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总统布什访华专题 > 正文

瞭望东方周刊:中美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14:16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许瑛/上海报道

  10年之后,“摆在我们当政者面前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自信心”

  中国上海。位于南京西路1038号梅龙镇广场八楼的美国领事馆签证处,早已从“9·11”引起的略显冷淡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大厅里密密麻麻的位子都不够坐,为了维持秩序,没
有坐到位子的申请者被保安请到了拉起的红线后面。

  “现在,上海每天申请签证面试的就有1000多人,美国每年要发给上海的签证就有八万多张。”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裴敏欣在会见完老朋友、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季瑞达后,对听到的这样的数字颇有感触,“多得不得了,和10年前没法比。”

  脱鞋、按手指印,这些令中国人颇为反感的措施丝毫没有影响队伍蠕动的速度。

  随着这些签证者的每天涌入,一个有关中美交往的纪录就要被刷新。随着美国对华签证政策的逐渐宽松,以年中“美中签证谅解”的达成为标志,美国驻华使馆总领事莫韩表示,如果中国人赴美签证数量增长率仅为25%的话(实际上早在4、5月份,增长率已经是31%和52%),那么今年已经超过了高峰年。

  1995年,“最无好感”但“无比向往”

  老摇是一名普通的中国

留学生,赴美八年,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州一家电脑公司工作。他曾在布什竞选连任时做过义工。

  他在书中写道:“我对布什政府的内外政策都相当不满,就决定去为反对布什的连任做些义工……除了共和党、民主党这两大党,绿党、社会主义党等我早听说过的党派外,我还找到了一个自由党……从美国自由党的主页,我连到了宾夕法尼亚自由党的主页,在那里下载了加入该党的表格。”

  结果一不小心就进入了该地区的自由党党支部核心,还当上了会计。最后机缘巧合,老摇还做到了网络反布什的总司令部Move On(前进网站)中国城选区的领导。”

  根据这些经历,老摇在学术思想网站“世纪中国”上贴出了自己参与美国草根政治的所见所闻,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认可。于是,2004年底老摇完成《美国草根政治日记》书稿,2005年5月该书在中国出版。

  《瞭望东方周刊》在采访老摇期间,发现他的经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人对美国认知过程的缩影。

  大约10年前,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的老摇读到了《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他说:“《中国可以说不》所表达的‘美国制度对内民主、对外霸权的观点’在中国科技大学很有市场。民族主义思潮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被俘虏过去了。”

  “当时学校的BBS刚起来,我们经常在上面论战。民族主义者一方,我们这些人一方。”但是论战归论战,他认为:“当时科大的出国风是很盛的。绝大部分当然都是去美国。在这样的地方,其实不可能真正有反美。”

  199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持的题为“中国青年看美国”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年中对美国最无好感的比例达到57.2%。而差不多与此同期的零点研究集团“中国人眼中的世界”的调查中,美国的强大程度列第一,富裕度列第一,深刻度列第一,最受欢迎的前10个城市中美国有三个,美国在中国人最乐于出访的国家中列第一。

  10年后,“学习”与“竞争”交织

  10年后,梅龙镇广场八楼里等候签证的人们,心态与10年前相比更加复杂。

  1995年,美方违背中美“三个公报”的原则,公然允许台湾李登辉访美。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五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中国三名新闻工作者牺牲,20余名外交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国EP-3军用电子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进行侦察活动,违反飞行规则,将中国军用飞机撞毁。撞机后,肇事美机未经中国方面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中国海南岛陵水军用机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10年间,这样的事件不断在发生,包括最近的中国公民赵燕在美国被打事件。这些事件在中国所造成的影响也影响了中国人看美国的态度。在网络上,一些“愤青”式的言论备受推崇。譬如,一条标题为《我们可以对美国说“不”》的帖子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两万多的点击率。

  而中国人看美国时的自傲心态今天犹在。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胡明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一些新生即使来到纽约,也会不觉得怎么样,甚至觉得这里脏乱差。”

  但是,“如果拿他们一些差的地方和上海比,可能还是上海要差些。”张结海说,“这种自傲的背后,其实是自卑。由于至今存在的巨大差距,中国人面对美国时常常产生自卑。”

  他举了个例子,不久前的周末,他和一群朋友吃饭,其中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美国人到中国来不会讲中文,觉得很正常,倒是桌上不会讲英文的中国人很不自然。

  今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一般喜欢”和“喜欢”美国的人占66.1%,认为“美国确实在遏制中国”的比例也高达56.7%。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张结海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中国人看美国的时候,有两条线。一条是把美国看成是一个学习者,这条线可看作一条基线。另一条,是把美国看成是竞争者,这条线的波动面很大。”

  “在没有特殊事件发生的时候,‘学习者’这条线是主流。但是,当一些特殊事件发生的时候,‘竞争者’这条线的影响范围会更大一些。”他说。

  美国,壮丽但布满缺陷的金字塔

  在美国五年后,老摇对美国的看法改变了不少,尤其在政治方面。他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首先美国这套制度现在看来在美国国内运转得是不错的。这个大家有目共睹。但在国外,中国很多人批评美国霸权主义,也是有道理的。”

  “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两个指导思想,一个是美国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还有一个是意识形态至上的理想主义。一般来说是前者占上风,但后者的力量也很大,尤其是在舆论和民意里面很有市场。”

  “有些人只看到后者,就会对美国有太过美化的想像,最后往往陷于尴尬。但如果只看到前者,那对美国的理解也不够全面,以为只要诱之以利,就可以无往而不利,是会碰壁的,尤其是现在台上的新保守主义,对意识形态是非常在乎的。”他说。

  老摇毫不否认,自己之前是“全盘西化派”。但是现在,“我不喜欢共和党的假道学,也不喜欢民主党的大政府,但自由党的个人自由、经济自由,美国老百姓却根本不听。所以我开始感觉到美国选民也并不总是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再加上我看到的选举中的大小政客的表演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那么我就想起,高中政治课上反复说的,美式民主只是欺骗人民的把戏,也并非完全是歪曲宣传。”

  他打比方说:“我也意识到,美国政治可能也就像金字塔一样,我远看觉得无比伟大壮丽,但走近了一看,就只看见石头上的坑坑洼洼、疙疙瘩瘩,一点也不美。”

  “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

  最近,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发布报告称,未来20年,中国在GDP方面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如果中、印两国进行商业协作,将成为21世纪的超级经济体。其实,类似的预测早在去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及2002年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的调研报告中出现过。

  中国经济的发展让中国人审视自己制度的时候越来越理性,反过来,对美国制度的向往也变得不那么盲目。

  老摇现在主张,中国还是要走中国自己的路。他尤其认识到,美国形成现在这样的制度,有它特殊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原因,不能照搬到中国来。比如美国的州权,是对联邦政府的很大的分权,因为美国历史上就是由13个州自愿形成的,所以州这一级保留了很多权力,这样的政治设计,是中国不可能照搬的。

  中国的传统是儒家文化。所以,“我想中国必须得走自己的路”。

  10月1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题为《中国的民主政治与建设》的白皮书。而在此之前,自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已经先后批准和签署了联合国两个人权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裴敏欣说:“这是很重要的发展,也表现了中国自信的提高。”

  “其他,表现自信的标志还有2002年底中国政府让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北京成立分局。”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和美国打交道的时候,中国变得更成熟了。因为它知道,如果在某些地方让步或是做一些美国人认为符合他自己利益的事情,对中国其实也很有利。其实,10年来,中国政府在和美国打交道的空间多了很多。”

  学会保护自信心

  “总有一天,我们要自信地走入国际社会。10年过去之后,今天摆在我们当政者面前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自信心。”张结海说,“中国曾经创造了占全世界50%的生产总值,而今天的美国只有35%。”

  他认为,中国人在培养民族自豪感方面真应该去学学法国人。在面对美国的时候,应该有健康的心态,不应该很容易地过度反应。如果,中国政府或是中国民众对待美国总统布什来访能像对待英国首相布莱尔那样,应该是比较理性的了。

  所以,增加交往,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理性地与美国竞争,不要遇事就把自己描写成受害者,不断挑战自己的自信心,他说。

  不理解所产生的交往问题,也存在于美国。清华大学IUP(校际合作)中文中心美方主任唐占,曾于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参与美中邦交正常化工作。他说,在美国,“国会一些人反华,还是持有一些老的保守的看法。他们不太了解中国。”

  他认为,慢慢的,两个国家的人们能感觉到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多,不仅是经济方面。那么,人民间的感情也会好转。

  “9·11”以后,布什和中国密切合作,增加互访。今年除了美国高官频繁访华外,还采取了高层战略对话的形式。他说,“日常使馆的工作很多问题都不能解决,高层的会谈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今年中国的国庆节,美国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中国文化节”在美国华盛顿位于波托马克河畔的肯尼迪中心开幕。这个筹划四年、耗资500万美元的艺术节派出了800名中国顶尖的艺术家,在一个月内向美国展示中国文化艺术的成就和魅力。

  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文化展示。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此次文化节不仅使大厅座无虚席,还使走廊里人满为患。

  不管是高层还是民间,当中国和美国越来越多地进行平等地交谈的时候,自信的雪球会越滚越大。

  相关专题:美国总统布什访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