的金达莱很是灿烂。那是卢宇光的“第二故乡”,山顶上的连队也是他的家。

  一个被西湖养育的年轻人长年守着一座寂寞的雪山,需要信念与磨炼。卢宇光没有辜负雪山,雪山也给了他豁达的胸怀和坚韧的性格。

  在封闭、枯燥的生活环境中,文学成了卢宇光心中的绿洲。他开始用手中的笔记录自己的观察与发现,然后润色身边的故事。

  他的老连长王衡阳,人很能干长得也精神,可就是找不到对象。原因很简单,连长太顾连队这个家。雪山每年只有几个月的解冻期,上下山必须抓住时机。家在湖南的王衡阳,家里好不容易给他介绍了对象,却总是不能及时回家见面,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结果谈一个吹一个。终于有一天,一位理解王衡阳的姑娘勇敢地上了雪山,并把爱留下。这桩婚事感动了雪山,也感动了卢宇光。他当即以这位姑娘为生活原型,写了一篇小小说。

  不久,卢宇光的名字在《人民海军》报“水兵”副刊上出现了。他的处女作《站长夫人》问世后,从此一发不可收,卢宇光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当年,因为要撰写一篇散文,需要描写雪山特定的景色,笔者写信向卢宇光求援。没想到,他给我寄来一盘录音带,一听,是卢宇光在“播报”。他像记者似的,富有文采地描述他心目中的风景,使我隐约看到了他的才华和魅力。

  果然他的才华受到认可。不久他被选拔为干部,并调到领导机关当新闻干事。

  军营给了他一个记者梦。卢宇光从此踏上了新闻事业的征途。

  3天之内能做出“无米之炊”,卢宇光“连升三级”

  1987年卢宇光转业回老家找工作。就在浙江人民广播电台试用他的时候,大兴安岭的火灾震惊全国。那天,浙江终日暴雨。卢宇光发起、策划了一个特别行动。他与两位编辑打了一个晚上的电话,结果只有两处有人接听。第二天一早,省台便发出一条惊人的消息:《防洪第一线值班唱空城计,浙江的抗洪形势令人担忧》。当天,浙江省省长就此召开紧急会议。这条消息后来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1994年,凭借不甘寂寞的激情,毕业于外语系、通晓俄语的卢宇光背起行囊独闯俄罗斯。

  在莫斯科,卢宇光参与创办了《华人报》。在这张惨淡经营的报纸上,身为总编辑的他却常以记者和评论员的身份出现。他的文笔成熟而潇洒。但这张小报的天地毕竟有限,他不可能待得太久。

  一年后他摇身一变成为“电视人”。俄罗斯东方电视台为他的睿智和胆略插上了翅膀。他曾经带着新颖的思路和对故土的热情,邀笔者一起飞往渤海湾和西子湖,同那里的电视台谋求合作。大连之旅无功而返,杭州之行则有了收获。于是,他为伏尔加河迎来中方摄制组,又风风火火带着俄方摄制组出没于钱塘江……

  成功与失败历练着卢宇光的胆识与技能。办报纸,他除了能写多种体裁的文章,摄影、图片制作、版式设计样样精通。干电视,字幕上编导、摄像、记者、编辑各个行当都出现过他的名字。在异国他乡,他那股在雪山军旅练就的探索、进击、永不退缩的勇气未曾减退。他在拼搏,也在等待。

  2002年10月,当莫斯科发生人质危机时,凤凰卫视总裁办公室接连收到卢宇光发来的传真。他几次“请战”。他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他想展示一下能力!凤凰卫视当即任命他为驻俄特约记者,全权负责一线报道。现场如战场。为了负伤时便于包扎,卢宇光剃了个光头,同时瞒着老婆、孩子……

  现场直播可不容易。刚亮相时,卢宇光的语言和角度都很到位,时间长了,没有那么多新信息,便考验了他的沉着与机警。香港的主持人没话可说时有退路,一句“听听卢宇光……”便把画面切过去。卢宇光没有退路。他必须滔滔不绝地“报道”,不能冷场。没想到卢宇光常能做出“无米之炊”。第二天,电视屏幕显示,他已是凤凰卫视驻莫斯科记者。第三天,卢宇光已连续播报30多个小时,连饿带累,一度晕倒在现场。此刻,屏幕的称谓又变了:凤凰卫视驻莫斯科首席记者。3天之内,卢宇光“连升三级”!

  此后,一个颇具军人气质的卢宇光频频出现在突发事件的现场。

  来源: 新华网【编辑:韩玉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