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长安杯”应城市连夺三届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07:11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梅华峰 通讯员郑毅

  应城,古称蒲骚。《左传》记载“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应城。岁月沧桑,昔日守城御敌已成历史,如今作为我省唯一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和“长安杯”殊荣的县市,11月2日,应城又被评为全省首届平安县市区。

  蒲骚之安,与该市强力推进“四级巡逻防控体系”是分不开的。

  公安主体快速出击

  画面:在应城的大街上行走,可看到很多巡逻警察,市民称之为流动的“街头派出所”。“有事打110,警察二三分钟就到!”在街上做水果生意的黄小姐说。

  据中心城区治安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德全介绍,第一级“四级防控体系”即:警方在防指的指挥下,建立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110巡警大队和公路巡逻警察队为主力、城区社区民警为辅助的民警巡逻防控系统。第一级是各警种组成的主体巡逻体系。其职责分工明确:巡警控面,交警控线,治安清查,刑警布控,片警入户,多警联动,相互策应,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24小时屯兵街面。

  镜头一:去年1月1日晚,东马坊小学教师刘某被人殴打致死,市公安局接警后迅速成立专班,经过36天缜密侦查,一举抓获赵某、甘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

  镜头二:今年3月26日凌晨,城区西大街发现一可疑青年,经刑警队审查,挖出一涉多起盗窃案的重大犯罪团伙。

  防控体系凸显一个“快”字。该市公安局局长殷实说,防控网络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街面上,实现了由机关化到实战化、由被动出击到主动防控、由静态管理到动态防控的有效转变。

  群防群治联动响应

  防控体系的后三级建立在群众基础上。第二级,即专业辅警和社区巡逻体系。在中心城区组建了两支30人的专业治安巡逻队,在繁华的商贸区和个体户集中的街区24小时不间断巡逻。

  第三级,即内保单位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城区109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城区公共娱乐场所、商场、超市等人流、物流相对集中的单位聘请专职保安37人,城区中小学校、工商企业组建护厂队、护校队、义务消防队全天候巡逻。

  第四级,即睦邻联防体系。在中心城区建立楼栋、门栋小组400余个,初步形成覆盖城区的居民自治式治安防控网络。

  该市还有一张情报网:在城区送报、送水、送煤、送奶和环卫工、出租车司机、特行业主等各类人员中选聘治安信息员300多人,使快速反应的第一环节———群众“报警快”成为可能。

  镜头一:4月4日晚7点45分,群众报警,汤八公路一带有一伙绑匪绑架人质。巡警大队接警后火速赶赴现场,受害人反映绑匪将其父绑架在一辆面的上正沿汤八公路逃离。110指挥中心迅速调集警力在汤八公路沿线设卡搜捕。35分钟后,3名犯罪嫌疑人在松林岗路段被抓获,人质安全救出。

  镜头二:4月14日晚8时许,群众称义和镇二湾村村民丁某被人打伤后在医院抢救,生命垂危。接警后,公安侦技人员赶到事发地,控制犯罪嫌疑人,快速破获此案。

  四级巡警防控体系的建立,有效提升了应城市治安防控水平。人民群众对治安环境的满意率直线上升,实现了公安工作与社会效益“双赢”。

  技术制度坚实保障

  画面:进入应城市区,在城区主要路口,各种先进的电子防控设备随处可见。一辆辆24小时执行防控任务的警车或流动巡弋,或定点待警。

  在金融营业网点、单位财务室安装110电话报警联网系统,由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对65个点位实行全天候监控。城区重点部位安装电子监控系统,进行实时录像。监所部门实施“07工程”,安装监视、监听系统。信息平台将各种犯罪情报资料、治安信息、人口信息等信息系统汇总,实现公安系统资源共享。

  围绕落实防控责任,建立防控工作考评体系,大力推进公安民警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各警种捆绑考核,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每周、每月、每季度分析评估治安形势,适时预警。

  高科技、规范制度的坚实保障,使应城治安防控体系具有时代特征,改变了传统警务模式下信息不灵、效率不高、防范能力不强的状况。依托网络传递犯罪嫌疑人信息,及时合理调整机动车巡逻、自行车巡逻和徒步巡逻的警力配置,坚持把巡逻力量投向高发案地区、高发案时段,使违法犯罪分子措手不及、束手就擒。

  优良的机制带来了优良的社会效果。1月至10月,应城市盗窃案同比下降10.24%,抢劫案件同比下降8.82%,抢夺案件同比下降62.5%。全市实现了“四无”: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特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性事故,无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