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洛江发现元末明初竖葬古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14:43 海峡都市报

  N李贤斌

  本报讯知道土葬、火葬、天葬,听说过竖葬吗?昨日,泉州市洛江区桥南刘氏族人告诉记者,他们开基始祖辰治公妈墓就是竖葬。而有关文物专家提出,竖葬十分罕见,传说中只有明初的江夏候周德兴墓为竖葬。但这个墓是否是竖葬墓,得挖掘才能证实。

  竖葬墓疑是明代的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古墓所处的洛江万安街道桥南野外一片长满野草的地方。同行的刘氏家族后人、现年82岁的刘瑞美老人说:刘氏开基始祖辰治公妈就葬于此,原先,周围奇石片片,这几年群众建房挖土,古墓右边被损毁,眼下正着手修复保护。

  古墓四周野草枯黄,墓前除了用红漆涂写的“刘氏”两字外,没有任何记载。刘氏后裔、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考古部研究人员刘志成说,这座墓外观为风字型,龟背用条石铺盖,墓碑是马鞍型,刻有云月图案,这些,都是明代墓的特征。

  刘志成说,前几天族人决定修复古墓,并申请报市级文保单位,他才听村中老人说是竖葬,这让他很好奇。印象中泉州只有明初的江夏候周德兴墓为竖葬,但也只是传说,没有开挖,不能确定。如果这座古墓也是,可能是泉州第二座竖葬古墓,这种奇特的民俗墓葬形式,对研究泉州及福建古代的墓葬风俗都有特殊意义。

  70多岁的离休干部刘以建告诉记者,桥南族谱曾有记载此事,可惜“文革”期间被焚烧,但村中老人都知道。

  “莲花宝地”和竖葬

  泉州文物专家黄炳元先生告诉记者,古代有头向天、脚站地葬式,即“竖而埋之”的竖葬,意思是让亡灵升天或从山顶上天的意思。至于桥南刘氏开基始祖辰治公妈墓是不是竖葬,他说要挖掘才能知道。但挖掘要征得族人同意,难度很大。

  记者采访了桥南社区数名老人,他们都说祖先墓是竖葬,一些早年看过族谱的老人都明确记得上面有记载“竖葬”和“莲花宝地”字眼。

  据刘以建介绍:辰治公妈,生于元末,祖籍祥芝大堡,以海滩为基,养鸭为业,设一小船,流居洛阳港边。潮退放鸭于海滩吃小蟹小鱼,水涨卖蛋于洛港海市。由于辰治公妈教子唯贤,治家以德,诚以待人,善以接物。舆地学家张公定边,慕其名而访之,受其薄酒盛情相待,乃告“莲花宝地”于辰治公妈。“莲花宝地”在桥南,为山主杨员外所有,遂嫁三女于山主杨员外儿子为妻,获得此一宝地,后此地安葬刘氏始祖,亦三女之功,因此,此墓也叫“三姑墓”,以作纪念。此一宝地,穴在数块小石之中,场地狭窄,横葬要破坏莲花,棺木应进行竖葬。如此,一世虽然单丁过代,但是,数世之后,刚如莲子可达千子万孙。

  这个传说是否属实,还有待专家考证,但刘家后代光宗耀祖、各有建树倒是真的。桥南现有居民3000多人,加上外迁泉州市里的达万余人,侨居我国港台及东南亚等地的达数万人。桥南历史上,出过不少可圈可点的人物,如明末的刘鳞长,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武进士出身的刘廷藩,官至昭勇将军;官至少卿、皇帝赐匾“名谏清卿”的刘宏宝;代父出征,为国殉难的青州留守刘光鼎,等等。

  为纪念刘辰治公妈之德与言,桥南明初就建有宗祠,清代重建,即现在的刘氏家庙,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还被评为“八闽名祠”。前些年,迁居台湾台北的刘氏后裔回来谒祖省亲时,曾提出保护“三姑墓”,以作为后人谒祖的场所。

  就此,昨日下午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林国强表示,该墓葬能否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是不是竖葬,要文物部门有关人员到现场实地察看后,才能确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