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七成文物库房不防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14:36 新民晚报

  

北京七成文物库房不防潮

  11月15日,北京民族文化宫数十万文物遭供暖水浸泡。日前,民族文化宫办公室郝女士透露说:“民族宫的文物库房是恒温恒湿的,文物受损不是本单位原因所致。”尽管如此,馆藏文物的保护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由北京市文物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北京市(区县)拥有的文物库房中,多数条件需要改善。

  现状调查——七成市级文博馆无湿控

  没有温湿度控制、面积狭小、文物保存环境恶劣是大部分库房存在的问题,这是导致文物腐蚀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北京市文物局于2004年展开的《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已于今年4月份完成,该项目对北京市级和区县级馆藏单位进行了调查,其中涉及博物馆61家,文管所20家,合计81家单位。市属单位37家,占45%,区县级单位44家,占55%。

  从调查情况看,在北京市级37家文物馆藏单位中,有13家文物库房有温湿度控制;有污染物控制的相对较少,为7家;多数文物收藏单位库房条件需要改善或扩建、重建。而区县级库房的条件和情况比市级单位更差一些。在区县44家文物馆藏单位中,仅5家有温湿度控制,两家有污染物控制。

  目前,北京市有些博物馆仍不具备专用库房。如梅兰芳纪念馆藏文物资料数万件,馆内没有专用库房,文物存放密度大,加之各种保管设施不健全,给文物保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数据报告——八成馆藏文物易受腐蚀

  北京地区绝大多数文物质地属于易受环境影响而遭受腐蚀的文物,如纸张、青铜器、铁器、纺织品、壁画等,约占整个文物数量的80%以上。这表明,北京市的大多数文物极易受环境影响而遭受损害。同时,文物库房状况调查和文物保存现状调查数据也反映出馆藏文物受腐蚀而损坏的问题较为严重。

  从文物类别情况分析,北京市除中央级博物馆外,现有馆藏文物6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4万件,一般文物近18万件。珍贵文物占所有文物的71%。从文物材质属性考虑,受环境影响而最易遭受腐蚀文物为纸质文物、纺织类文物、青铜器、铁器、漆、木器、壁画等。

  从文物质地分类情况看,纸质文物占69%,金属文物占12%,石质、其他、陶瓷器、纺织品、竹木分别为7%、5%、4%、2%、1%。可以看出,北京地区馆藏文物绝大多数为最易遭受腐蚀文物,其比例约占81%。

  典型案例——西汉墓藏品损失97件

  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发掘于1974年,1983年建成西汉墓博物馆。建馆后,文物库房设在潮湿的地下室近十年,湿度大,且不通风。后来,库房迁至三间小平房内,但室内相对湿度偏高,夏季有霉变的味道。同时,大葆台博物馆库房面积狭小,棺板、椁板等大量木质文物只是简单地堆放在一起,压在下面的文物是否霉变腐朽,情况不明。

  该馆资料显示,1983年应有藏品数量1318件,2003年实有藏品数量1221件。20年间,藏品减少97件,其中因锈蚀导致数量直接减少的共计23件。

  专家疾呼——改善文保环境迫在眉睫

  专家在调查报告中称,从根本上改善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已成当务之急。调查显示,目前北京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和状况极为严峻,多数文物保存环境恶劣,一些文物受到的腐蚀比较严重,已经失去文物的价值。因此,北京市文物局建议,应加大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制定、完善文物行业各类标准及行为规范,使文物保护工作的管理规范化。同时,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和条件。

  杨玉峰(本报北京专电)

  11月15日,北京市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地下藏书库、博物馆文物库及剧院供电室被热水浸泡,许多珍贵民族历史文献、文物遭水淹或被“蒸桑拿”。图为工作人员在搬运资料。新华社记者李文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