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选副厅级干部引入心理测试具有深远意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22:57 时代信报 | |||||||||
四川在中国干部组织人事改革方面素有“试验田”之誉,很多政改创新都是从这里发祥。 四川省公选办干部余力对于干部成长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做了一个反向结论:凡是那些出了问题的官员,都程度不同的患有心理疾病。
在公选考场上,“记者看见的却是考生们相互插科打诨、交头接耳的一幕,这种浓厚的娱乐氛围在之前的几关考试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11月14日,成都骤然降温,空中飘着细雨。 不过,当信报记者走进四川省委组织部公选办公室时,这里丝毫感受不到外面天气的这些变化;因在月初的公选副厅级干部中率先在国内引入“心理测试”,引来各方关注的热度持续升温。公选办干部余力忙碌中不掩兴奋,“这次公选副厅干部中的一些创新做法,经媒体报道后在国内产生很大的反响。最近接到不少兄弟省市单位组织部门的电话,询问有关情况;有的还迫不及待地提出来学习交流的要求。但毕竟这次公选还没结束;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说在这次公选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政改创新催生心理测试 四川在中国干部组织人事改革方面素有“试验田”之誉,很多政改创新都是从这里发祥。这次公选副厅级干部虽说在四川省已是第三次,但因为是在中央去年批准下发《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后的第一次,省委领导非常重视。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这次公选酝酿策划的时间较长,原因是力求有大的突破,可以说是重构了公选的理念和思路,在批判地吸收传统公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地运用了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在选拔国家高级公务员时通常运用的考评手段。这位负责人所说的“洋为中用”的考评手段,就包括后来被媒体所追逐,以至引起了中央组织部高度兴趣的对所有参加公选干部进行的“心理测试”。 四川省公选领导小组决定在这次副厅级干部公选中引入心理测试后,便开始向中组部“求援”,请求推荐国内目前在领导干部心理测试方面做得最好的研究机构给予技术支持。四川省委组织部一处张勇副处长说起此事不无有趣:“当我们向中组部提出这个要求时,一位分管领导颇感纳闷地反问,‘全国干部考试与测评做得最好的研究机构不就是在你们四川吗?’这一说,才让四川省委组织部的领导人恍然大悟,赶紧回来问这家‘最好的机构’——四川省领导人才考试与测评中心。”何晓云,四川省领导人才考试与测评中心总测评师,这次“心理测试”主要技术指挥者和操盘手,说起省公选领导小组请他主持组织心理测试时,何晓云说,当时的心情是,既感到有些意料之外,更多的是情理之中。说意料之处,因为他觉得公选领导小组的决定“大胆”,居然想到要把西方发达国家考评干部的做法拿来;情理之中的是,现在选拔干部手段和方法的确到了创新的时候了,尤其是进行心理素质测试越来越有必要了。 考生们相互插科打诨 当公选领导小组决定将“心理测试”纳入这次副厅公选之后,便以文件的方式通知到了所有的应考者,并很快在党政干部甚至群众中传开。一位省直机关干部告诉记者,公选干部要进行心理测试的事大家都提前从公开渠道知道了,当时感到很新鲜。与普通群众和一般干部对此事的新鲜感不同的是,那些置身其中参加公选的151位“考生”肯定会想得更多。四川省交通厅一位参加了这次公选考试的处级干部说起看到这个通知的心情:开始觉得很新奇,接下来便是跃跃欲试的期待。尤其还被告知心理测试中还有测谎题时,一时间周围不少考生多少还是有些紧张,更把大家的兴趣激发起来了。 当时考试的情形究竟如何呢?由于所有参加副厅公选的151位考生都集体外出考察学习了,记者因此未能直接了解到当时考生的想法和心情。不过一直在考试现场参与组织工作的余力给记者描述了现场的一些情况;他说,那天上午8时45分,考生入场时都显得很轻松;不过在试卷发下后,大多数考生阅读完《心理素质测试说明及操作程序》,知道测试题中隐藏测谎测试时,表现出了意外甚至有一点点紧张。不过当大家开始做题后,很快进入了角色,因为考试试题大多是关于个人兴趣爱好,甚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考生做题时非常轻松。正因为如此,以致当地的媒体在报道这场考试时用近乎娱乐报道的方式来表达记者们的现场见闻,一家成都的主流大报就这样写道“原以为蓄势待发的众考生会如往常一样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让自己提前进入角色。没想到,记者看见的却是考生们相互插科打诨、交头接耳的一幕,这种浓厚的娱乐氛围在之前的几关考试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5%的权重,轻了还是重了? 就在当初公选领导小组一公布“心理测试”被列入考查范围时,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心理测试究竟在此次公选设定的“8+3”组合考核方式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四川省公选办副主任戴允康对此作了明确的答复,心理测试在整个公选考核中所占的权重为5%。何晓云解释说,“这是一个很高的权重了,表示公选领导小组对干部心理素质问题非常重视。毕竟心理测试是第一次进入这么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公选中,是处于探索中的新事物,5%的比重本身就足以说明其重要性。虽然不排除在以后类似的公选中会增加权重,但这一信号传递出来的在干部提拔标准上的突破性变革意义深远。” 记者得知这次测试结果已经出来之后,问张勇副处长:“如果这次有人其他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就是在心理测试这一关上得分很低,这样的考生会得到提拔任命吗?”张如是回答,“提拔任命是一个综合权衡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心理素质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最后谁能入选,就看他们的综合得分排名;如果真出现像你说的那种情况,综合排名靠前,只是心理测试偏后,按照规定该提拔的还是提拔。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其赴任之前,会多一项心理辅导的环节。” 心理“套餐”呼之欲出 此次变革的深远意义也许可以从这次公选的一个变化得到印证。何晓云向记者介绍:“这次公选在接受报名时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实行职位定向报名,而是先报名但不确定具体职位的方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有考生进行考核之后,对那些最后入围者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任命,这样就能更好地做到人职匹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心理素质。我们在选用干部时一定要注意人职匹配,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用其所长;更重要的是,在搭建领导班子时,我们要注意班子成员在个性性格、心理素质上的互补,使得大家能够团结共融。比如说一个班子中既要有风风火火、个性张扬的领导干部;也要有性格内敛、沉稳务实的领导干部;如果领导成员都一种性格类型,这样领导班子在工作中肯定比那些互补强的班子更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 四川省委组织部张勇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如果领导干部自身的心理不和谐、领导班子成员间个性心理特征不和谐;要营造和谐社会就很难落到实处。” 四川省委组织部将以这次副厅公选为契机,首先对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建立心理档案。张勇告诉记者,这项工作已经着手在做了,而且还准备给干部们推出“心理健康套餐”;“套餐”的内容不仅有建立心理档案,还要定期通过互联网对干部进行心理问卷测试,及时掌握心理素质变化;同时经常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和改善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 据了解,四川省领导人才考试与测评中心正在制定和设置有关的培训课程,该中心总测评师何晓云自豪地对记者说,如果这些培训课程按时推出,四川将成为全国第一个专门为领导干部开设心理健康培训课程的省份。由于记者去采访时,正好碰上这次公选心理测试的总体报告出炉。何晓云告诉记者,如果这次被选拔任命的干部中有在心理测试上得分偏低的,省委组织部肯定会要求我们对相关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而且中心网罗了一批国内知名的心理专家对此提供课程和心理辅导服务。 为什么偏偏是四川? 四川省公选领导小组为何要率先在干部选拔上吃“心理测试”这只螃蟹?四川省委组织部一处副处长张勇作为知情者说出了真实的背景。公选领导小组认为,选拔干部时不仅要像传统那样考查工作能力和文化知识;同时要增加对心理素质方面的考查内容,这是党政干部尤其是中高级领导干部为了应国家社会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需要。 四川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学院一位教授对此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对于副厅以上的中高级领导干部来说,他们的“官”是越来越难做了;现在做官在依法行政上越来越规范和严格,而不像过去那样主要是“人治”,今后随着中国行政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种压力会日益加大。另外,随着行政管理工作透明度的提高,以及对领导干部监督体系的完善与严密,一种必然的外部压力也是与日俱增。正是这内外双重压力使得“官”变得越来越难做。一个人如果没有比平常人更好的心理素质,就会难以负荷,导致心理疾病。更严重的是,领导干部心理上不健康影响的不只是自己和家庭,而且会对其领导下的地区或部门工作造成一定甚至极大的损害。 四川省公选办干部余力对于干部成长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做了一个反向结论:凡是那些出了问题的官员,都程度不同的患有心理疾病。接着他就罗列了一些见诸于媒体的落马官员的劣迹:安徽某地方要员常常到其下级地方或部门“视察”工作时,提出搞“阅兵式”的要求;还有个别干部大搞权钱交易,疯狂敛财,之后或挥霍无度或视钱如命做“守财奴”…… 公选办副主任戴允康的一番话揭示了这次心理测试的另一重深远意义。他说,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关注,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过去对干部管理,更多的是关注其工作有没有完成好,当地GDP增长了多少。现在既要关注GDP增长,更要关注干部个体健康。 此次四川公选副厅领导干部尚在进行之中,由于“心理测试”环节激起的反响已经远远超出考试本身:其对中国官场提升渠道带来的变化或许是革命性的,至少是创新性的。信报记者黄山 成都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