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心城停车费用可能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03:0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继成都获得全国实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称号后,成都市建委、市公安局昨日联合发布2006年成都市城市交通规划与畅通工程建设最新动向,城市路网建设的重点将由“集中优势兵力主攻中心城区”向“郊区和外围组团辐射”转移。2006年除了强化二环路改造升级外,还将努力打通诸如蜀龙路、成彭高速路等外围干道与市区路网的连通“关节”。值得关注的是,成都市还首次提出通过提高中心城区道路使用成本,不排除采取提高中心城区停车收费等办法,合理疏散中心城区交通流的“空城化”理念。

  发布会上,成都市重大城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建委主任翁大伟介绍,近5年来,成都机动车总量从56.2万辆增加到150万辆,是10年前的8.6倍。但“单中心”的城市布局使得中心城区交通问题日益严重。虽然成都市连续5年将畅通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目标,但城市交通管理方面仍然面临南部、东部新中心路网建设互通性不足、城市改扩建后形成了部分新的道路“瓶颈”和“堵点”、路网规模通行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城区

  打通机场路东大街延线

  “我们将以‘路网体系高效化,公共交通优先化,交通管理科学化,城乡交通一体化’为核心,把城市路网建设的重点向郊区和外围组团辐射。”翁大伟透露,下一阶段中心城区将以完善路网结构和优化道路功能为主,外围组团将重点加强放射型通道建设。首先,成都将以“井+环”及“十字”骨架路网为基础,实施对各级道路特别是支路的充分利用。继续实施二环路改造工程,在放射线交叉口建设上跨、下穿的立体通道,疏导干道交通。其次,要打通黄忠大道、机场路东延线、东大街东延线等“断头路”和交通瓶颈。另外,通过对中小街道的道路改造、管网下地、沿街植绿、占道取缔等工作,疏通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外围

  32快速通道连接城区

  内部疏通的同时,成都明年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重点将向郊区和外围组团发挥强力辐射功能。按照计划,该市将加快完成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通道建设,尽快构建并完善城市外围6大组团与二环路和三环路连网的32条快速通道建设,全面形成便捷的“环+放”快速路网体系。目前32条通道中,包括成绵高速等8条高速公路以及光华大道、老成灌路、川陕大件路等共计17条快速通道及30余座立交桥已全部建成。

  新区

  两年建成路网“骨架”

  为促进南部、东部新区的形成,提升北部区域的投资环境和发展优势,成都市计划尽快建设支撑新区发展的路网骨架。其中,将在城市南部区重点建设成新大件路、元华路、红星路南延线、新成仁路;东部区域重点改造成渝高速城内段;北部区域重点建设成彭高速城内段、北新大道(含高架桥)等。据悉,上述支撑新区发展的重点项目将力争两年内完成。

  创新

  中心城将提高停车成本

  “为强化路网的衔接和车流转换能力,我们还将加快通道上的节点立交建设。”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李兆林举例说,包括机场路与三环路立交、十洪大道与成渝高速立交等都要通过节点立交的建设。就像针与线的关系,让节点实现强大转换功能后,将有利于“环”的建设,其屏障功能将把不需要进城的车辆“挡”在外面,有效缓解中心城区路网压力。

  李兆林同时透露,为合理疏散中心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尽量降低中心城区的开发强度,将适当增加中心城区交通成本,“不排除采取提高中心城区停车收费等办法,尽量避免把大量交通流向城市中心吸引,以达到均衡交通流的目的。”李兆林表示,城区将采取坚决措施支持公交建设,并将公交引入到中小街道和居民小区。同时,虽然目前成都市还没有制定出明确的“提高道路使用成本措施”,但这一理念的贯彻势在必行。

  记者简文敏实习生陈瑶

  ■链接

  成都2006重大交通工程

  ●继续实施二环路改造及北新大道建设,力争明年内全面竣工;

  ●在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及工程方案的基础上,开工建设东大街东延线;

  ●改造成彭高速(老成彭公路)城内段,改善城北交通环境;

  ●实施元华路、站华路改造工程,缓解南部副中心(政务中心)建成后带来的交通压力;

  ●改造成渝高速城内段,尽快形成和十洪大道相匹配的“十”字道路主骨架;

  ●促进沙西线全线贯通;

  ●保障地铁建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