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感动福建候选人 郑小瑛(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2:11 海峡都市报 | |||||||||||||
《土楼回想》是郑小瑛艺术生涯的经典之作
郑小瑛 N本报记者储白珊王长春实习生林侃文/图 人物档案 2005年11月18日 17:40到达厦门机场 19:10到达厦门音乐岛爱乐厅,听行政总管汇报乐团工作 19:30~21:30听厦门爱乐乐团周末交响音乐会 21:40~23:00商讨乐团工作事宜 11月19日 7:00起床、上网回复信件 10:00~12:00接受采访 13:30~17:40修改总乐谱,准备下一周的乐队排练 这是郑小瑛在美国、欧洲等地演出一个多月后,回到厦门的第一个24小时日程表。今年76岁的她,频繁地颠倒时差,回来的第一句话是:“回来真好,有好多事情还等着我做呢。” 作为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郑小瑛每天的工作量是乐团其他成员的3倍,几乎每一封她回的信,时间都显示在凌晨1点以后。熟悉她的人说,老太太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为了普及她的“阳春白雪”———交响乐,她已忙了几十年,她准备一直忙到“累死在指挥台上”。 【感动细节】 一封开了口的信 郑小瑛:这使我深为感动,在这些我几十年前的青年听众心里,竟然深深种下了对音乐的喜爱。 今年10月,当郑小瑛应邀要与国际钢琴大师殷承宗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音乐会的消息刚刚见报,她收到一份来自旧金山硅谷的邀请———一群在硅谷工作的中国科学家们,邀请她去硅谷开一场音乐讲座。“我非常为难,因为国航赞助的机票是不能改签的。”但科学家们竟然决定:让郑老师放弃原先的机票,他们为她再买一张。 郑小瑛到达硅谷的当晚,就有几十个人在加班结束后,拥至她的休息地,围着她聊到深夜———这些科学家都是一二十年前郑小瑛普及音乐知识的接受者,出国之后便再没有机会聆听她的讲座。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让郑小瑛做了件时髦的事儿———做客网上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知音在网上向郑小瑛致敬问候,向她请教音乐知识……有一个人甚至找出20年前她写的一篇文章———《感叹国内的音乐人才外流》,贴在了网上,还问她“爱乐女”和“人才外流”的情况现在怎样了。 “对祖国音乐事业的关心,和对一个看来‘高高在上’,却能成为他们一个知心朋友的老太太的记挂,真使我感到不虚此生。”今年11月5日,郑小瑛在美国演出完毕,回到北京停留一天,再飞俄罗斯。这一天,她写了这么一封信寄回厦门爱乐乐团。这封信寄到厦门的时候,信的封口是开着的,一截旧的透明胶带经过磨损,已经黏性全无———在北京停留的时间短暂,郑小瑛又急着要与乐团分享这份感动,在没找到胶水的情况下,老太太用了透明胶带封信。 一页手粘的旧册子 听众:她们的贡献无法用时间计算,不管这个团体存在的时间有多短,我们所有的精神受益者都该向她们致敬。 在郑小瑛家中,有一本旧册子,里面剪贴着1996年北京爱乐女室内乐团宣布解散时,各大媒体的报道,以及各界人士寄来的感言。册子很旧,每翻一页她都格外小心,其中有一页是一位听众激动地写在一张当时的手纸上的,看得出上面泪迹斑斑。郑说,“爱乐女”的成立,是应时代所需———那时候社会上没有真正的好音乐,国营乐团几乎全部瘫痪,主角都去走穴。她找到一些知名的音乐家商量:“不收一分钱,我们把好的音乐送到学生中去。” 结果她们的第一次排练,就来了十几个音乐家志愿者,大家靠着各自单位微薄的工资,一场一场地坚持免费演出。从创建到结束,6年时间,郑小瑛和这些我国顶级的女音乐艺术家们,不计报酬地把交响乐这种高雅音乐带进了近百所高校的学生心里。 一次边演边讲的试验 郑小瑛:观众更需要的是艺术家的真情,当他们看见你不怕辛苦地站在那里,苦口婆心地希望他多懂一点,他就很自然地愿意走近你。 几十年来,郑小瑛一直坚持着这样一个音乐理念:阳春白雪,和者日众。这个音乐理念始于“文革”结束初期,当时郑小瑛在中央歌剧院指挥歌剧《茶花女》的复排上演;这部歌剧的序曲开始时很轻,需要观众在听的时候保持安静,她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我等着他们安静下来,可是他们的观念是舞台大幕没开,戏就没有开始,他们聊天,吃榛子,嘎嘣嘎嘣的,我只能苦笑着开始演奏。” 从那时起,郑小瑛只要有演出,就每天拎个小录音机,带着一张画着歌剧音乐主题谱例的小海报,挤公车提前去剧场。做好演出前的准备后,就去前厅吆喝,利用开演前20分钟给观众讲解欣赏歌剧的音乐知识,她的普及音乐工作就是这么开始了,她深入浅出的小小讲座得到了热烈的反响,甚至有人为了要听全它,而再去买一张第二天的戏票。 后来人们所谓的“郑小瑛模式”———边演边讲,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为了这个模式,郑小瑛曾经做过一次试验:有一次她去接受法国的荣誉勋章,赶不及去开剧场前的音乐讲座,她把事先做的录音放在休息室,希望有人到那里听,可是当她赶回到那里的时候,发现根本没有人在那里驻足。“当时我就感觉到,观众更需要的是艺术家的真情,当他们看见你不怕辛苦地站在那里,苦口婆心地希望他多懂一点,他就很自然地愿意走近你。” 郑小瑛说:“我自信我们的‘产品’是好的,才有毅力坚持不懈地去‘推销’,不是你不爱听,我就放弃,而是你不爱听,是因为我们还做得不够,还没有让你感悟到音乐的美妙。为了阳春白雪,和者日众,我愿意累死在指挥台上。” 一份7页厚的《耕耘录》 同行:能够像厦门爱乐乐团这样,短短几年时间,积累下如此多的曲目的民办乐团,全国少有。 厦门爱乐乐团是郑小瑛晚年的一个意外收获。1998年,郑小瑛应厦门市政府的邀请来到厦门创建一个“民办公助”性质的职业交响乐团。她希望打造这样一个平台———乐团里的每一位优秀的音乐演奏家,都能接她的棒,将音乐普及到更广泛的群众中去,尽管决定打造这个平台时,她已经70岁了。 每一年的乐团周年庆,郑小瑛都会送给乐团成员们一份礼物———她亲自打印的《耕耘录》,里面记载着乐团从1998年至今,每一年积累下来的曲目。今年的《耕耘录》一共有7页,郑说“这是乐团的成长经历,更是乐团前进的动力”———能够像厦门爱乐乐团这样,短短几年时间,积累下如此多的曲目的民办乐团,全国少有。 现在的厦门爱乐乐团,已被认为是厦门市一张烫金的名片,是文化交流的形象大使,而厦门的听众,被众多指挥家、表演家赞叹为“全国最棒的听众”。郑小瑛说,这是靠大家一点一点的努力争取来的。看到有的成员把《耕耘录》拿去装在相框里,郑非常高兴:“这是一份最有意义的礼物,这里记录着他们的艺术生命。” 郑小瑛在厦门大学为这些演奏家们争取到了一批在职研究生的名额。“他们已经是厦门最好的演奏家了,但是他们必须要拿到硕士,今后才能在厦大艺术学院正式任教。为了厦门音乐事业的永久发展,为了‘阳春白雪,和者日众’,我们必须要有长远的考虑,使我和我们乐团的音乐理念,得以通过这样的途径永远传承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