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住院67天花费550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14:25 今日早报

  

  去医院看病对很多家庭来说都很让人发愁,因为现在昂贵的医药费已经成了沉重的负担。而前不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位患者在医院住了67天,光住院费就花去了将近140万元,加上自己花钱买的400多万元药品,总耗资550万元。专家说这创造了中国之最。这么高额的费用,是不是真的?如果是,钱又是怎么花掉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对这
一事件展开调查。

  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一年前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今年6月1日,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他的家人在这里先后花去139万多元的医药费。高昂的医药费并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在老伴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两个月时间里,医院给富秀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两件事:买药和交钱。

  富秀梅保留着二个月来在医院给老伴交费的每一张收据。67天住院时间,他们共向医院缴纳了139.7万元,平均每天将近2.1万元。

  富秀梅说,我们从来没欠过医院一分钱,为了给老头儿治病,只要医院提出这个药,不管多贵,我们都会想尽办法。

  翁文辉夫妇以前都是中学教师,自己远没有能力拿出这么多钱看病。医疗费主要是由他们经商的大儿子翁强承担。

  翁强对记者说,从做儿女的来讲,我认为就是付出几千万元也值,它不像是一个生意,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肯定不会考虑它有多大的经济效益或者有多大的价值,或者有多大的意义。对我来讲,一分钟,只要能挽救一分钟,我都不会放弃的。

  遗憾的是,几百万元的花费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今年8月6日,翁文辉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在料理后事准备和医院结账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翁家对那一摞巨额的收费单开始产生了怀疑。几经努力,翁家8月12日从医院复印到部分病历资料。这些病历非但没有解决他们的疑惑,相反,带来的是更多的不解和震惊……

  院方代表一问三不知

  记者在哈医大二院了解到,调查组于9月下旬向患者家属递交了一份初步调查报告,报告对患者去世之后出现的化验单给出的解释是日期填写错误。而关于家属强烈质疑的药费和化验费,从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的项目里,仍然是医嘱、化验报告单和收费单不能吻合,完全相符的只占少数。

  杨慧(哈医大二院纪检委书记):那个报告是初步调查的,所以它不是结论。

  记者: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杨慧:我们由于对于他的照顾,我们少收了不少钱。

  记者:少收的钱就是结论?

  杨慧:对。

  此后,院方先后安排了这次调查的具体经办人——哈医大二院物价科科长高松和分管医疗的副院长谭文华接受采访。但是对方每次的回答都是“不了解情况”。

  主治医生挺身揭“真相”

  病人住院费用明细单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几百万元的医疗费究竟是怎样花出去的?就在我们向医院多方求证却不能得到明确答案的时候,病人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找到了记者,表示愿意说出他所知道的真相。

  记者:你决定把你所知道的说出来,是什么让你做这样的决定?

  王雪原:我想我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对得起自己良知的医生,那么以前我不知道也就罢了,今天我了解到这个事情的一部分真相,我看到了这样一部分的事实,我就要把这样的事实说出来。

  医嘱没下过氨茶碱

  作为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负责下达对患者日常用药的医嘱。

  记者:这个病人的交费清单上有一项叫做注射甲类氨茶碱是你下达的医嘱吗?

  王雪原(主治医生):医嘱不是我下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查证过医嘱。

  记者:在你们医院,这样的医嘱单和最后的交款清单为什么不做核对?

  王雪原:这个我认为是属于监管制度的一种缺失。从我们科室来说,一个普通的医生(护士)不可能去监管主任、去监管护士长,而且也没有这种权限去监督。从医院的角度来说,我也没有看到有专门的机构(或制度)来监管这样一个账目的问题。

  身后化验单超乎医疗常规

  记者:这位患者是在8月6日去世的,可是在化验单中我们发现张一个化验单落款居然可以达到8月8日,这是什么情况?

  王雪原:这个情况我没有办法解释,因为这个太超乎医疗常规了。

  自购药去向家属没法知道

  王雪原医生告诉记者,翁文辉的家属确实购买了大量的自备药,并且通过医护人员送进了ICU(重症监护室),仅他经手的就有17种之多,但这些药品的去向十分可疑。

  记者:这些昂贵的药品在这个科室里面由谁来监管?

  王雪原:实际上它的监管处在一个监管缺失的状态。首先,本身从药品进到ICU的时候实际上就没有一个登记记录的制度;第二,按规定家属是不能在ICU里面他不可能实现这种监管,换句话说药品一旦进入了ICU之后就脱离了家属的控制,最后它的去向家属是根本没有办法知道的。

  医嘱上签名的不一定是主治医生

  账单显示的化验密度也让王雪原感到困惑。在翁文辉住进ICU的67天里,仅血糖一项就做了563次化验。平均每天将近9次。

  记者:是你下达的医嘱吗?

  王雪原:医嘱不是我下的。

  记者:我们发现在院方提供的大量医嘱单上,签的都是你的名字。

  王雪原: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我本人签的。你可以看到很多签名的笔体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有其他的医生用我的名字来签署下达医嘱。

  记者:你把这些医嘱单做过整体的梳理吗?这其中你签字的有多少。

  王雪原:是我本人签字的可能只占到整个签字的25%左右。

  记者:别的医生和护士有权利用你的名字来签名吗?

  王雪原:我们这有三级医生,第一级主任,然后是我,主治医师,我下面还有两个住院医师。因为这两个住院医师还属于见习医师,没有权利下医嘱,我们主任曾经让他们在我不在的情况下用我的名字来签署这个医嘱。

  曾担心调查不了了之

  当患者家属就住院账单出现的种种问题向医院提出强烈质疑后,医院成立了调查组,作为主治医生王雪原是被调查的对象之一。就在他接受调查组询问的前一天晚上,王雪原接到了ICU主任于玲范的电话。

  王雪原:主任打电话时跟我说,你现在站在你人生的十字路上,说什么不说什么,你自己要想清楚。

  记者:你当时听到这个话你想到什么?

  王雪原:我当时听到这个话,说实话,我的心里也很矛盾。因为在一个院内的调查质询的过程中,尽管我说的是事实,但这个事实确实是对医院来说,对科室来说,对我们的主任来说是一个不利的事实,如果我说出来的话,如果这个调查最后不了了之,自己将来还要不要在这个科室做,要不要在这个医院做。

  疑点一:

  为什么禁用的过敏药出现在收费单上?

  在住院收费的明细单上,记载着病人使用过一种叫氨茶碱的药物,但是翁文辉对氨茶碱有着严重的过敏反应。

  住院收费单上出现患者严重过敏的氨茶碱,医院究竟有没有给患者使用过呢?

  院方说法

  于玲范(哈医二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是这样,输入电脑时有人打错了,把别的(病人)的打在他身上了,(氨茶碱)并没有给这个病人用上。

  疑点二:

  为什么病人去世后还产生新的化验单?

  翁强给记者看了一份化验报告,署的是翁文辉的名字,收到日期8月8日,报告日期8月8日。可是翁文辉是2005年8月6日凌晨去世的。这份8日的胸水化验报告从何而来,化验的菌是谁的?

  院方说法

  于玲范:你可以问化验室,这个化验室已经做了解释了,这张化验单的收到日期写错了,化验室那边打错了。

  疑点三:

  一天之内怎么能输入106瓶盐水?

  越看问题越大。富秀梅发现“输血”一项就很惊人,一天血小板、白血球输了83袋,16000多毫升。在7月31日的收费账单上,记者看到,这一天医院收了翁文辉22197元的血费。

  盐水的量也很惊人,一天给用了106瓶盐水!

  院方说法

  记者:一瓶盐水500毫升,106瓶就是50000多毫升,再加上葡萄糖用了20瓶,这20瓶也就是10000多毫升……这么大剂量的盐水是怎么输入进去的呢?

  于玲范:他这个盐水不完全是静脉点滴点进去的,吸痰、穿刺,还有一些动脉打管的维护等方面也要用盐水。

  记者:那账单中一天之内输血费收了94次是不是意味着输了94袋血?

  于玲范:94次,这个我跟你说句实话,我不好回答你,我不太清楚这个问题。

  一天之内输血94次,这样高强度的输血究竟有没有可能呢?记者简单地做了一个计算:按照医院的说法,成年人每次输血量最少是100毫升,如果翁文辉在一天内输血94次,那么他在24小时内的输血总量至少是9400毫升,而一个成人全身的血液总量为4500毫升左右,这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总量的两倍以上。

  疑点四:

  400多万元自购药多少用在了患者身上?

  富秀梅告诉记者,除了向医院交纳139万元的医疗费用外,他们又在医生的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翁文辉急用。家属开始怀疑,这些药品到底有多少用在了翁文辉身上。

  对于这起巨额医药费事件,卫生部等部门接到患者家属的举报后,已经组织调查组前往哈尔滨展开调查,相信在问题查实之后,有关的责任人会受到严肃的处理,但是我们希望这次调查不仅仅是针对一起医疗纠纷理解责任做出处理,更多的是对医院乱收费的监管机制作出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多患者的权利才会得到保护。据央视《新闻调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